七庙

七庙,是指中国帝王太庙中祀奉祖先的庙廷制度,源自《礼记·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大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大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大祖之庙而三。一庙」。

礼记》规定天子可以追祀七世祖,太祖庙居中,左右各为三昭、三穆。所谓昭、穆,是指宗庙中位次的排列。三昭三穆是从文王起算,单数世代属于穆行,双数世代属于昭行。贾谊《过秦论上》:“一夫作难而七庙隳。”杨炯《盂兰盆赋》:“上可以荐元符七庙,下可以纳群动于三车者也。”

历代七庙

新朝

东汉

东汉祀庙
君主太祖六世祖
(烈祖)
五世祖
(玄祖)
皇高祖皇曾祖皇祖皇考前任不迁位
世祖 光武帝空缺无庙号
(景帝)
无庙号
(长沙定王)
舂陵节府君郁林府君巨鹿府君南顿君---

曹魏

曹魏七庙
君主太祖六世祖
(烈祖)
五世祖
(玄祖)
皇高祖皇曾祖皇祖皇考前任迁祧不迁位
世祖 文帝空缺--无庙号
(曹萌)
高皇太皇太祖 武帝---
烈祖 明帝空缺-处士君高皇太帝太祖 武帝世祖 文帝---
邵陵厉公 ~ 废帝空缺处士君高皇太帝太祖 武帝世祖 文帝烈祖 明帝---
元帝空缺-处士君高皇太帝太祖 武帝世祖 文帝---

晋朝

晋朝七庙
君主太祖七世祖六世祖五世祖四世祖三世祖二世祖一世祖其他
(或前任)
迁祧
武帝空缺征西将军豫章府君颍川府君京兆府君高祖 宣帝世宗 景帝太祖 文帝--
惠帝空缺豫章府君颍川府君京兆府君高祖 宣帝世宗 景帝太祖 文帝世祖 武帝-征西将军
怀帝空缺颍川府君京兆府君高祖 宣帝世宗 景帝太祖 文帝世祖 武帝惠帝-豫章府君
愍帝空缺颍川府君京兆府君高祖 宣帝世宗 景帝太祖 文帝世祖 武帝惠帝
怀帝
--
元帝空缺豫章府君
(复置)
颍川府君京兆府君高祖 宣帝世宗 景帝太祖 文帝世祖 武帝惠帝, 怀帝
愍帝
-
明帝空缺颍川府君京兆府君高祖 宣帝世宗 景帝太祖 文帝世祖 武帝惠帝
怀帝
愍帝
元帝
豫章府君
成帝空缺京兆府君高祖 宣帝世宗 景帝太祖 文帝世祖 武帝惠帝
怀帝
愍帝元帝
明帝
颍川府君
康帝空缺京兆府君高祖 宣帝世宗 景帝太祖 文帝世祖 武帝惠帝
怀帝
愍帝元帝
明帝
武悼皇后
成帝
-
穆帝空缺京兆府君高祖 宣帝世宗 景帝太祖 文帝世祖 武帝惠帝
怀帝
愍帝元帝
明帝
武悼皇后
成帝, 康帝
-
哀帝空缺高祖 宣帝世宗 景帝太祖 文帝世祖 武帝惠帝
愍帝
元帝明帝
武悼皇后
成帝, 康帝
穆帝京兆府君
简文帝空缺颍川府君
(复置)
京兆府君
(复置)
高祖 宣帝世宗 景帝太祖 文帝世祖 武帝惠帝, 愍帝元帝
明帝
武悼皇后
成帝, 康帝
-
孝武帝空缺京兆府君高祖 宣帝世宗 景帝太祖 文帝世祖 武帝惠帝, 愍帝元帝明帝
武悼皇后
成帝, 康帝
简文帝
颍川府君
安帝空缺高祖 宣帝世宗 景帝太祖 文帝世祖 武帝惠帝, 愍帝元帝明帝武悼皇后
成帝, 康帝
简文帝
孝武帝
京兆府君
恭帝空缺高祖 宣帝世宗 景帝太祖 文帝世祖 武帝惠帝, 愍帝元帝明帝武悼皇后
成帝, 康帝
简文帝
孝武帝
安帝
-

桓楚

桓楚七庙
君主太祖六世祖
(烈祖)
五世祖
(玄祖)
皇高祖皇曾祖皇祖皇考前任迁祧不迁位
武悼帝宣武帝-无庙号
(桓范)
无庙号
(桓楷)
无庙号
(桓颢)
无庙号
(万宁简男)
宣武帝---

刘宋

宋王五庙
君主王高祖王曾祖王祖王考王妃
刘裕
(宋王)
开封府君武原府君东安府君处士府君武敬臧后
刘宋七庙
君主始祖六世祖五世祖皇高祖皇曾祖皇祖皇考前任/皇后迁祧不迁位
武帝空缺右北平府君相国掾府君开封府君武原府君东安府君孝穆帝武敬臧后--
少帝 ~ 文帝空缺相国掾府君开封府君武原府君东安府君孝穆帝高祖 武帝-右北平府君-
孝武帝空缺开封府君武原府君东安府君孝穆帝高祖 武帝太祖 文帝-相国掾府君-
前废帝空缺武原府君东安府君孝穆帝高祖 武帝太祖 文帝世祖 孝武帝-开封府君-
明帝空缺开封府君
(复置)
武原府君东安府君孝穆帝高祖 武帝太祖 文帝世祖 孝武帝--
后废帝 ~ 顺帝空缺武原府君东安府君孝穆帝高祖 武帝太祖 文帝世祖 孝武帝
(皇伯)
太宗 明帝
(皇考)
-开封府君-

南齐

南齐七庙
君主始祖六世祖五世祖皇高祖皇曾祖皇祖皇考皇后迁祧不迁位
太祖 高帝空缺广陵府君太中府君淮阴府君即丘府君太常府君宣帝高昭皇后--
世祖 武帝空缺太中府君淮阴府君即丘府君太常府君宣帝太祖 高帝-广陵府君
高昭皇后
-
萧昭业 ~ 萧昭文空缺即丘府君太常府君宣帝太祖 高帝世祖 武帝世宗 文帝-太中府君
淮阴府君
-
高宗 明帝空缺太中府君
(复置)
淮阴府君
(复置)
即丘府君太常府君宣帝太祖 高帝
(皇伯)
景皇
(皇考)
-世祖 武帝
世宗 文帝
-
萧宝卷 ~ 萧宝融空缺淮阴府君即丘府君太常府君宣帝太祖 高帝
(皇伯祖)
景皇
(皇祖)
高宗 明帝-太中府君-

萧梁

梁王五庙
君主一世二世三世四世五世
萧衍
(梁王)
济阴府君
(皇高祖)
中从事史府君
(皇曾祖)
特进府君
(皇祖)
萧顺之
(皇考)
郗徽
(梁王妃)
萧梁七庙
君主始祖六世祖五世祖皇高祖皇曾祖皇祖皇考前任皇后迁祧
武帝空缺太中府君淮阴府君济阴府君中从事史府君特进府君太祖 文帝-德皇后-
简文帝空缺淮阴府君济阴府君中从事史府君特进府君太祖 文帝高祖 武帝--
[1]
德皇后
太中府君
元帝空缺淮阴府君济阴府君中从事史府君特进府君太祖 文帝高祖 武帝太宗 简文帝--
萧方智空缺济阴府君中从事史府君特进府君太祖 文帝高祖 武帝太宗 简文帝
(皇伯)
世祖 元帝
(皇考)
--淮阴府君

南陈

陈朝七庙
君主始祖六世祖五世祖皇高祖皇曾祖皇祖皇考前任皇后迁祧不迁位
高祖 武帝空缺步兵府君正员府君怀安府君安成府君孝皇太祖 景帝----
世祖 文帝空缺正员府君怀安府君安成府君孝皇太祖 景帝高祖 武帝--步兵府君-
陈伯宗空缺怀安府君安成府君孝皇太祖 景帝高祖 武帝世祖 文帝--正员府君-
高宗 宣帝空缺正员府君
(复置)
怀安府君安成府君孝皇太祖 景帝高祖 武帝--世祖 文帝-
陈叔宝空缺怀安府君安成府君孝皇太祖 景帝高祖 武帝高宗 宣帝--正员府君-

侯汉

侯汉七庙
君主始祖七世祖六世祖五世祖皇高祖皇曾祖皇祖皇考迁祧不迁位
侯景司徒府君晋征府君----大丞相元帝--

北齐

齐王四庙
君主王高祖王曾祖王祖王考
高洋
(齐王)
秦州史君
(高祖)
武贞府君
(曾祖)
太师文穆公
(祖)
相国献武王
(考)
北齐七庙
君主太祖六世祖五世祖皇高祖皇曾祖皇祖皇考前任迁祧不迁位
文宣帝太尉武贞公司空公吏部府君秦州史君太尉武贞公
(太祖)
文穆帝太祖 神武帝世宗 文襄帝-太祖 神武帝
世宗 文襄帝
废帝太尉武贞公吏部府君秦州史君太尉武贞公
(太祖)
文穆帝太祖 神武帝文宣帝-司空公太祖 神武帝
世宗 文襄帝
孝昭帝太尉武贞公司空公
(复置)
吏部府君秦州史君太尉武贞公
(太祖)
文穆帝太祖 神武帝显祖 文宣帝-太祖 神武帝
世宗 文襄帝
武成帝太尉武贞公司空公吏部府君秦州史君太尉武贞公
(太祖)
文穆帝太祖 神武帝显祖 文宣帝
肃宗 孝昭帝
-太祖 神武帝
世宗 文襄帝
后主 ~ 幼主太尉武贞公吏部府君秦州史君太尉武贞公
(太祖)
文穆帝太祖 神武帝世祖 武成帝显祖 文宣帝
肃宗 孝昭帝
司空公太祖 神武帝
世宗 文襄帝

北周

隋朝

隋朝祀庙
君主始祖六世祖五世祖皇高祖皇曾祖皇祖皇考前任皇后迁祧不迁位
文帝空缺无庙号
(杨铉)
无庙号
(杨元寿)
太原府君康王献王太祖 武元帝---太祖 文帝
炀帝空缺-(撤除)康王献王太祖 武元帝高祖 文帝--太原府君太祖 文帝
恭帝空缺--献王太祖 武元帝高祖 文帝世祖 炀帝--康王太祖 文帝

唐朝

唐朝七庙
君主始祖六世祖
(烈祖)
五世祖
(玄祖)
皇高祖皇曾祖皇祖皇考前任皇后迁祧不迁位
高祖空缺无庙号
(李歆)
无庙号
(李重耳)
宣简公懿王太祖 景帝世祖 元帝----
太宗空缺弘农府君宣简公懿王太祖 景帝世祖 元帝高祖----
高宗空缺献祖 宣帝懿祖 光帝太祖 景帝世祖 元帝高祖太宗--弘农府君[2]-
中宗空缺懿祖 光帝太祖 景帝世祖 元帝高祖太宗高宗--献祖 宣帝-

参考文献

注释

  1. 不再设置皇后庙堂.
  2. 原因: 当任皇帝的太祖父(七代祖),已超出七庙供奉的范围.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