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巧板
名稱
七巧板除「七巧板」的名稱外,還有不少名稱:「益智圖」、「智慧板」、「唐圖」等都是七巧板的別稱。七巧板的英文名稱則為「Tangram」。這英文名稱的由來在坊間有不少說法,其中流傳最廣的有三種;
歷史
根據近代數學史家們的研究,是於明、清兩代間由中國人所發明的;少許人士說七巧板已經發明了一千多年了。
燕几圖
七巧板本來的面目是「燕几圖」,燕几的意思是招呼客人賓宴用的案几,引發這個點子的人是北宋進士黄伯思,他先設計了六件長方形案几,於宴會時能視賓客多寡適當調整位置,隨後又增加一件小几,七件案几全拼在一起,會變成一個大長方形,分開組合變化無窮。已和現代七巧板相差無幾了。
七巧板
現代的七巧板就是在「燕几圖」與「蝶翅」的基礎上加以發展出來的。
玩法
通常,用七巧板拼摆出的图形应当由全部的七块板组成,且板与板 之间要有连接,如点的连接、线的连接或点与线的连接;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几个人同时玩。 七巧板的玩法有4种:
- 依图成形,即从已知的图形来排出答案;
- 见影排形,从已知的图形找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排法;
- 自创图形,可以自己创造新的玩法、排法;
- 数学研究,利用七巧板来求解或证明数学问题。七巧板按不同的方法拼摆、组合可以拼排成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和形象,如桥梁、船只、房屋、手枪或是跑步、跌倒、玩耍、跳舞、站立的人物以及戏水的鱼、猫、狗等。操作七巧板是一种发散思维活动,有利于培养人们的观察力、注意力、想像力和创造力,因此,不仅具有娱乐的价值,还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被人们运用到了教学当中。由于七巧板可以持续不断地反复组合,已引起哲学、心理学、美学等多领域的研究者的兴趣,还被作为制作商业广告和印章的辅助手段。
好處與用處
七巧板的好處與用處较多,例如:
- 形狀概念
- 視覺分辨
- 認智技巧
- 視覺記憶
- 手眼協調
- 鼓勵开放
- 擴散思考
- 創作機會
無論在現代或古代,七巧板都是用以啟發幼兒智力的良好伙伴。它能够把幼兒對實物與形態之間的橋梁連接起來,在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想像力、形狀分析及創意邏輯上都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現在給家長們廣泛採用來幫助小孩學習基本邏輯關係和數學概念。可以幫助孩子認識各種幾何圖形、數字、認識周長和面積的意義,了解畢氏定理。
七巧板還可以教導小朋友辨認顏色,引導小朋友領悟圖形的分割與合成,進而增強小朋友的手部智能、耐性和觀察力。
七巧板亦可用以說故事,把數十幅七巧板圖片連成一幅幅的連貫圖畫,即可當漫畫般說故給小朋友聽。先拼出數款貓、幾款狗、一間屋,即可說出一美妙動人的故事(例如:大花貓遇見狗王子)。
類似遊戲
儘管七巧板可以做出很多不同的圖形,但是形狀上就有一個很大的限制:不能做出帶有曲線的圖形。另外,七巧板始終有些圖形不能做出。於是,古今中外就設計出與七巧板類似的遊戲。剛提過的燕几圖與蝶翅几就是兩種,其餘的有:
- 智慧七巧板
- 雙圓七巧板
- 日本七巧板
- 變形七巧板
- 九巧板
- 五巧板
- 四巧板
- 益智圖
- 四喜人
- 九连环
- 圖唐圖
- 華氏拼圖
- 圓拼圖
- 破碎的心
- 神奇蛋
- 十字碎片
- 埃及拼圖
- 阿基米德寶盒(英文:Stomach)
- 人面獅身拼圖
- 左氏拼圖
其中西方將七巧板、九連環、四喜人等這些中國古老玩具統稱為『中國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