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眼镜

Google眼镜()是一款配有光学头戴式显示器(OHMD)的可穿戴式电脑,由Google开发[7],其目标是希望能制造出供给大众消费市场的普适计算设备[1]。Google眼镜以免手持、与智能型手机类似的方式显示各种信息[8]。穿戴者通过自然语言语音指令与互联网服务联系沟通[9]

Google Glass
Google眼镜标志
Google眼镜标志
Google眼镜探索者版本(Explorer Edition)
其他名称Project Glass
研发商Google
制造商富士康
类型扩增实境(AR)
光学头戴式显示器(OHMD)
可穿戴式电脑
发布日期开发者(美国):2013年2月 (2013-02)[1]
消费者(美国):目前未知
单价探索者版:1,500美元
消费者版:与智能型手机接近[2]
操作系统Android(5.1)[3]
电源锂聚合物电池(2.1 Wh)[4]
中央处理器OMAP 4430 SoC、双内核[4]
内存2GB RAM[5]
硬盘保存空间16 GB闪存[4](其中12 GB可用)[6]
显示菱镜投影、640×360像素(等同于从2.4公尺处观看25寸屏幕)[6]
音效骨传导传感器[6]
输入通过麦克风的语音命令[6]
加速器[6]
陀螺仪[6]
地磁仪[6]
环境光感应器
接近距离感应器
控制器输入触摸板、MyGlass应用程序
相机照片– 5百万像素
视频 - 720p[6]
连接接口Wi-Fi 802.11b/g[6]
蓝牙[6]
micro USB
重量50公克
向下兼容任何支持蓝牙的移动电话
MyGlass应用程序需要Android 4.0.3或iOS 7.0以上版本[6]
网站google.com/glass

Google提供四种处方镜片用镜框款式选择,售价约为225美元。Google也与拥有Ray-BanOakley等品牌的眼镜商Luxottica合作,推出其他的镜框设计款式[10]。Google于2014年4月15日于美国限时贩售Google眼镜,售价为1500美元[11]。2014年5月13日,Google宣布在美国市场公开发售Google眼镜。只要仍有库存,任何人均可以1500美元的价格购买这款产品[12]

2015年1月15日,Google宣布将停止生产当前形式的Google眼镜,但仍致力于产品的开发。

开发

Google眼镜(2013年)和史蒂夫·曼Steve Mann)的数字眼镜(Digital Eye Glass[13],1980年),同在2016年扩增实境世界展(Augmented World Expo)中的「扩增实境视界历史」区展出。

Google眼镜是由Google X团队开发[14],该团队隶属于Google旗下,专责研究自动驾驶汽车等先进科技。

军方自1995年起开始研究光学式头戴式显示器,而Google眼镜与过去的头戴式显示器相较来得更加轻薄[15]。Google眼镜的原型是将一般眼镜的镜片替换为擡头显示器。Google在2011年夏天制作的原型重量为8英磅(3,600克),而最近的版本则已轻于市售的一般太阳眼镜[1]

Google眼镜在2012年4月开始测试[16]谢尔盖·布尔在2012年4月5日于旧金山举行的「Foundation Fighting Blindness」慈善晚会上佩戴了原型产品[17][18]。2012年5月,Google首次展示Google眼镜拍摄视频的功能[19]

2013年4月,Google眼镜的探索者版本(Explorer Edition)以1500美元的价格提供给测试者和Google I/O开发者。[20]

2013年4月10日,美国科技博客Gizmodo发布了一张图片,揭示了Google智能眼镜的工作原理。它承载着可穿戴设备的开端,它极具想象空间、前途不可限量。但现在看来,它暂时只是一个手机伴侣,基础通信、文本输入依赖手机。2013年10月30日又在Google+上发布了第二代Google眼镜的照片。第一代Google眼镜使用了骨传导技术为用户播放声音,而新产品则添加了耳塞。除此之外,Google还表示,新产品还将兼容新款太阳镜和各种视力矫正眼镜。[21]

2013年11月12日,发布Google眼镜的一系列新功能,包括搜索歌曲、扫描已保存播放列表,以及收听高保真音乐等。[22]

2014年3月3日,谷歌眼镜升级至Android 4.4。[23]

Google于2014年4月15日于美国限时贩售Google眼镜,售价为1500美元。2014年5月13日,Google宣布在美国市场公开发售Google眼镜。只要仍有库存,任何人均可以1500美元的价格购买这款产品。

2017年7月,Google眼镜企业版发布,在美国企业如波音中通行。目前已有协助自闭症儿童学习社交技巧的案例。[24]

功能

一名男子使用内置的触摸板来控制Google眼镜
触摸板
Google眼镜的侧面配有一块触摸板(位于太阳穴和耳朵之间),用户可以通过滑动来控制时间线形式的用户界面[25]。向后滑动显示当前的事件,如:天气,向前滑动显示历史事件,如:电话、照片、Google+通知等等。
相机
Google眼镜内置的相机可以拍摄照片或录制720p的高清视频。当录制视频时,屏幕保持常亮。
显示器
探索者版本的Google眼镜使用液晶覆硅、场色序法(field-sequential color)的LED背光显示器[26]。显示器的LED光线先经P偏振后穿越偏振分光棱镜(PBS)照射在液晶覆硅面板上。面板将光线反射并通过主动像素传感器进行S偏振。内部的偏振分光棱镜接着将S偏振的光线区块以45度角折射,穿越外部分光棱镜后传到另一端的准直器(collimator)上。最后外部分光棱镜(实际上是一个偏振反光镜)将经过准直的光线以另一方向的45度角反射至穿戴者眼中[27][28]
交通信息和地图服务
谷歌眼镜可以根据你的位置来提供相应的交通信息,如果地铁暂停服务了,它会弹出及时的消息提醒。同时,它还可以提供地图服务,不过地图服务暂时并未实现全屏渲染叠加图层的效果。另外,还可以使用增强GPS(GPS+无线网络)来确定你的室内位置,从而浏览室内地图。[29]
游戏
谷歌眼镜上也有一些小游戏,可以让你通过手势操作,具有一定的虚拟现实效果。[30]

获奖情况

2012年11月,美国《时代》杂志评选出了2012年最佳发明,谷歌眼镜荣获此殊荣。[31]

软件

应用程序

Google眼镜的应用程序是由第三方开发者制作并免费提供。此外Google眼镜也可运行许多Google自家的应用程序,包括Google NowGoogle MapsGoogle+Gmail等。

已公开的第三方应用程序包括EvernoteSkitch纽约时报Path[32]

2013年4月15日,Google发布Mirror编程接口(),让开发者可以着手制作应用程序[33][34]。在开发者服务条款中,载明开发者不得在应用程序中附加广告,也不得对应用程序收费[35][36];一名Google的发言人曾向媒体表示这项规定在未来可能会有所修改[37]

许多开发商和公司已投入打造Google眼镜的各类应用程序,包括新闻、脸部辨识、运动、照片控制、翻译和社交网站服务分享等。[38][39][40] 其中有影像辨识技术,戴上Google眼镜轻轻点击眼镜侧边或是声控,眼镜扫过书本瞬间截屏,影像链接到手机上并出现在显示器画面右上角,技术来自Viscovery创意引晴公司。

Viscovery logo

2013年5月16日,Google宣布推出七个新的应用程序,包括Evernote的备忘事项提醒、来自《ELLE》杂志的时尚信息和来自CNN的新闻通知等[41]

XE8版本的Google眼镜软件更新在2013年8月12日推出。加入了可控制的视频播放器、张贴Path状态更新,并让用户可保存记事至Evernote。其他的改进包括音量控制、语音辨识和数张新的Google Now卡片。

2013年11月19日,Google公开了「眼镜开发套件」(),使得开发者可以开发直接运行于眼镜中、能够调用其内置的各种传感器的引用。同时还展示了使用该开发套件开发的翻译应用程序Word Lens、烹饪应用程序AllTheCooks,以及运动应用程序Strava等。[42][43]

MyGlass

Google推出了搭配Google眼镜使用的AndroidiOS应用程序「MyGlass」,可让用户控制和管理Google眼镜。[44]

语音控制

除了触摸板之外,用户也可使用「语音指令」控制Google眼镜。要启动眼镜,佩戴者将头部向上仰30度(角度可在设置中调整)或点击触摸板,并说「OK, Glass」。眼镜启动后,佩戴者可接着说出动作指令,例如「Take a picture」(拍摄照片)、「Record a video」(录制视频)、「Google 'What year was Wikipedia founded?'"」(Google搜索「维基百科是何年创立?」)、「Get directions to the Eiffel Tower」(规划到艾菲尔铁塔的路线)或「Send a message to John」(发送消息给约翰)等[45]。搜索结果将会朗读给佩戴者聆听,语音通过骨传导传递,因此周围的其他人将几乎无法听到[46]

主要问题

隐私权疑虑

许多来源忧虑Google眼镜可能侵犯隐私权,以及其他的礼仪伦理问题,包括佩戴者可于公共场合在他人未察觉的情况下录制拍摄视频或照片[47][48][49][50]。对于Google眼镜因安全问题和其他原因可能危害隐私权也产生了争议[51][52][53]

隐私权主张者担心眼镜佩戴者将能通过脸部辨识应用程序辨认公共场所的陌生人,或暗中录下私人对话并公开传播[1]。部分美国公司在办公场所张贴了禁止佩戴Google眼镜的告示[54][55][56]

2013年7月,软件公司兰布达实验室(Lambda Labs)的共同创办人史蒂芬·巴拉本(Stephen Balaban)通过创建未经Google认可的自家操作系统,以绕过对于该公司开发之Google眼镜用脸部辨识软件的禁令。接着巴拉本在Google眼镜上成功安装脸部扫描辨识软件,该软件在扫描人脸后可显示该人物与眼镜佩戴者之间的共通之处,例如共通朋友和兴趣等[57]。此外,迈可·迪纪凡尼(Michael DiGiovanni)发现Google眼镜内置了一个让用户只需眨眼即可拍摄照片的隐藏功能(现已公开),并开发了「Winky」应用程序开启该功能。Lookout行动安全公司的马克·罗杰斯(Marc Rogers)发现用户若不慎拍摄恶意QR码,可能因此让Google眼镜被入侵[58]

售价过高

单纯从材料成本上来看,谷歌眼镜并不太奢侈(材料成本仅152美元)。但当与售价相比时,价格高达1500美元,相差高达十倍,价格明显地不够大众化。[59]

分散注意力

佩戴谷歌眼镜时,用户右眼球必须看着视野右上方的投影仪微光,才能看清楚数据与文本,但这样可能会造成用户注意力分散,带来潜在的危险。

技术规格

Google眼镜光学原理图[27][28]

探索者版本:

  • Android[60] 4.4.4(截至XE22版固件)
  • 640×360 (hdpi) Himax helloHX7309显示屏[4][26]
  • 500万像素相机、可录制720p高清视频[6]
  • Wi-Fi 802.11b/g无线网络[6]
  • 蓝牙[6]
  • 16GB闪存保存设备(其中12 GB可用)[6]
  • 德州仪器OMAP 4430 SoC双内核1.2Ghz Dual (ARMv7)[4]
  • 682MB(第一、二批)或3GB(第三批)RAM[61]
  • 三轴陀螺仪[62]
  • 三轴加速规[62]
  • 三轴磁强计(电子罗盘)[62]
  • 光线传感器和距离传感器[62]
  • 骨传导耳机[6]

参见

参考资料

  1. Miller, Claire Cain. . 纽约时报. 2013-02-22 [2013-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9).
  2. Coldewey, Devin. . NBC News.com Gadgetbox. 2013-02-23 [2013-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2).
  3. . Ars Technica. [2017-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3) (美国英语).
  4. Torberg, Scott. . TechRadar. 2013-06-11 [2013-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4). 'With a native resolution of 640x360, the pixels are roughly 1/8th the physical width of those on the iPhone 5's retina display.'
  5. Fitzsimmons, Michelle. . techradar.com. June 24, 2014 [2015-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8).
  6. . Google. 2013-04-16 [2013-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2).
  7. Goldman, David. . Money (CNN). 2012-04-04 [2012-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6) (英语).
  8. Albanesius, Chloe. . PC Magazine. 2012-04-04 [2012-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4).
  9. Bilton, Nick. . The New York Times. 2012-02-23 [2012-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2).
  10. Rhodan, Maya. . Time. 2014-03-24 [2014-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8).
  11. Ingraham, Nathan. . The Verge (VOX Media). 2014-04-10 [2014-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31).
  12. . Sina. 2014-05-13 [2014-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13. Mann, Steve. (PDF). IEE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2012-09-04, 31 (3): 10–14 [2013-06-07]. doi:10.1109/MTS.2012.221659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3-10-04). 已忽略未知参数|month=(建议使用|date=) (帮助)
  14. Velazco, Chris. . TechCrunch. 2012-04-04 [2012-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6).
  15. Houston, Thomas. . The Verge. 2012-04-04 [2012-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1).
  16. . Forbes. 2012-04-05 [2012-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1).
  17. Hubbard, Amy. . Los Angeles Times. 2012-04-06 [2012-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18. Bohn, Dieter. . The Verge. 2012-04-06 [2012-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1).
  19. . T3.com. Future plc. 2012-05-25 [2013-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20. Mack, Eric. . CNET. CBS Interactive. 2012-06-28 [2013-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13).
  21. . [2014-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8).
  22. . [2014-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6).
  23. . [2014-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8).
  24. . [2018-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7).
  25. . [2014-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1).
  26. Guttag, Karl. . 2013-06-23 [2014-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7).
  27. US application 20,130,070,338
  28. US application 20,130,207,887
  29. . [2014-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3).
  30. . [2014-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2).
  31. . [2014-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09).
  32. Santos, Alexis. . Engadget. 2013-03-11 [2013-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20).
  33. . Google. [2013-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18).
  34. . Google. [2013-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15).
  35. . Google. [2013-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1).
  36. CNET科技资讯网. . CNET科技资讯网. 2013-04-16 [2014-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9).
  37. Blagdon, Jeff. . The Verge. The Verge. [2013-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5).
  38. . [2014-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7).
  39. . [2014-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7).
  40. Gannes, Liz. . All Things Digital. 2013-11-19 [2014-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1).
  41. Cain, Claire. . Bits.blogs.nytimes.com. 2013-05-16 [2013-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6).
  42. Honan, Mat. . Wired: Gadget Lab. 2013-11-19 [2014-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2).
  43. Rosenblatt, Seth. . CNET. 2013-11-19 [2014-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25).
  44. . [2014-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4).
  45. . [2014-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30).
  46. Charles Arthur. . The Guardian (London). 2013-07-02 [2013-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5).
  47. 周昶帆. . 纽约时报中文网 (纽约时报). 2012-07-12 [2014-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7).
  48. Arthur, Charles. . The Guardian (London). 2013-03-06 [2013-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22).
  49. Marshall, Gary. . techradar.com. 2013-03-01 [2013-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3).
  50. Warman, Matt. . The Daily Telegraph (UK) (London). 2013-04-24 [2013-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2).
  51. . The Hindu Business Line. 2013-03-27 [2013-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1).
  52. Rob Williams. . The Independent (London). 2013-03-26 [2013-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9).
  53. Charles Arthur. . The Guardian (London). 2013-05-01 [2013-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03).
  54. . 2014-03-18 [2014-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3).
  55. Streitfeld, David. . The New York Times. 6 May 2013 [2013-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1).
  56. . RIA NOVOSTI. 2013-03-26 [2013-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01).
  57. Rob Livingstone. . The Conversation Australia. 2013-07-29 [2013-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8).
  58. Steve Henn. . NPR. NPR. 2013-07-17 [2013-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27).
  59. . 天极网. 重庆: 网易. 2014-05-22 [2014-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9) (中文(中国大陆)).
  60. So, Marco. . Engadget. 2013-04-19 [2014-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18).
  61. . [2014-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4).
  62. . TheCodeArtist. [2014-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2).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