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ssic Mac OS
Classic Mac OS(操作系统)所指的是苹果公司从1984年至2001年间为麦金塔系列电脑所开发的一系列操作系统,始于System 1,终结于Mac OS 9。麦金塔操作系统因图形用户接口(GUI)概念的普及而受到赞誉[3]。在其开发时代所售出的每部麦金塔电脑中预装了最新的系统,对系统软件进行了许多更新。麦金塔的普及对 GUI 起了很大作用,而Mac OS几乎被预载于所有麦金塔电脑上,早期该系统同时在苹果零售店和在线零售店进行单独售卖。
![]() | |
开发者 | 苹果公司 |
---|---|
操作系统家族 | 麦金塔操作系统 |
运作状态 | 历史性的操作系统,不支持 |
源码模式 | 闭源 |
首次发布 | 1984年1月24日[1][2] |
市场取向 | 个人电脑 |
支持平台 | |
内核类别 | 整块性内核(摩托罗拉 68k) 微内核(PowerPC) |
默认用户界面 | 图形用户接口 |
许可证 | 商业软件、专有软件 |
后一代 | macOS(前称「Mac OS X」及 「OS X」) |
支持状态 | |
2002年2月1日起不再支持 |
1984年1月24日,苹果电脑公司(现苹果公司)发表了其首部麦金塔个人电脑──Macintosh 128K。其首个版本的系统软件并没有正式名称,部分基于Lisa OS(苹果公司于1983年为 Apple Lisa 电脑发布的系统)。作为容许施乐以优惠的价格购买苹果公司股票协议的一部分,它使用了 Xerox Alto 电脑中的概念,前苹果公司CEO史蒂夫·乔布斯和其他 Lisa 团队成员已经预览过[1]。该操作系统包括麦金塔工具箱(Macintosh Toolbox)的ROM和「系统文档夹(System Folder)」,即从磁盘加载的一组文档。Macintosh 系统软件这个名称于1987年开始使用。1996年,苹果公司从7.6版本开始把系统更名为 Mac OS[4],部分归因于 Macintosh 兼容机[5]。此程序在1997年的Mac OS 8发布后停止使用[6]。该系统的最后一个主要版本是1999年推出的Mac OS 9[7]。
初始版本的 System Software 一次只能运行一个应用程序。System 5 发布时,添加了一个称为 MultiFinder 的协作式多任务进程,至System 7时成为操作系统的一部分,并支持虚拟内存。然而到了1990年代中期,当代操作系统如Windows NT、OS/2及NeXTSTEP等都带来了抢占式多任务处理、内存保护、访问控制,以及个人电脑的多用户功能,由于麦金塔个人电脑的有限内存管理和易受提供其他功能的扩展之间的冲突所影响(例如联网或对特定设备的支持[8]),该操作系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批评,并成为当时苹果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下降的一个因素。
苹果曾两次尝试创建名为 Tailgent 及 Copland 的麦金塔系统软件后继产品,但都以失败告终。1997年,史蒂夫·乔布斯重回苹果公司,经过为期四年的开发,苹果公司于2001年以新的操作系统 Mac OS X 取代了 Classic Mac OS。它保留了 Classic Mac OS 的大部分 GUI 设计元素,并且应用程序框架为了兼容性而存在着一些重叠,但这两个操作系统的起源和结构完全不同。
2001年发布的 Mac OS 9 最终更新提供了跟 Mac OS X 的相互操作性。「Classic」的名称现在表示Mac OS的历史悠久,整体上是对「Classic」环境(有助于简化向 Mac OS X 过渡的兼容层[9])的引用。
初始概念

麦金塔项目于1978年末开始,由杰夫·拉斯金领导,他希望为普遍消费者提供一种易于使用的低成本电脑。1979年9月,拉斯金开始寻找可以组装原型的工程师。Apple Lisa 团队的成员比尔·阿特金森向该年新聘请的服务技术人员布瑞尔·史密斯介绍了拉斯金。
苹果公司针对麦金塔电脑的概念试图将用户对操作系统的了解降到最低。许多需要在其他系统上获得更多操作系统知识的基本任务都可以通过麦金塔电脑上的麦金塔电脑上的鼠标手势和图形控制来完成。这将使其跟同时代的产品(例如MS-DOS)区分开来,后者使用由简短文本组成的命令行界面所完成。
1979年12月,乔布斯与许多苹果公司的工程师到访施乐公司,当时Apple Lisa与麦金塔的项目已经开始了三个月。乔布斯于1981年1月完全接管了麦金塔项目,在听到拉斯金等前员工那里得知帕罗奥多研究中心正在开发一种开创性的图形用户接口技术之后,乔布斯通过协商参观了施乐 Xerox Alto 电脑及Smalltalk 开发工具可以换取苹果公司的股票期权作交换选项[10]。最终的Lisa和麦金塔电脑的操作系统使用了施乐奥托的概念,但是图形用户界面的许多元素都是由苹果公司创建,包括功能选项栏、下拉式选项,和拖放的概念及直接操作界面[11]。
跟IBM PC不同,后者使用8kB的ROM系统进行开机自检(POST)和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Mac的ROM更大(64 kB)并包含关键的操作系统代码。最初的Mac ROM大部分是由麦金塔系统的编码都是由原始麦金塔团队的成员安迪·赫兹菲尔德编写的。他通过使用汇编语言代码编写例程,而这些代码经过「劈砍」或聪明的编程技巧优化以能够节省宝贵的ROM空间[12]。除了ROM外,他还编码了内核、麦金塔工具箱及一些桌面附件。操作系统中代表文档夹和应用程序软件的图标都是由苏珊·卡尔设计,她后来为微软窗口3.0设计图标。布鲁斯·霍恩和史蒂夫·卡普斯编写了Finder的程序,以及许多麦金塔系统实用进程。
苹果公司积极地宣传他们的新机器。其发布后,该公司于1984年11月/12月号的《新闻周刊》杂志中购下了全部39页的广告空间。麦金塔很快就超越了其更复杂但更昂贵的前身Apple Lisa。苹果迅速地开发了一个名为MacWorks的产品,该产品使Lisa可以通过System 3仿真麦金塔系统软件,到那时该软件已更名为Macintosh XL并已停产。在System 7或更高版本之前,Lisa的许多操作系统改进都不会出现于麦金塔操作系统中。
架构
兼容性
Mac OS的早期版本仅与摩托罗拉68000系列麦金塔系统兼容。随着苹果公司推出具有PowerPC硬件的电脑,操作系统已移植为支持此体系的架构。Mac OS 8.1是可以在68k处理器(摩托罗拉 68040)上运行的最新版本。在以PowerPC G3为基础的前系统中,系统的重要部分都是存储于主板上的物理性ROM中。这样做的最初目的是避免操作系统占用初始麦金塔系统的128KiB RAM—最初的ROM是64KiB。这种架构还容许最低级别的完全图形化OS界面,而无需纯文本控制台或命令行模式:开机时间错误(例如找不到可用的磁盘驱动器)都是以图形方式传达给用户,通常带有图标或独特的Chicago位图字体,以及死亡之钟或一系列的哔声。这与当时的MS-DOS和CP/M电脑相反,后者在黑色背景上以等宽字体显示此类消息,并且需要使用键盘进行输入,而不是鼠标。为了在低水平上提供这种优美的东西,早期的Mac OS依赖于主板上ROM的内核系统软件,这也确保只有苹果公司的电脑或权限的克隆(带有苹果公司的受版权保护的ROM)可以运行Mac OS。
克隆
这些年来,几家电脑制造商制作了能够运行Mac OS的麦金塔系统克隆。从1995年到1997年,苹果公司把麦金塔ROM授权予多家公司,尤其是功率电脑公司、UMAX和摩托罗拉。这些机器通常都能运行各种版本的Classic Mac OS。乔布斯于1997年重返苹果公司后终止了克隆授权计划。
对麦金塔克隆的支持首次出现于System 7.5.1中,这是首个包含「Mac OS」标志(原始Happy Mac启动图标的变体)的版本,Mac OS 7.6是第一个被命名为「Mac OS」而非「System」的系统。这些变化旨在把操作系统跟苹果公司本身的麦金塔的型号分离[13]。
文件系统
麦金塔原本使用的是麦金塔文件系统,那是个只有一层文档夹的平面文档系统。1985年,它很快被具有真实树状目录的分层文件系统(HFS)取代。两种文档系统在其他方面都是兼容的。1997年,苹果公司发布改进了的文档系统HFS+(或「Mac OS延伸」),并于1998年实施[14]。
在大部分文档系统中的文档,如DOS、Windows、UNIX或其他操作系统只有一个「Fork」。相比之下,MFS和HFS给文档两个不同的Fork。数据Fork包含与其他文档系统中的文档相同的信息,例如文档档的文本或图像文档的位图。资源Fork包含其他结构化数据,例如在其他系统上将被合并到其他进程的文件格式中的菜单定义、图形、声音或代码段。运行档可能只包含带有空数据分支的资源(包括代码段),而数据文档可能只包含不具有资源分支的数据分支。文字处理器可以在数据分支中包含其文本,和资源分支中包含的样式信息,因此无法识别样式信息的应用程序仍可以读取原始文本。
另一方面,这些分支将跟其他操作系统的互操作性提出挑战。在将Mac OS文档拷贝或传输到非麦金塔系统中时,默认实现只是会把文档从其资源分支中把文档剥离。大部分数据文档在其资源分支中仅包含无关紧要的信息,例如窗口的大小和位置,但是进程文档没有它们的资源的话将无法使用。这样的编码方案必要性如BinHex和MacBinary,这容许用户把双分支文档编码为单个数据流,或反过来采用这样编码的单一数据流,并将其重构为Mac OS可以使用的双分支文档。
发行历史
System 1至System 4
作为苹果公司以创建具有家电般简单性的电脑为目标的一部分,操作系统软件和运行其硬件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别。因此,操作系统的早期版本并没有一个独特的名称。该软件包含着两个用户可见的文档:系统文档和用于文档管理的应用程序,还显示桌面上文件的Finder。这两个文档夹包含着标记为「系统文档夹」的文档夹目录中,当中包含其他资源文档(如打印机驱动进程),需要与系统交互[5]。
- System 1、1.1及2.0使用麦金塔文件系统(MFS)的平面文件系统。Finder提供了可用于组织文档的虚拟文档夹,但是这些文档夹在其他任何应用进程中均不可见,并且实际上不存在于磁盘上。然而MFS对于子文档夹的支持并不完善。
- System 2.0添加了对AppleTalk的支持,并添加了LaserWriter的使用。
- System 2.1(Finder 5.0)引入了具有真实目录的分层文件系统(HFS)。此版本专门用于支持Hard Disk 20,并且仅在RAM中实现HFS。启动和大部分软磁盘仍为MFS 400 K宗卷。
- System 3.0(Finder 5.1)随Macintosh Plus一同发行,正式实现了HFS及800K启动驱动器,支持包括小型电脑系统接口和AppleShare等多种新技术,以及垃圾桶「塞满的」效果(即是当垃圾桶中包含着文档时,其外观会鼓起来)。它现在以“汉字Talk”的名称提供日语版本。
- System 4.0与Macintosh SE一同推出,而System 4.1是首个随着Macintosh II撘载的系统。这些新机器需要对第一个扩展插槽有额外支持,苹果桌面总线(ADB)、内置硬盘驱动器,以及在麦金塔II上的外置彩色显示器和摩托罗拉68020处理器[15]。
System 1至System 4全都是单任务操作系统,这些发行版本每次只能运作一个应用程序(桌面应用程序除外),尽管它有特殊的应用程序外壳(如Multi-Mac[16])或「切换台(Switcher)(以下于MultiFinder再作讨论)」都可以解决此问题。其可见的改变最好体现于1.x、4.x、5.x和6.x之间的Finder版本号中找到有较大的飞跃。在1990年代后期,苹果公司为这些较早的发行版本追溯地给予单独名称。
系统软件发行[5] | 系统版本[5] | 发布日期[5] | Finder版本[5] | 激光读书写版本[5] | 发行数据[5] |
---|---|---|---|---|---|
麦金塔系统软件 | 1.0 (.97)[17] | 1984年1月24日[1][2] | 1.0 | 初始版本 | |
麦金塔系统软件(0.1) | 1.1 | 1984年5月5日[1] | 1.1g | 维护版本、添加了Mountain场景、「关于」盒子、清理指令 | |
麦金塔系统软件(0.3及0.5) | 2.0 | 1985年4月[18] | 4.1 | Finder更新:引入了多个文档夹、「关机」指令,及安装了一个称为「MiniFinder」的应用程序以快速启动任何选定了的应用程序 系统:引入了屏幕截屏的快捷键使用⌘ Command+⇧ Shift+3 | |
麦金塔系统软件[17][19][20] | 2.1[17] | 1985年9月[17] | 5.0[19][20] | 发布硬盘20支持[17][19][20] | |
麦金塔系统软件(0.7) | 3.0 | 1986年1月[1] | 5.1 | 1.1 | 与麦金塔+一起引入[1] |
系统软件 1.0 | 3.1 | 1986年2月[1] | 5.2 | 1.1 | |
系统软件 1.1 | 3.2 | 1986年6月[21] | 5.3 | 3.1 | 解决了数据丢失、系统崩溃的问题;更新了选择器和计算机[21] |
AppleShare 1.0 | 3.3 | 1987年1月 | 5.4 | AppleShare 1.0 工作站安装进程磁盘(用于麦金塔512K) | |
AppleShare 1.1[22] | 3.3[22] | 1987年 | 5.5[22] | AppleShare 1.1 工作站安装进程磁盘(用于麦金塔512K)[22] | |
AppleShare 2.0[22] | 3.4[22] | 1988年 | 6.1[22] | AppleShare 2.0 Macintosh 512Ke 工作站安装进程磁盘[22] | |
系统软件 2.0 | 4.0 | 1987年1月[1] | 5.4 | 3.3 | 引入了AppleShare |
系统软件 2.0.1 | 4.1 | 1987年3月2日 | 5.5 | 4.0 | 为了Macintosh II及Macintosh SE而发行,更新了LaserWriter驱动进程。 |
System 5
在1987年底,苹果公司推出了名为「苹果麦金塔系统软件更新5.0」的操作系统套装[23],命名为System Software 5(或是简称System 5)。这是麦金塔系统首次作为零售产品提供,其中包括四个800K的磁盘和三本手册,售价为$49美元。该软件本身仍然可以通过用户组和公告板服务免费获得。虽然产品包装盒将此作为「5.0版本」的操作系统更新,然而该号码不会出现在软件本身中。四个磁盘中的三个(系统工具1,系统工具2和实用进程1)都是可启动的,用户可以从包含其所需工具的任何软磁盘中启动。例如,系统工具2是唯一具有打印机驱动进程的磁盘,而实用进程1是唯一具有磁盘急救和苹果公司HD SC设置的磁盘。由于磁盘名为「系统工具」,因此用户和媒体通常将此版本称为「系统工具5.0」。
System 5的主要新功能是MultiFinder,它是一项扩展功能,使系统可以一次运行多个进程。该系统使用协作式多任务处理机型,这意味着仅在前台应用程序产生控制权时才将时间分配给后台应用程序。应用进程已经调用以处理事件的系统功能的更改,使许多现有应用程序自动共享时间,并容许它们在后台运行任务[23]。用户还可以选择不使用MultiFinder,从而一次只使用一个应用程序。System Software 5 只在部分国家在很短的时间内出售, 这些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的一些国家,中文版有可能最早出现于这个版本。[24]
在1990年,《InfoWorld》测试了PC和Mac的四个多任务选项,总体上看好MultiFinder,但注意到跟没有MultiFinder的单任务系统6相比,其存在使文档传输和打印的速度下降了一半[25]。
系统软件版本[5] | 发行日期[5] | 系统版本[5] | 软件版本[5] | 发行信息[5] | ||
---|---|---|---|---|---|---|
Finder | MultiFinder | LaserWriter | ||||
5.0 | 1987年10月[26] | 4.2 | 6.0 | 1.0 | 5.0 | 初始发行 |
5.1 | 1987年11月 | 4.3 | 6.0 | 1.0 | 5.1 | 更新了LaserWriter驱动器和新版本的苹果公司HD SC设置 |
System Software 6
System 6(亦称System Software 6)是一个使用图形用户界面的麦金塔操作系统的合并发行版,可提供一个完整、稳定且持久的操作系统。需要于System 6的额外支持的两个主要的硬件介绍是摩托罗拉68030处理器及随Macintosh IIx和Macintosh SE/30一起首次亮相的1.44MB SuperDrive。后来的更新包括引入对首个笔记本电脑专用功能支持的便携式麦金塔。从System 6起,Finder都拥有其统一的版本号,这跟系统紧密地匹配着,减轻了由早期系统之间经常存在巨大差异引起的很多混乱[27]。
System 6于1988年4月首次发布,直至System 7于1991年发布,其盒装版本的当时售价为$49美元,它是最受欢迎的麦金塔操作系统。
系统版本[5] | 发布日期[5] | 软件版本[5] | 发行数据[5] | ||
---|---|---|---|---|---|
Finder | MultiFinder | LaserWriter | |||
6.0 | 1988年4月 | 6.1 | 6.0 | 5.2 | 初始发行 |
6.0.1 | 1988年9月19日 | 6.1.1 | 6.0.1 | 5.2 | 为了1988年的Macintosh IIx而发行。 |
6.0.2 | 1988年下旬 | 6.1 | 6.0.1 | 5.2 | 维护版本 |
6.0.3 | 1989年3月7日 | 6.1 | 6.0.3 | 5.2 | 为了1989年的Macintosh IIcx而发行。 |
6.0.4 | 1989年9月20日 | 6.1.4 | 6.0.4 | 5.2 | 为了1989年的手提式麦金塔和Macintosh IIci而发行。 |
6.0.5 | 1990年3月19日[28] | 6.1.5 | 6.0.5 | 5.2 | 为了1990年的Macintosh IIfx而发行。 |
6.0.6 | 1990年10月15日 | 6.1.6 | 6.0.6 | 5.2 | 并非由于AppleTalk错误而未发布[29]。 |
6.0.7 | 1990年10月16日 | 6.1.7 | 6.0.7 | 5.2 | 为了1990年的Macintosh LC、Macintosh IIsi及Macintosh Classic正式版而发布。 |
6.0.8 | 1991年5月13日 | 6.1.8 | 6.0.8 | 7.0 | 更新了打印软件以匹配System 7.0的软件。 |
6.0.8L | 1992年3月23日 | 6.1.8 | 6.0.8 | 7.0 | 对于太平洋客户推出有限维护版本。 |
System 7/Mac OS 7
苹果公司于1991年5月13日发布System 7(代号「Big Bang」,亦称Mac OS 7),这是System 6重大升级的后继版,是一个使用麦金塔电脑的单用户图形用户界面的操作系统,加入了重大的用户界面检修、新的应用程序、稳定性改进和许多新功能,直至Mac OS 8于1997年发布之前,是当时最受欢迎的麦金塔操作系统。其简介恰逢68040麦金塔的系列发行并提供了支持。System 7时代见证了麦金塔操作系统的许多变化,包括麦金塔型号的激增、68K转换至Power Macintosh的过渡、Microsoft Windows的兴起、电脑网络的日益普及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System 7的最重要功能之一是虚拟内存支持,这是一个预期已使用多年的基本子系统,仅存在于以前的系统里的名为「Virtual」的Connectix第三方扩展中[25]。随之而来的是向32比特内存地址的迁移,必需的是需要不断增加可用于Motorola 68030 CPU和带有68551 PMMU的68020 CPU的RAM数量。此过程涉及使OS代码中的所有例程都把指针的完整32比特用作地址—先前的系统使用高8比特作为比特栏。此改变被称为「32比特清除」。尽管System 7本身是「32比特清除」的,但许多现存的机器和成千上万的应用程序却不是,因此完成该转换过程需要一段时间。为了简化转换过程,「内存」的控制面板上有一个开关以禁用此功能,从而兼容较旧的应用程序。
System 7的另一个显著功能是内置协同运作式多任务,在System 6中,此功能是通过MultiFinder可选的。System 7还引入了化名,这类似于Unix上的符号链接,在Microsoft Windows的后来版本中引入文件捷径,以及在IBM OS/2中的阴影系统。系统扩展通过移至其子文档夹而得到增强;还为控制面板中创建系统文档夹的子文档夹。在System 7.5中,苹果公司推出包括了扩展管理器,它是先前的第三方程序,这简化了激活和禁用扩展的过程。
苹果的菜单(仅用于System 6中的桌面配件主页)具有更多用途:用户可通过在系统文档夹的「苹果菜单对象(Apple Menu Items)」子文档夹中放置别名来制作常用的文档夹和应用进程或他们想要的其他任何东西。System 7引入了以下内容:AppleScript、用于自动化任务的手稿语言;支持所谓「真彩色」图像的32比特QuickDraw先前可作为系统扩展;以及轮廓字体标准的TrueType。
在System 6和更早期的版本下的的垃圾桶,在关闭电脑时会自动清空,或者若MultiFinder未运行时,则在启动应用程序时运行。System 7把垃圾桶重新实现为特殊的隐藏文档夹,让文档于重新启动后保留在其中,直至用户刻意地选择了「清空垃圾桶」的指令。
从System 7.0开始,支持繁体、简体中文和韩语。
「System 7」的7.6版本开始被苹果公司改名为Mac OS,System 7.5.1开始系统启动会显示「Mac OS」画面。
System 7.1
System 7.1主要是一个错误修正版本,并添加了一些小功能。System 7.1的主要新功能之一是把字体从系统文档移出至系统文档夹中的字体文档夹里。安装字体从前需要诸如ResEdit或Font D/A Mover之类的资源拷贝实用程序。System 7.1不仅是首个要花钱的麦金塔操作系统(所有以前的版本都是免费的,或以软磁盘的成本出售),但还收到了具有额外功能的「Pro」同属产品(7.1.1版本)。System 7.1.2是首个支持基于PowerPC的Mac电脑。System 7.1还引入了系统启动器(System Enablers),这是作为一种在不更新实际系统文档的情况下支持新机型的方法。这会导致系统文档夹中有额外的文档存在(每个新机型支持一个)。 添加中文和韩文本体。
System 7.5
System 7.5引入了大量新功能,其中许多功能都是基于苹果公司购买并包含在新系统中的共享软件应用程序[30][31]。在较新的PowerPC机型上,System 7.5可能存在稳定性问题,部分原因是有较新的内存管理器(其可以被关闭),以及PowerPC代码中处理错误的问题(所有PowerPC异常都映射到Type 11)。这些问题不会影响68k体系结构的电脑。由于苹果公司于Copland上的失败,System 7.5成为了当代的系统以及Windows 95的发行,这与苹果公司购买了某些共享软件系统增强功能(包括新的系统功能)互相吻合。
System 7.6
基于PowerPC的麦金塔电脑,搭载着Mac OS 7.6,其稳定性得到了提高,为了将OS授予不断增长的第三方麦金塔克隆制造商市场,需要使用「System」这个暱称作为一个更具商标性的名称。Mac OS 7.6需要32比特纯净的ROM,因此,它放弃了对每台配备68000处理器,还有Macintosh II、Macintosh IIx、Macintosh IIcx以及Macintosh SE/30的支持。
系统版本[5] | 发行信息[5] |
---|---|
System 7.0 | 始终激活结合的MultiFinder。 |
System 7.0.1 | 引入LC II及Macintosh Quadra系列。 |
System 7.0.1P | |
System 7 Tuner | 7.0和7.0.1均有更新。 |
System 7.1 | 引入字体文档夹。 |
System 7.1P | |
System 7.1P1 | |
System 7.1P2 | |
System 7.1P3 | 最新发行的「P」版本具有新功能。 |
System 7.1P4 | |
System 7.1P5 | |
System 7.1P6 | |
System 7.1 Pro | 7.1.1版本, 结合PowerTalk、语音管理员、MacInTalk、线程管理器。 |
System 7.1.2 | 配备PowerPC处理器的麦金塔机型。 |
System 7.1.2P | 仅适用于Performa / LC / Quadra 630系列,很快被7.5版本取代。 |
System 7.5 | |
System 7.5.1 | System 7.5更新1.0 — 首个自称为「Mac OS」的麦金塔操作系统。 |
System 7.5.2 | 使用PCI的Power Mac,仅用于这些Power Mac及PowerBooks 5300、190及Duo 2300。 |
System 7.5.3 | System 7.5 更新 2.0版本。 |
System 7.5.3L | 只适用于麦金塔拷贝版本。 |
System 7.5.3 Revision 2 | |
System 7.5.3 Revision 2.1 | 仅适用于Performa 6400/180和6400/200。 |
System 7.5.4 | 在发布后数小时内撤回,并由7.5.5取代。 |
System 7.5.5 | 最后支持非32比特的洁净麦金塔电脑,包括所有装有少于68030 CPU的电脑(Macintosh LC除外)。 |
Mac OS 7.6 | 尽管System 7.5.1和更高版本于启动屏幕上使用了「Mac OS」的名称,其名称因实验性麦金塔拷贝而正式变更。 |
Mac OS 7.6.1 | 引入正确的PowerPC错误处理。 |
Mac OS 8
Mac OS 8于1997年7月26日发布,史提夫·乔布斯同月成为苹果公司运行上的CEO。其发布主要为了在苹果公司的艰难时期保持着Mac OS向前发展。它最初计划命名为Mac OS 7.7,后来利用法律漏洞将其重新编号为「8」,以达到乔布斯希望终止第三方制造商对System 7的许可并关闭麦金塔克隆市场的目标[32]。
Mac OS 8在废弃的Copland项目中添加了许多功能,同时保持底层操作系统不变。一个多线程的Finder包括其中;文档现在可于背景进行操作。GUI的外观已更改为新的称为白金(Platinum)的带阴影灰度外观,并通过新的控制面板添加了更改外观主题(也称为外观)的功能,尽管白金是唯一随机发货的。该功能由操作系统内新的「外观」API层提供,这是其少数重大的变更之一。
苹果公司在Mac OS 8推出的首两周就售出了120万套,在六个月内销量达到300万套。鉴于苹果公司当时面对的财务困难,Mac用户之间发生了大规模的基层运动,他们以升级和「帮助拯救苹果」。甚至是一些盗版团体也拒绝重新分发该操作系统[33][34]。
Mac OS 8.1
Mac OS 8.1引入了名为HFS+已更新的分层文件系统版本,该版本修复了早期系统的许多限制,并一直在macOS中使用,直至macOS High Sierra中由苹果文件系统取代。还有其他一些接口更改,例如将网络功能与打印分离,以及对应用程序切换的一些改进。然而,在基本技术方面,Mac OS 8跟System 7的差别不大。
Mac OS 8.5
Mac OS 8.5着眼于速度和稳定性,大部分68k代码被PowerPC固有的现有代码取代。尽管主题功能在开发后期被删除了,但它也改善了用户界面的外观。
系统版本[5] | 发行信息[5] |
---|---|
Mac OS 8.0 | 首个需要68040处理器的版本,放弃对Macintosh II 系列及其他摩托罗拉68030麦金塔其余部分的支持,它还增加了对PowerPC G3处理器的支持。 |
Mac OS 8.1 | Mac OS的最新发行版可在68k处理器上运作,并且在iMac上增加了对USB的支持,并增加了对HFS+文档系统的支持(也称为Mac OS延伸)。 |
Mac OS 8.5 | 第一个仅在PowerPC处理器上运行的版本,并且增加了对内置火线的支持。它还加入了Sherlock并增加了对Power Macintosh G3的支持。 |
Mac OS 8.5.1 | 增加了错误修复进程,以减少系统崩溃。 |
Mac OS 8.6 | 包括一个用于改进性能和支持多处理服务2.0的新型微内核,改进了PowerBook的电池寿命,并增加了对PowerPC G4处理器的支持。 |
Mac OS 9
1998年,苹果公司总裁史蒂夫·乔布斯发布了操作系统,并决定每隔半年发布系统更新,截至Mac OS X(Carbon)的出炉,而Mac OS 9系列则是此系统的最后一个Mac OS。
Mac OS 9是苹果公司于1999年10月23日发行的操作系统[7],它基本上是从Mac OS 8开始的一个稳定的演变。Mac OS 9的早期开发版本编号为8.7。
Mac OS 9增加了对AirPort无线网卡的支持。它引入了对多用户支持的早期实现。Mac OS 9确实容许多个桌面用户拥有自己的数据和系统设置。经改进的Sherlock搜索引擎添加了几个新的搜索插件。Mac OS 9还提供了大大改进的内存实现和管理。AppleScript进行了改进以允许TCP/IP协议和网络控制。Mac OS 9还首次使用集中式苹果公司软件更新来查找和安装操作系统和硬件更新。其他新功能包括即时带有代码签章和钥匙串技术的文档加密软件,远程网络和文件服务器软件包,以及对USB驱动程序列表的大大改善。
Mac OS 9还添加了一些过渡技术以帮助应用程序开发人员于向公众推出新操作系统之前采用某些Mac OS X功能,以助简化过渡的过程。这些包括应用于文件系统的新应用程序接口和Carbon的绑定,而不是传统应用程序接口库的链接 — 适用于此目的之应用程序也可以在Mac OS X上直接运作。从Mac OS 9.1更新开始进行了其他变更,使其可以在Mac OS X的经典环境中启动。
Mac OS 9一共发行了7个版本,其最后更新版本是于2001年12月5日发布的Mac OS 9.2.2[35]。
系统版本[5] | 发行信息[5] |
---|---|
Mac OS 9.0 | Mac OS 9的初始零售版本 |
Mac OS 9.0.2 | |
Mac OS 9.0.3 | |
Mac OS 9.0.4 | |
Mac OS 9.1 | 包括了Mac OS X v10.0 |
Mac OS 9.2 | 更新以提高Mac OS X的兼容性 |
Mac OS 9.2.1 | |
Mac OS 9.2.2 | Classic Mac OS的最终版本 |
过渡至Mac OS X
苹果公司于1999年1月推出Mac OS X Server 1.0,而Mac OS X的公开测试版于2000年发布,并且于2001年3月24日推出完整的官方Mac OS X 10.0版本。苹果公司的麦金塔操作系统被称为「OS X」已长达15年之久,10.1版本于2001年9月25日推出,接着是2002年8月24日的Mac OS X 10.2("Jaguar");2003年10月24日推出Mac OS X 10.3("Panther");2005年4月29日推出Mac OS X 10.4("Tiger");2007年10月26日发行Mac OS X v10.5("Leopard");Mac OS X 10.6 ("Snow Leopard")于2009年8月28日发行。
MacOS(最初于2012年之前被命名为「Mac OS X」,然后在被命名为「OS X」直至2016年[36]),它是苹果公司现时的Mac操作系统,于2001年正式继承了Classic Mac OS。尽管它最初只是作为Mac OS的「版本10」销售,但其历史在很大程度上与早期的Mac OS发行无关。
macOS的体系结构是继承着Classic Mac OS及Mac OS 9,但是它与Classic Mac OS有所不同,它是一个建基于NeXTSTEP以及NeXT从1980年代末到1997年初开发的技术,那是一个以UNIX为基础的操作系统[37]。当苹果公司CEO史提夫·乔布斯重返苹果公司时,苹果公司把该公司收购了[38]。macOS还利用BSD代码库和XNU内核[39],其内核组件集是建基于苹果公司开源的Darwin操作系统。
早期版本的操作系统Mac OS X Server 1.0,于1999年发布。它保留了Classic Mac OS中的「白金」外观,甚至在某些地方跟OpenStep相似,带有新的Aqua用户界面的第一个版本。Mac OS X v10.0的桌面版本随后于2001年3月24日发布,支持新的Aqua用户界面。从那时起,苹果公司发布了多个操作系统的版本。Mac OS X于2012年更名为「OS X」,和2016年再度更名为「macOS」。
大部分Classic Mac OS的用户都升级至Mac OS X,但由于缺少某些尚未在新操作系统中重新实现的功能,在相同硬件(尤其是较旧的硬件)上运行速度较慢以及跟旧的操作系统不兼容[40]。由于为较旧的Mac OS编写的驱动程序(用于打印机,扫描仪,掌上电脑等)跟Mac OS X不兼容,因此用于在Mac OS X上运作较早期操作系统程序的经典环境程序支持不一致,并且在1997年末之前缺少对较旧的苹果公司电脑的Mac OS X支持;在最初发行Mac OS X之后的几年中,某些麦金塔系统用户继续使用较旧的Classic Mac OS原始版本。乔布斯鼓励人们通过在2002年的WWDC上为Mac OS 9举行的仿真葬礼以升级至Mac OS X[41]。
Classic Mac OS
PowerPC版本的Mac OS X(包括Mac OS X Tiger在内),它包括用于运作较旧的麦金塔应用程序的兼容层经典环境。该环境最初代号为「蓝盒子(blue box)」,该环境运行的是几乎完整的Mac OS 9操作系统 — 版本9.1或更高版本(作为Mac OS X应用程序)。这容许尚未移植到Carbon (API)的应用程序于Mac OS X上运作。这是合理地无缝的,尽管「经典」应用程序保留了其原始Mac OS 9外观,但没有获得Mac OS X「Aqua」的外观。
基于PowerPC的麦金塔电脑的早期新世界ROM搭载着Mac OS 9.2以及Mac OS X。Mac OS 9.2需要由用户安装 — 在Mac OS X 10.4之后发布的硬件版本中,在默认情况下并未安装该工具。在这种环境下,大多数精心编写的「经典环境」Mac OS应用程序都可以正常运作,但仅当编写该软件时不知道实际的硬件并仅与操作系统进行交互时,其兼容性得到保证。由于Mac OS 9与X86硬件不兼容,因此不可用于基于Intel的麦金塔系统上的经典环境。
苹果公司于2016年6月13日的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宣布:Mac操作系统 OS X 更名为 macOS,其首推版本是Sierra。
- Mac OS X 公开测试版
- Mac OS X v10.0 "Cheetah"
- Mac OS X v10.1 "Puma"
- Mac OS X v10.2 "Jaguar"
- Mac OS X v10.3 "Panther"
- Mac OS X v10.4 "Tiger"
- Mac OS X v10.5 "Leopard"
- Mac OS X v10.6 "Snow Leopard"
- Mac OS X v10.7 "Lion"
- OS X v10.8 "Mountion Lion"
- OS X v10.9 "Mavericks"
- OS X v10.10 "Yosemite"
- OS X v10.11 "El Capitan"
- macOS v10.12 "Sierra"
- macOS v10.13 "High Sierra"
- macOS v10.14 "Mojave"
- macOS v10.15 "Catalina"
- macOS v11 "Big Sur"
- macOS v12 "Monterey"
- macOS v13 “Ventura”
发展时间轴

发布日期 | 版本 | 更新 |
---|---|---|
1984年1月24日 | System 1, 2, 3 & 4 | 1.0 (.97) |
1984年5月5日 | 1.1 | |
1985年4月 | 2.0 | |
1985年9月 | 2.1 | |
1986年1月 | 3.0 | |
1986年2月 | 3.1 | |
3.2 | ||
1987年1月 | 3.3 | |
1987年2月 | 3.4 | |
1987年3月 | 4.0 | |
1987年4月 | 4.1 | |
1987年 | System 5 | 5.0 |
5.1 | ||
1988年 | System 6 | 6.0 |
1988年9月19日 | 6.0.1 | |
1988年 | 6.0.2 | |
1989年3月7日 | 6.0.3 | |
1989年9月20日 | 6.0.4 | |
1990年3月19日 | 6.0.5 | |
1990年 | 6.0.6 | |
1990年10月15日 | 6.0.7 | |
1991年5月13日 | 6.0.8 | |
1991年10月21日 | 6.0.8L | |
1991年6月 | System 7 | 7.0 |
1991年10月 | 7.0.1 | |
1992年3月 | 7.0.1P | |
1992年8月 | 7.1 | |
1993年1月 | 7.1P | |
1993年10月 | 7.1.1 (Pro) | |
7.1.1 | ||
1994年3月 | 7.1.2 | |
1994年7月 | 7.1.2P | |
1994年9月 | 7.5 | |
1995年3月 | 7.5.1 | |
1995年8月 | 7.5.2 | |
1996年1月 | 7.5.3 | |
1996年5月1日 | 7.5.3 Revision 2 | |
1996年8月7日 | 7.5.3 Revision 2.1 | |
7.5.3 Revision 2.2 | ||
1996年9月27日 | 7.5.5 | |
1997年1月7日 | 7.6 | |
1997年4月7日 | 7.6.1 | |
1997年7月26日 | Mac OS 8 | 8.0 |
1998年1月19日 | 8.1 | |
1998年10月17日 | 8.5 | |
1998年12月7日 | 8.5.1 | |
1999年5月10日 | 8.6 | |
1999年10月 | Mac OS 9 | 9.0 |
随Mac电脑发布 | 9.0.2 | |
9.0.3 | ||
2000年4月 | 9.0.4 | |
2001年1月 | 9.1 | |
随Mac电脑发布 | 9.2 | |
2001年8月 | 9.2.1 | |
2001年12月 | 9.2.2 |
参考文献
- Linzmayer, Owen W. . No Starch Press. 2004 [2016-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13).
- . Stanford University Libraries & Academic Information Resources. [2020-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7-21).
- Morgenstern, David. . ZDNet. [2019-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8).
- . [2010-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4).
- Apple Inc. . Apple Inc. 2012-02-19 [2020-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10).
- Gruman, Galen. . Macworld. Vol. 14 no. 11. November 1997: 31–36.
- . AppleMatters.com. [2009-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0-28).
- Hertzfeld, Andy, , [2010-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19)
- . 2012-07-26 [2016-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5).
- Mike Tuck. . 2001-08-12 [2009-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09).
- Bruce Horn. . [2009-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26).
- . www.folklore.org. [2016-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7).
- . 2014-06-27 [2016-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4).
Mac OS 7.6 deserves some special mention. The most obvious difference is the name change; this was for the Mac clone manufacturers, who weren’t making Macintoshes but “Mac OS Computers”.
- . Apple Developer News. 1997 [2007-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12).
- . [2015-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16).
- Josh Burker. . 2002 [2017-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2).
- Kottwitz, Randal L. . New York: MacUser Publications, Inc.: 11. 1987 [2008-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11).
- . [2015-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4).
- . Apple Inc. 1988-11-10 [2008-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13).
- Denny, Bob. . MacTech Magazine (Westlake Village, CA). November 1985, 2 (1): 8 [2008-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12).
- . [2015-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4).
- . Apple Inc. 1994-08-03 [2008-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24).
- Wiggins, Robert. . MacUser (Martin Mazner). March 1998: 126–138.
- feng270. . 被遗忘的角落. feng270. [2020-10-02].
- . InfoWorld. 1990-09-24: 83 [2020-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5).
- . Applemuseum.bott.org. [2014-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8).
- . [2015-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21).
- . [2015-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4).
- . Support.apple.com. 2012-02-18 [2014-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0).
- Ean Houts. . InfoWorld. 1994-09-05.
Apple has added a few features to spruce up the interface in System 7.5, although these have previously been available as utilities or shareware for quite some time.
- Steve Wood, “Busman’s Holiday: Disappearing Software,” (June 18, 1999), at http://www.mathdittos2.com/columns/bh/bh990618.htm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Beale, Steven (October 1997). "Mac OS 8 Ships with No License Deal". Macworld 14 (10): pp. 34–36.
- Jeff Walsh. . InfoWorld. 1997-07-28.
- . Forbes. 1997-08-08 [2017-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7).
the latest word out in the Macwarez scene is that pirates shouldn't copy Apple's OS8—Mac's latest operating system—they should buy it, since Apple so desperately needs the money.
- . Apple Inc. 2001-12-05 [2017-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4-21).
- . Apple, Inc. 2004-07-15 [2014-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7-22).
- (PDF). [2016-02-0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9-05-30).
- Apple Computer. . 1996-12-20 [2017-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1999-01-16).
- . [2016-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19).
- . 2001-10-15 [2017-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19).
- . May 2002 [2016-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4).
外部链接
- System 7.5.3 from Apple.com
- Older Macintosh System Software from Apple.com
- Bibliography A list of links to the history of GUIs
- Mac OS X history on Mactim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