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教宗選舉秘密會議

1939年教宗選舉秘密會議教宗庇護十一世在1939年2月10日因心臟病發離世[6]後而召集舉行。會議從1939年3月1日開始,經過三輪投票後,在3月2日17時30分,會議舉行地西斯廷小堂的煙囪冒出白煙,表示樞機團已選出新教宗,當選者為意大利樞機尤金·瑪利亞·朱塞佩·喬凡尼·派契利,並取名號「庇護」[7][8]

1939年
教宗選舉秘密會議
日期與地點
1939年3月1日 - 1939年3月2日[1]
梵蒂冈宗座宫西斯廷小堂
樞機團主要人員
樞機團團長Gennaro Granito Pignatelli di Belmonte樞機[2]
樞機團副團長Donato Sbarretti樞機
總務樞機尤金·瑪利亞·朱塞佩·喬凡尼·派契利樞機[3]
首席司鐸William Henry O'Connell樞機
首席助祭Camillo Caccia Dominioni樞機
秘書Vincezo Santoro蒙席
(非樞機而無投票權)
選舉情況
選情3月1日下午:第一次黑煙
(第一輪投票失败)[4]
3月2日 17:30:白煙
(第二輪投票失敗及第三輪投票成功)[5]
當選者
尤金·瑪利亞·朱塞佩·喬凡尼·派契利樞機
(取名号為庇護

背景

1939年2月10日,庇護十一世梵蒂岡宗座宮離世,終年81歲。庇護十一世離世19天後,1939年教宗選舉秘密會議於1939年3月1日正式開始。

根據規定,樞機團團長Gennaro Granito Pignatelli di Belmonte樞機在自己不當選的前提下,將在選舉結束時詢問當選教宗是否接受選舉结果以及其教宗名號。如樞機團團長當選教宗,上述工作由樞機團副團長負責。

樞機選舉人

當時能夠參與該次秘密會議的共有62位樞機。[9]

候選人

原則上,参加選舉的樞機可以投票給任何已受洗的成年男性天主教徒(即樞機可以投票給非樞機者)。然而,自1378年以來選出的教宗都是樞機。

1939年教宗選舉秘密會議
樞機選舉人分布
意大利 35
歐洲其餘部分 20
北美洲 4
拉丁美洲 2
非洲 0
亞洲 1
大洋洲 0
出席選舉人 62
缺席 0
前任教宗 庇護十一世(1922年至1939年)
新任教宗 庇護十二世(1939年至1958年)

日期

本次教宗選舉秘密會議在3月1日開始,於3月2日完結,為20世紀最短的教宗選舉秘密會議。

教宗本篤十五世於1914年規定選舉在宗座從缺後的15日起開始舉行[10]。教宗當時設立這規定主要是因為教宗逝世或辭職後,各地的樞機可以有足夠時間到達梵蒂岡參與教宗選舉秘密會議。如各樞機於限期前已全部到達梵蒂岡則可提早舉行教宗選舉秘密會議[11]

選情

3月1日下午,西斯廷小堂的煙囪冒出了此次選舉的第一次黑煙,這也說明了第一輪投票已經結束,而且最高票者未達總數之三分之二多一票(35票),第一輪投票失敗。3月2日上午,樞機團達成了共識,於3月2日17時30分,西斯汀小堂的煙囪冒出了白煙,但煙的顏色令人分不清楚為白或黑。其後秘密會議的秘書告知梵蒂岡電台,煙的顏色的確為白色[12],代表投票成功並選出新教宗。

樞機團首席助祭其後登上聖伯多祿大殿中央陽台向聖伯多祿廣場的信眾以拉丁語宣布新教宗的姓名及名號。該拉丁語的宣布[13]如下:

中文翻譯如下:

新教宗的姓名為63歲的尤金·派契利樞機(Cardinal Eugenio Pacelli),並取名號為「庇護」。

新教宗隨後登上聖伯多祿大教堂中央陽台給予信眾首個宗座祝福(Apostolic Blessing),即「全城與全球」(Urbi et Orbi,全城指教宗駐地羅馬)的降福。

參考文獻及註釋

  1. . [2017年1月2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07) (英语). 1 March 1939 to 2 March 1939
  2. . [2017年1月2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12月7日) (英语). Gennaro Granito Pignatelli di Belmonte †, Dean of the College of Cardinals; Age: 87.8
  3. . [2017年1月2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12月7日) (英语). Camerlengo (Chamberlain): Eugenio Maria Giuseppe Giovanni Pacelli †; Age: 62.9
  4. 樞機團會在教宗選舉秘密會議前決定其開始時間及第一天選舉會有多少輪投票,而每日只有最多四輪投票(每日上午及下午分別只有最多兩輪投票)。如果每日四輪投票後都沒有選出新教宗,西斯汀小堂每日只會最多發放兩次黑煙信號(上午和下午各一次)。若於上午第二輪或下午第二輪投票中選出新教宗,那上午兩輪投票或下午兩輪投票的選票將於上午或下午所有投票完成後一併燃燒,發出白煙信號。. [2017-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6).
  5. 每日上午只會進行兩次投票,如沒有樞機在每兩輪投票中得到足夠的票數成為新教宗,那麼該兩輪投票的選票將會一起燃燒,意味着只會發放一次黑煙信號。故此如果每日四輪投票後都沒有選出新教宗,西斯汀小堂每日最多發放兩次黑煙信號(上午和下午各一次)。若於上午第二輪(全日第二輪)投票中選出新教宗,上午兩輪投票的選票將於上午兩輪投票後一併燃燒,發出白煙信號。. [2017-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6).
  6. Peter Eisner. . 哈芬登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 2013年4月15日 [2017年1月2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12月22日) (英语). Pius XI died on Feb. 10, 1939, a day before his planned speech. Vatican doctors said he had suffered complications of a heart attack, and despite administering stimulants, they had been unable to revive him.
  7. . [2017年1月2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12月7日) (英语). Elected Pope: Pius XII (Eugenio Maria Giuseppe Giovanni Pacelli †); Age: 62.9
  8. 當樞機團首席助祭到聖伯多祿大教堂的中央露台以拉丁語宣布新教宗的姓名和名號時,名號「庇護」後並無「十二世」三字。唯因需要跟十一位以「庇護」為名號的教宗有所區別,故後來將教宗的名號改為「庇護十二世」。. YouTube. [2017-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05).
  9. . [2017年1月2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12月7日) (英语). Participated:...Count: 62
  10. Cindy Wooden. [梵蒂岡表示教宗正考慮於辭職前修改教宗選舉秘密會議的規則]. Today's Catholic News. 2013年2月21日 [2017年1月2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3月4日) (英语). [Ambrogio] Piazzoni told reporters the 15-day rule [of conclave] was established by Pope Benedict XV in 1914.
  11. Cindy Wooden. [梵蒂岡表示教宗正考慮於辭職前修改教宗選舉秘密會議的規則]. Today's Catholic News. 2013年2月21日 [2017年1月2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3月4日) (英语). Ambrogio Piazzoni, vice prefect of the Vatican Library and author of the book, "History of Papal Elections," told reporters his interpretation of the document is that the 15 days is tied exclusively to the arrival of the cardinals, who could begin the conclave earlier if they were all assembled.
  12. 「Inside the Vatican」職員. . Inside the Vatican. [2017年1月2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2月15日) (英语). Negro narrates a story from the 1939 conclave, when the smoke was also a confusing mixture of white and black, until the secretary of the conclave, one Monsignor Santoro, sent a note to Vatican Radio to advise that, so matter what color the smoke seemed, it was white, and that Eugenio Pacelli had been elected Pope Pius XII.
  13. . 2012年3月22日 [2017年1月2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1月4日) (拉丁语).

參見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