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土
黏土(英語:),俗作粘土,是一種含有粘土礦物的細粒天然土壤材料。粘土在潮濕時會具有可塑性,這是由於粘土顆粒周圍有一層水分子膜,但在乾燥或燒製時會變硬、變脆且不具有可塑性[1]。大多數純粘土礦物是白色或淺色的,但天然粘土會因雜質而呈現出多種顏色,例如因少量氧化鐵而呈紅色或褐色。

爱沙尼亚的第四紀黏土
黏土一般由硅酸盐矿物在地球表面风化后形成。但是有些成岩作用也会产生黏土。在这些过程中黏土的出现可以作为成岩作用进展的指示。
土壤中的黏土
含有黏土的土壤非常容易結合水、礦物質和有機營養,原因在於顆粒非常小的黏土的相對表面大以及其表面的導電性。有些礦物可以吸收水、正離子和有機分子後再將它們釋放出來。
一些黏土矿物
应用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 . Science Learning Hub. [2022-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30) (英语).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