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文休

黎文休越南语,亦有文献写成黎休[1]1230年—1322年[2]),修贤[3]越南陈朝官员及历史学者,着有越南较早的一部编年体正史《大越史记》。

生平

黎文休是越南陈朝时期清都镇(今清化省)东山县人,于1247年(陈天应正平十六年)的科举榜眼出身,其后历任官职,曾官至兵部尚书,封「仁渊侯」,出任翰林院学士兼国史院监修。[4] 以及「为昭明王傅,迁检法官」等等。[1]

在1272年(陈绍隆十五年)农历正月,陈氏朝廷下令「翰林院学士兼国史院监修黎文休奉勅编成《大越史记》,自赵武帝至李昭皇,凡三十卷上进。诏加奖谕。」[5] 另外据黎崱安南志略》,黎休「修《越志》」,而在此之前则有陈普(即陈周普)「作《越志》」[6],后世学术界认为黎文休是在陈周普的著述基础上,编成《大越史记》。[7] 而该书的体例,则是沿用中国古典编年史春秋》写成,是为越南第一部正史。[8]

越共学者的观点,陈朝时期儒士阶层正在崛起,并有压倒佛教之势,黎文休便是儒士阶层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与黎括张汉超等儒士,对佛教进行批判和排斥,使佛教优势渐减,地位亦渐让给儒教[9]

评价

黎文休获得甚高的评价,黎崱安南志略》称他「才行俱备」[1],越共学界称他「是一位学识渊博具有崇高的民族精神的史学家」。[10]中国大陆学者郭振铎张笑梅,指他在史学上的成果,「为后世历代封建史学家撰史奠定了基础」。[8]

注释

  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十五,北京中华书局,354页。
  2. 黎文休于1247年考中榜眼,而根据越南社会科学委员会编成的《越南历史》,说黎文休「十七岁中榜眼」(北京人民出版社,248页)。
  3. 陈荆和,《》(作为其校订本《大越史记全书》的序)
  4. 《东南亚历史词典·「黎文休」条》,上海辞书出版社,452页。
  5.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陈纪·圣宗皇帝》,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348页。
  6.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十五,北京中华书局,353─354页。
  7. 《东南亚历史词典·「《越史略》」条》,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年,第396页。
  8. 郭振铎、张笑梅《越南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32页
  9. 越南社会科学委员会《越南历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49页。
  10. 越南社会科学委员会《越南历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48页。

参考文献

参考网页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大越史记全书》
  • (越南文)(中文). [2012-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09).

相关条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