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 (孙吴)

黄龙229年四月—231年)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君主吴大帝孙权的第二个年号,共计3年。[1]

黄龙
229年四月-231年
政权孫吳
君主吴大帝孙权
历时3年
黄龙在三国及東吳时期的位置

黄武八年四月孙权即皇帝位,改元黄龙元年。

孫權以黃龍作為年號的原因在於宣揚孫吳立國的正統性。[2]

改元

紀年農曆對照表

表格中各月的干支即為各月的第1日,「」表示該月有30日,「」表示該月有29日,「閏月」表格中的中文數字表示該年為閏某月(比如「八丙午」裡有中文數字「八」,即表示該行所在年份有閏八月),各月初一底下的數字表示對應的西曆日期。

西元干支紀年正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閏月
229年己酉黃龍元年    甲申癸丑癸未壬子壬午辛亥辛巳庚戌庚辰 
   5/116/97/98/79/610/511/412/3230/1/2
230年庚戌黃龍二年 己酉己卯戊申戊寅丁未丁丑丁未丙子乙亥乙巳甲戌甲辰八丙午
1/313/23/314/305/296/287/288/2610/2411/2312/22231/1/219/25
231年辛亥黃龍三年 癸酉癸卯壬申壬寅辛未辛丑庚午庚子己巳己亥己巳戊戌 
2/193/214/195/196/177/178/159/1410/1311/1212/12232/1/10
黄龙元年二年三年
曹魏 太和三年四年五年
蜀汉 建兴七年八年九年

参看

參考文獻

  1. 李崇智,《中國歷代年號考》,第18頁。
  2. 魏斌. (PDF). 國家圖書館.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1-25).
  3. 陳壽.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黃龍元年……夏四月,夏口、武昌並言黃龍、鳳凰見。丙申,南郊即皇帝位。是日大赦。改年。……(三年)十二月丁卯,大赦,改明元年也。 嘉禾元年春正月。」
  4. 許嵩.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黃武八年〕夏四月,黃龍、鳳凰見,武昌、夏口並言之。甲午,公卿再請,王曰:『群臣百辟,咸以寡人上副天心,寡人敢辭。』甲申,立壇於南郊,即帝位,柴燎告天,禮畢,法駕旋武昌官,陞太極殿。大赦。改元黃龍元年。……(三年)十二月丁卯,大赦,改明年為嘉禾元年。」
  5. 司馬光.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太和三年〕夏,四月,丙申,吳王即皇帝位,大赦,改元黃龍。」
  6. 司馬光.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太和五年十二月〕丁卯,吳大赦,改明年元曰嘉禾。」

外部連結

  • 李崇智. . 北京: 中華書局. 2004年12月. ISBN 7101025129.
  • 鄧洪波. . 臺北: 國立臺灣大學東亞經典與文化研究計劃. 2005年3月 [2021-11-26]. ISBN 978986000518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08-25).
前一年號:
黄武
孫吳年號
黃龍
下一年號:
嘉禾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