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武

黄武222年十月—229年四月)是三国时期孙吴君主孙权的第一个年号,共计8年。[1]这也是孙吴政权的第一个年号。221年,孙权接受曹魏的“吴王”封号,名义上向曹魏称臣,但随着222年魏吴之间的关系持续恶化,最终导致曹丕攻打孙权。不久,孙权于222年十月建号黄武,声明和魏脱离臣属关系。

黄武
222年十月-229年四月
政权孙吴
君主吴王孙权
历时8年
黄武在三国及东吴时期的位置

孙权在黄武八年称帝,黄武八年四月改元黄龙元年。

孙吴同曹魏一样视自己为承接汉统的国家,根据五德终始说,是以火生土,从土德,尚黄色,故以黄武作为年号。

改元

纪年农历对照表

表格中各月的干支即为各月的第1日,「」表示该月有30日,「」表示该月有29日,「闰月」表格中的中文数字表示该年为闰某月(比如「四丁丑」里有中文数字「四」,即表示该行所在年份有闰四月),各月初一底下的数字表示对应的西历日期。

西元干支纪年正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闰月
222年壬寅黄武元年          壬戌辛卯辛酉 
         11/2212/21223/1/20 
223年癸卯黄武二年 庚寅己未己丑戊午戊子丁巳丁亥丙辰丙戌乙卯乙酉乙卯 
2/183/194/185/176/167/158/149/1210/1211/1012/10224/1/9
224年甲辰黄武三年 甲申甲寅癸未癸丑壬午壬子辛巳辛亥庚辰庚戌己卯己酉 
2/73/84/65/66/47/48/29/19/3010/3011/2812/28
225年乙巳黄武四年 戊寅戊申戊寅丁未丙午丙子乙巳乙亥甲辰甲戌癸卯癸酉四丁丑
1/262/253/274/256/23>7/238/219/2010/1911/1812/17226/1/165/25
226年丙午黄武五年 壬寅壬申辛丑辛未庚子庚午庚子己巳己亥戊辰戊戌丁卯 
2/143/164/145/146/127/128/119/910/911/712/7227/1/5
227年丁未黄武六年 丁酉丙寅丙申乙丑乙未甲子甲午癸亥癸巳壬戌壬辰壬戌十二辛卯
2/43/54/45/36/27/17/318/299/2810/2711/2612/26228/1/24
228年戊申黄武七年 辛酉庚寅庚申己丑己未戊子戊午丁亥丁巳丙戌丙辰乙酉 
2/233/234/225/216/207/198/189/1610/1611/1412/14229/1/12
229年己酉黄武八年 乙卯甲申甲寅甲申         
2/113/124/115/11        
黄武元年二年三年四年五年六年七年八年
曹魏 黄初三年四年五年六年七年太和元年二年三年
蜀汉 章武二年三年
建兴元年
二年三年四年五年六年七年

参看

参考文献

  1. 李崇智,《中国历代年号考》,第18页。
  2. 陈寿.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黄武元年秋九月)权遂改年,临江拒守。……黄龙元年……夏四月,夏口、武昌并言黄龙、凤凰见。丙申,南郊即皇帝位。是日大赦。改年。」
  3. 许嵩.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建安二十八年〕冬十一月,权就吴王位于武昌,大赦,改年号为黄武元年。」
  4. 司马光.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黄初三年冬十月〕于是吴王改元黄武,临江拒守。」
  5. 许嵩.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黄武八年〕夏四月,黄龙、凤凰见,武昌、夏口并言之。甲午,公卿再请,王曰:『群臣百辟,咸以寡人上副天心,寡人敢辞。』甲申,立坛于南郊,即帝位,柴燎告天,礼毕,法驾旋武昌官,升太极殿。大赦。改元黄龙元年。」
  6. 司马光.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太和三年〕夏,四月,丙申,吴王即皇帝位,大赦,改元黄龙。」

外部链接

  • 罗新.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04).
  • 魏斌. (PDF). 国家图书馆.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1-25).
  • 李崇智. . 北京: 中华书局. 2004年12月. ISBN 7101025129.
  • 邓洪波. . 台北: 国立台湾大学东亚经典与文化研究计划. 2005年3月 [2021-11-26]. ISBN 978986000518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08-25).
前一年号:
东汉:建安
孙吴年号
黄武
222年-229年
下一年号:
黄龙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