鳢鱼
鳢鱼(学名:)又称斑鳢、鳢、台湾鳢鱼、台湾鳢鱼,俗称雷鱼、鲖鱼、乌鱼、蛇头鱼、南方蛇头鱼、鮕鮘、花鳢、南鳢、台雷188。广东及香港人又称为生鱼。其种加词“maculata”意为“有斑点的”。
斑鳢![]() | |
---|---|
![]() | |
科学分类 ![]()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纲 Actinopteri |
目: | 攀鲈目 Anabantiformes |
科: | 鳢科 Channidae |
属: | 鳢属 Channa |
种: | 斑鳢 C. maculata |
二名法 | |
Channa maculata (Lacepède, 1801) | |
异名 [2] | |
|
体态
栖息环境
鳢鱼为次级淡水鱼,喜爱栖息于河川中下游流域、水库、湖泊、池塘、沼泽、沟渠等水流和缓与水生植物繁多的浅水区,并喜在水底游动,躲在树枝底下或水草丛中。鳢鱼可以爬上岸,能在缺氧或淤泥中生活,但无法长期脱离水中,且在陆上不太灵活,可能是鳢鱼的身体过于粗壮及脊椎数过少导致的。
分布
鳢鱼分布不广,原产于中国大陆、日本、菲律宾、台湾等亚洲地区。
原本被引入美国当做宠物鱼或观赏鱼的鳢鱼,现今被一些饲主非法弃养,流入美国东部沿岸河流、密西根湖及西海岸加州的银木湖(Silverwood Lake)等地。
食用
鳢鱼在亚洲被广泛视为一种十分美味的食用鱼,在大部分餐厅及家庭菜式均有出现;鳢属绝大部分成员(包括七星鳢、乌鳢及小盾鳢在内)均可食用,味道相近,坊间多不作区分统称「鳢鱼」。
根据中医理论,鳢鱼味甘、性寒,具有补脾利水,清热去风之功效;主治风湿水肿、脚气、痔疮等,含有多种氨基酸并有埋口生肌之效。故流行术后以鳢鱼(特别是煮汤)进补,可促进伤口愈合[3]。
参考文献
- Huckstorf, V. .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21, 2021: e.T166090A58315725 [20 November 2021]. doi:10.2305/IUCN.UK.2021-2.RLTS.T166090A58315725.en
.
- . 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November 23, 2009 [2016-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20).
- . 香港餐务管理协会. [2022-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5) (中文(香港)).
参考书籍
- 陶天麟. . 台北: 人人出版. 2006-09-10: 第162页. ISBN 9789867112187.
扩展阅读
[在维基数据编辑]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