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盾鳢
小盾鳢(学名:,另称鱼虎、红线鳢、铅笔雷龙、大铅笔雷龙、多曼雷龙、多曼鱼、金笔)是东南亚一种非常凶猛的中型淡水鱼,与泰国鳢外表极为相似。
小盾鳢![]() | |
---|---|
![]() | |
小盾鳢成年体 | |
科学分类 ![]()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纲 Actinopteri |
目: | 攀鲈目 Anabantiformes |
科: | 鳢科 Channidae |
属: | 鳢属 Channa |
种: | 小盾鳢 C. micropeltes |
二名法 | |
Channa micropeltes Cuvier, 1831 | |
![]() | |
异名 | |
|
体型
小盾鳢成年体长可达30-60公分,相当于人类的一个手臂长短,虽然在所有鱼类中算不上巨大,但已经是鳢亚目中第二大了,大小仅次于巨鳢(Channa marulius),身体颜色大约成长至50公分后固定。根据记载,体型最大四只个体(分别在1989年、1991年以及1992年捕获)体长超过1公尺,体重超过20公斤,属于非常大的淡水鱼,而其中一只个体在2003年长到1.5公尺长,为目前最大纪录。[2]
特征
小盾鳢特征几乎与线鳢(Channa striata)相同,但小盾鳢的头部稍尖一些。小盾鳢的体色多变,大部分小盾鳢的体色为绿褐或橄榄绿,侧线以上有不规则黑色斑纹,侧线以下则有桃红或粉黄的颜色,腹部纯白色。
物种入侵
虽然小盾鳢的耐污力没有泰国鳢来的强,但靠着巨大的体型、掠食性强以及凶猛的习性,使得小盾鳢对生态的破坏与泰国鳢不相上下,有时甚至还超越泰国鳢。
栖息水域
小盾鳢主要生存于河川下游流域、池塘以及(日月潭)水库等水流平缓的水域,喜好于浅水区活动,并且在水底游动,偶尔才会进入深水区或在水面游动。据说,小盾鳢能用鳍爬到陆地上长期生活,但生物学家指出,小盾鳢在陆地上最多也撑不到四天,并且,小盾鳢的鳍不适合爬行。
繁殖
繁殖期间,小盾鳢的护幼行为极强,雌鱼和雄鱼会一起照顾幼鱼以防掠食者靠近,雄鱼在幼鱼聚集的周遭看守,雌鱼在一段距离外洄游守望。发现入侵者时,小盾鳢会不断攻击入侵者,使得入侵者的死亡率极高,因此造成误闯的水鸟、蛙类的死亡。据说,有一名潜水员因太靠近小盾鳢的幼鱼,而遭到成鱼攻击。
经济价值
与鳢属绝大部分成员一样,小盾鳢在亚洲被广泛视为一种十分美味的食用鱼,而泰国的湄公河这一带从1982年饲养小盾鳢的行业就开始盛行,到1986年时,产量已达到386公吨,而到1992年时,产量更是攀升为1490公吨,现在,在泰国市场或路边仍可见到许多渔民贩卖小盾鳢的景象。
参考书籍
- 陶天麟. . 台北: 人人出版. 2006年9月10日: 第163页. ISBN 9789867112187.
扩展阅读
[在维基数据编辑]
- Allen, D.J.; Ng, H.H. .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20, 2020: e.T172432A89799044 [19 November 2021]. doi:10.2305/IUCN.UK.2020-2.RLTS.T172432A89799044.en
.
- . Peche Thailande. [2021-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0) (法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