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崇熙 (化學家)
高崇熙(1901年9月14日—1952年2月12日),男,祖籍河北省雄縣,是中國近代無機化學家、化學教育家。
高崇熙 | |
---|---|
字 | 仲明 |
性别 | 男 |
出生 | 1901年9月14日 山東濟南 |
逝世 | 1952年2月12日 北京 | (50歲)
国籍 | ![]() |
职业 | 無機化學家、化學教育家 |
研究领域 | 無機化學、分析化學 |
影响于
|
生平
求學時期
1919年高崇熙考進清華留美預備學校,並於1922年考進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化學系,在V.Lenher教授的指導下,在1926年獲得博士學位[1]。
高崇熙在美國求學期間,最爲人知的是對硒元素的研究。他在1925年至1926年間與導師發表了6篇與硒有關的論文[2],其中他對一氯化硒、一溴化硒與其他硒化合物的合成的研究最爲著名。
成就
硒化合物
高崇熙及其導師Lenher教授致力研究硒化合物的合成,例如一氯化硒、硒酸、某些硒酸鹽[10];以及硒與碲兩種元素的分離[11]。
在一氯化硒的合成中,過往科學家以爲其產物不得與水接觸,但經過高崇熙的多番嘗試,發現可在70%水的體系中製備一氯化硒,產率為90%[12]。
分析化學
高崇熙對分析化學有重大的貢獻,他研究了很多方法來鑒定不同的有機化合物。對於醛類和酮類,他發現可以用鄰溴代苯甲酰肼[13]、間溴代苯甲酰肼[14]、對溴代苯甲酰肼等為鑒定劑;醇類和醛類化合物則可用二甲二氫雷瑣辛去鑒定[15];而胺類化合物,則可用間硝基苯甲酰異硫氰酸酯和對溴代苯甲基曡氮[16]去鑒定。
另外,高崇熙和陳克恢發現了陳-高反應,用A(體積分數為1%的醋酸水溶液)、B(把1g硫酸銅溶於100mL水的溶液)、C(2當量濃度的氫氧化鈉水溶液)三溶液來鑒定麻黃鹼等苯乙胺衍生物[17]。

Chelate complex of the Chen-Kao reaction starting from (1S,2S)-pseudoephedrine
評價
- 北京大學教授傅鷹:高先生受不住折磨死掉了。他一死,我国的无机化学便失掉了识途老马。现在我们在定科学规划的时候,便深感这一门学科带路无人。
- 前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所長胡亞東:正是,先生已乘“化学”去,此地空余化学楼!先生一去不复返,亮节高风兀自留。[24]
紀念
清華大學有一高崇熙教授塑像,是諸多化學系的校友倡議、捐款落成,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創作而成。[25]
參考資料
- . 北京大學新聞網. 2007-01-16 [2021-07-14] (中文).
- 胡亞東. (PDF). 《科學文化評論》. 2008年, 5 (5): p.119 [2021-07-1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2-21) (中文).
- 龚育之. . 清華校友總會. 2009-06-05 [2021-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4) (中文).
- 張青蓮. . 中國科學院院士文庫. 1986年 [2021-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6) (中文).
- . 化學化工學院招生訊息網. 临沂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013-06-23 [2021-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4) (中文).
- . 清华大学新闻网. 2008年04月27日 00:00:00 [2021-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6) (中文).
- 记者 张向谊. . 清華大學新聞網. 清華大學. [2021-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4).
- 龚育之. . 清華校友總會. 2009-06-05 [2021-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4).
- 《憶高崇熙先生——舊事拾零》楊絳:据说星期一上午,工间休息的时候,高太太和厂里的一些女职工在会客室里煮元宵吃呢,回隔壁卧房见高先生倒在床上,脸已变黑,他服了氰酸。
- V.Lenher,C.H.Kao. . J.Am.Chem.SoS.. 1925.
- V.Lenher,C.H.Kao. . J.Am.Chem.Soe.. 1925: 769—772.
- V.Lenher,C.H.Kao. . J.Am.Chem.Soc.. 1925: 772—774.
- 高崇熙,高振衡,余昌梧,萨本铁. . 国立清华大理科报告. 1936: 555—560.
- 高崇熙,陶端格,高振衡,萨本铁. . 中国化学会会志. 1936: 69—74.
- 高崇熙,严仁荫. . 国立清华大学理科报告. 1932.
- 萨本铁,高崇熙,王锡敏. . 中国化学会会志. 1936.
- K. K. Chen und C. H. Kao.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harmaceutical Association. 1926: 625–639.
- 高崇熙,张为申. . 中国化学会会志. 1934.
- 高崇熙.陈光旭. . 中国化学会会志. 1934.
- 高崇熙,严仁荫,钱思亮. . 中国化学会会志. 1934.
- 胡亞東. . 清華校友總會. 2010-06-29 [2021-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4) (中文).
从1946年到1949年高先生教过我三年课,当时年少无知,对先生的学术、贡献、人品和思想精神都没有深入地了解,只知道高先生颇有个性,做事极为认真
- . 北京大學新聞網. 2006-12-20 (中文).
1931年考取清华大学研究生,在高崇熙教授指导下完成了稀有元素领域的研究论文3篇,分别为无机合成、分析鉴定和物理化学测量三个方面。
- 龚育之. . 清華校友總會. 2009-06-05 [2021-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4) (中文).
分析化学,也是化学系的业务主课,要学两年,是高崇熙老师教的。
- 胡亞東. . 2010-06-29 [2021-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4) (中文).
- . 清華大學新聞. 2008年04月27日 00:00:00 [2021-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6).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