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史前时期
旧石器时代
此时期一般划定为距今约260万年或250万年[1]至1.2万年前[2],并区分为三大阶段,即旧石器时代早期、中期和晚期。旧石器时代的人类以原始族群的形式聚居在一起,以狩猎和采集植物为生。人类为了顺应周遭环境,开始游牧并迁徙到其它地区以获取生活资源,他们通常居住在湖边、河边、山麓、洞穴等。当时科学尚未发达,古人皆相信万物有灵论,还无政治、宗教和金钱方面的观念(现称之为原住民)。[3]
早期
2004年,马来西亚理科大学考古学系在玲珑的哥拉瓦洞穴发现8千年历史的“霹雳女”遗骸[4],后于2008年在武吉武农发现183万年历史的手斧,估计当时的马来半岛已出现人类踪迹,推前了亚洲人类史[5]。据推断,玲珑谷地的历史序列可从183万年前延伸至1000年前,遗址的历史跨越约200万年,是目前跨越时段最长的古人类记录之一,也是非洲大陆以外最古老的人类遗址[6]。
晚期
此时期被划定为距今约4万年至3.5万年前。1958年,砂拉越州的尼亚洞发掘出四万年前的东南亚最古老的人类颅骨,临近的黑布洞发现200英尺长的赤红色洞穴壁画[註 1]及紫檀木制成的船葬,推估是史前一千至两千年的遗迹。[7][8]
2.5万年前,尼格利陀人迁入马来西亚生活。由于大批原马来人在一时间从云南移民而至,尼格利陀人和当地的原住民被迫搬到山坡上。在这个时候,人类开始学习如何穿着、做饭和利用更先进的石制工具打猎。通信技术也在该时期逐渐发达。[9]
1991年,霹雳州玲瓏谷地考古遺址发掘距今1.1万年的“霹雳人”的古人类遗骸,是马来西亚最早的晚期智人骨骼;另有发现石制工具作坊[註 2]、洞穴遗址、露天遗址和早期技术的证据[10]。考古学家亦在玲珑一带至少发现20多处石灰岩洞,其中两处为存有史前人类踪迹的石灰岩洞[註 3][11]。
注释
参考资料
脚注
- Schick & Toth 2007a,第1963頁.
- Holland 1989,第542頁.
- Nik Abdul Rahman et al. 2002,第2頁.
- . Destination Perak Sdn Bhd. [2017-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26).
- . 星洲网. 2009-01-29 [2017-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26).
- . 星洲网. 2012-07-01 [2017-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8).
- .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 [2017-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2).
- . 大马经济网. 2010-11-08 [2017-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26).
- . 前锋报. 2005-08-23 [2017-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27) (马来语).
- . 星洲网. 2012-07-01 [2017-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30).
- . 东方日报. 2015-01-01 [2017-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26).
文献
- 书籍
- Schick, Kathy; Toth, Nicholas. . Berlin, Germany: Springer-Verlag Berlin and Heidelberg GmbH & Co. KG. 2007. ISBN 9783540324744.
- Holland, David. . University of Michigan: Grolier Incorporated. 1989. ISBN 0717201201.
- Nik Abdul Rahman, Nik Hassan Shuhaimi; Ibrahim, Muhd. Yusof; Ahmad, Muhammad Bukhari; Sulaiman, Rosnanaini. . Percetakan Zainon Kassim Sdn. Bhd. ISBN 9789836274410 (马来语).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