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树礼
马树礼(1909年8月3日—2006年7月19日),名书南,号未甫[1],江苏省涟水县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外交官、知日派,中华民国与日本断交后的首任驻日代表(大使级)。
马树礼 | |
---|---|
![]() | |
个人资料 | |
性别 | 男 |
出生 | ![]() | 1909年8月3日
逝世 | 2006年7月19日![]() | (96岁)
籍贯 | 江苏省涟水县 |
国籍 | ![]() |
政党 | ![]() |
学历
| |
经历
|
日本明治大学政治系、菲律宾马尼拉圣托马斯大学政治外交系毕业。中央训练团党政班第5期、国防研究院第6期结业。民国37年2月,参加上海市选区的立法委员选举并当选。1982年获颁明治大学荣誉博士。早年旅居南洋一带(东南亚),曾在马来亚、新加坡、印尼、菲律宾等地担任「侨报」编辑、总编辑(如印尼中华商报社长),以及「侨校」教员、主任、校长等职(如马来亚柔佛新山宽柔学校校长)。
曾任台北驻日本经济文化代表处代表(亚东关系协会代表)、中国国民党秘书长(其副秘书长为宋楚瑜及马英九)、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总统府资政、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大同盟理事会主任委员。
1987年7月卸任,翌年初当选「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大同盟」主委。曾多次赴美与中国大陆留学生、学者座谈,并曾邀请五位大陆留学生访台。2000年4月曾回大陆地区扫墓祭祖[2]。
马树礼通晓多国语言,包括英语、日语、马来语和印尼语等,岳父为顾祝同。
马树礼于2000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中,以国民党党员身分支持脱离国民党独立参选的宋楚瑜,后因许多国民党党员反对处分马树礼而未遭党纪处分[3]。
2006年7月19日病逝于台北市立和平医院[4]
著作
- 《反共抗俄基本论》翻译为印尼文出版(Chiang Kai Sek, Dasar anti-komunis, Djakarta : Inmajority, 1956)
- 《印尼商业年鉴》(雅加达:中华商报社,1955)
- 《印尼的变与乱》(台北:海外出版社,1956)
- 《印尼现局之分析》(手册,1957)
- 《印尼独立运动史》(香港:新闻天地社,1957)
- 《印尼政情与侨情》(演讲稿,1966)
- 《党务与侨务之配合》(侨务委员会海外侨团工作干部讲习会讲义,1968)[5]。
- 《使日十二年》(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7)
马树礼所编着《印尼独立运动史》等书,被学界公认为以华文撰写的印尼近代史经典之作[6]。
参考数据
- 《中华马姓》下,大众文艺出版社,2008.06,第858页
- . [2014-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5).
- . [2013-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9).
- 「总统府前资政马树礼,冲怀惇惠,才卓识远。早年游学东瀛,肄业日本明治大学;菲律宾圣道多玛斯大学卒业,膺任侨报编辑,健笔抚慰侨心。抗战军起,负羽展志,投身战地报务,匡正国际视听,蹈危履险,刚毅不挠。政府播迁,远赴印尼协济侨民,办报兴学,声彻南岛。历任行宪后首届立法委员等多项要职,尤以台日断交出掌亚东关系协会驻日代表,临危衔命,坚守国家严正立场;折冲坛坫,重启双边实质关系。卸任返台,股肱中枢,筹谋民主改造进程,研讨政治革新事宜,谠论敷陈,计议宏深。晚岁获聘总统府资政,靖献襄迪,懋绩修广。综其生平,宇内彰显经纶鸿业,海外传扬隽茂声华,蔼然仁者,贻范永馨。椿龄殂落,良殷轸悼,应予明令褒扬,用示政府崇礼勋耆之至意」。
- . [2014-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9).
- . [2014-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1).
政党职务 | ||
---|---|---|
![]() | ||
前任: 蒋彦士 |
中国国民党秘书长 第七任 1985年2月6日-1987年7月2日 | 继任: 李 焕 |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