颛孙师
颛孙师(前503年—前447年),姓颛孙,名师,字子张,陈国人,孔子的弟子。唐玄宗尊之为“陈伯”,宋真宗加封为“宛丘公”,宋徽宗又尊为“颍川侯”。宋度宗又尊为“陈国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颛孙子”。
(唐)陈伯→(宋)宛丘侯→(明)先贤颛孙子 颛孙师 | |
---|---|
![]() 颛孙师像(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 | |
字 | 子张 |
本名 | 氏:颛孙 名:师 |
出生 | 公元前503年 |
逝世 | 公元前447年 |
国籍 | 陈国 |
活跃时期 | 春秋时期→战国时期 |
知名于 | 子张之儒 |
知名作品 | 《颛孙子》 |
儿女 | 颛孙申详 |
父母 | 父:颛孙姜 |
简介
子张比孔子小了四十八岁,容貌俊美,太过注意仪容而诚朴不足。孔子说:「师也,辟。」[1]就是子张太过注意外表而张狂。因其性狂,不能守仁,故曾子敬而远之。曾子曰:「子张真是仪表堂堂!但是很难和他互相同行仁道啊。」 [2]
子张曾经问如何求官,孔子说:「多听,不要说没把握的话,即使有把握,说话也要谨慎,就能减少错误;多看,不要做没把握的事,即使有把握,行动也要谨慎,则能减少后悔。说话错少,行动悔少,官位就在这些细节之中了。」[3]
子张与孔子同在蔡时,有一天向孔子问「行」。孔子说:「说话忠实诚信,行为笃厚敬慎。虽然到了蛮貊的国度也能行。说话不忠实诚信,行为不笃厚敬慎,虽然在自己的乡里,能行得通吗?站着,仿佛看到『言忠信,行笃敬』这几个字显现在面前,坐车,就好像看到这几个字倚在车辕前端的横木上,念兹在兹,这样才能行。」子张把这一段话写在腰带上[4]。
参考数据
-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 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 《论语.子张.1》
- 《论语.子张.2》
- 《论语.子张.3》: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