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师古
颜师古(581年—645年),《旧唐书·卷七三·颜籀传》言其名籀,字师古;《新唐书·卷一百九十八·颜师古传》言其名师古,字籀。雍州京兆郡万年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祖籍琅邪郡临沂县(今山东省临沂市)。齐黄门侍郎颜之推之孙,唐代经学家、历史学家。此外亦通音律,可能曾是《梅花三弄》的改编者[1]。
生平
父亲为颜思鲁,母亲是殷英童的女儿。自小博览群书,尤精训诂。隋末仁寿年间由李纲荐举为安养县尉,唐初历任朝散大夫、中书舍人、中书侍郎、秘书监、弘文馆学士等。
贞观四年(630年)唐太宗诏颜师古于秘书省,考定五经,确定楷体文本,撰成《五经定本》,房玄龄诸儒对此书大加论议,师古“辄引晋、宋已来古今本,随言晓答,援据详明,皆出其意表,诸儒莫不叹服”。后奉太子李承之命注释《汉书》。颜师古注《汉书》时,曾指出二十七卷本“非今所有家语”。有专家指出颜师古偷窃叔父颜游秦的《汉书抉疑》来注《汉书》[2]。贞观十九年(645年),随军征辽东,途中病卒。
配殷氏,生三子:颜趋庭、颜扬庭、颜光庭。女颜颀(641年—677年),字女英,嫁殷仲容。
参见
- 琅邪颜氏世系图
- 颜子家族大宗世系图
注释
参考书目
- 申屠炉明《孔颖达、颜师古评传》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