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诞
生平
太仆韦端之子,兄韦康。孔融与其父韦端书曰:「前日韦康来,渊才亮茂,雅度弘毅,伟世之器也。昨日韦诞又来,懿性贞实,文敏笃诚,保家之主也。不意双珠,近出老蚌,甚珍贵之。」
初为武都郡太守,建安年间为郎中,曹魏正始年间迁侍中、中书监,以光禄大夫致仕,嘉平五年(253年)卒,享年七十五。
嘉平六年(254年),群臣上奏郭太后请求废黜皇帝曹芳,签名众臣中有“侍中中书监安阳亭侯臣诞”,潘眉、钱大昕、赵一清认为就是韦诞,但卢弼指出韦诞已经去世,故此人是否韦诞,存疑。
书法
工草书,有“草圣”之称。魏明帝令韦诞为宫中和芳林苑中楼观题署,“字间满密,故称填篆,又称芳填书”,下梯后,头发尽白[2]。又擅长制笔、墨,有「仲将之墨,一点如漆」之称。他总结书法经验,着有《笔经》。《三辅决录注》引「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正是他的名言。韦诞的儿子韦熊和哥哥韦康都善于书法[3]。
参考资料
- 《世说新语注·巧艺第3》:文章叙录曰:「韦诞字仲将,京兆杜陵人,太仆端子。有文学,善属辞。以光禄大夫卒。」
- 《世说新语·巧艺》
- 《书断列传·卷一》:魏韦诞,字仲将,京兆人。太仆端之子,官至侍中。伏膺于张伯英,兼邯郸淳之法。诸书并善,题署尤精。明帝凌云台初成,令仲将题榜,高下异好,宜就点正之。因危惧,以戒子孙,无为大字楷法,袁昂云:“如龙孥虎据,剑拔弩张。”张茂先云:“京兆韦诞、诞子熊、颖川钟繇、繇子会,并善隶书。”初青龙中,洛阳、许、邺三都宫观始就,诏令仲将大为题署,以为永制。给御笔墨,皆不任用,因奏:“蔡邕。自矜能书,兼斯喜之法,非纟丸素不妄下笔。夫欲善其事,必利其器。若用张芝笔、左伯纸及臣墨,兼比三具,又得臣手,然后可以逞径丈之势。方寸千言,然草迹之妙,亚乎索靖也。”嘉平五年卒,年七十五。仲将八分、隶书、章草、飞白入妙,小篆入能。兄康,字符将,工书。子熊,字少季,亦善书。时人云:“名父之子。”克有二事,世所美焉。
- 虞喜的《志林》:“钟繇见蔡邕《笔法》于韦诞坐,苦求不与,捶胸呕血,太祖以五灵丹救之,诞死,繇盗发其墓,遂得之。”另见冯武的《书法正传》
![]() |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全三国文·卷三十二·韦诞传 |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