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延之

韩延之—?),显宗南阳赭阳(今河南方城)人。曹魏司徒韩暨的后人[1]东晋末年及北魏人物,初在东晋仕官,因拒绝支持刘裕而与司马休之北走后秦,后秦亡后归北魏,并北魏任职。

生平

韩延之年轻就以重情义而闻名,晋安帝在位时期任建威将军、荆州治中,后转平西府录事参军。义熙十一年(415年),掌政的刘裕亲自率军讨伐其时的平西将军、荆州刺史司马休之,并送密函给韩延之劝他不要支持司马休之。可是韩延之回信指司马休之「体国忠贞,款怀待物」,又说:「自从举义以来,方伯们谁不先与你商讨而直接上表天子呢,正所谓要强加的罪,哪怕找不到理由!刘裕足下,举国之中人人都看清楚的的野心,而你还想欺骗国士,『天地所不容』,那是你而不是我们。你又说:『虚怀期物,自有由来』;现在攻伐别人的上司,用利益去收买人,还真是『虚怀期物,自有由来』呀!刘藩死于阊阖之门,诸葛弊于左右之手。以好话哄骗方伯,而轻兵袭击他,令到内无真诚的士人,外无自己信任的诸侯。以这样令计谋成功,实在可耻呀!我浅陋低劣,但也曾经听过君子之道。以平西这样高的道德,难道可以没有可命令的部下吗!假若天要长期祸乱,世间混浊,我就应与臧洪在地下同游。」刘裕得信叹息,但仍将书信自部下展示,称许道:「侍奉人就应该这样!」为表示不臣于刘裕,韩延之用了刘裕父刘翘的名和表字,改字「显宗」,改儿子名为「翘」。

同年司马休之兵败,韩延之与休之等北奔后秦。义熙十三年(417年),刘裕北伐,攻灭后秦,韩延之等人归降北魏。韩延之入魏后任虎牢镇将,封鲁阳侯。韩延之后在北魏去世。

家庭

  • 韩措
  • 韩翘
  • 韩道仁,殿中尚书,西平公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魏书/卷38》,出自魏收魏书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北史/卷027》,出自李大师北史

参考数据

  • 《晋书·司马休之传》
  • 《魏书·韩延之传》
  1. 《元和姓纂》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