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宫

青羊宫中国一座道教庙宇,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一环路西二段9号,侧依锦江,被誉为“川西第一道观”、“西南第一丛林”,是全国著名的文物旅游景点和游览胜地,西南地区最大道观。文物有:斗姆殿、八卦亭、铜质青羊、吴道子绘画本吕祖石刻像、张三丰像以及宫内珍藏的《道藏辑要》经版等。成都市的青羊区以此得名[1] 。2002年12月27日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2]

青羊宫、二仙庵
四川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点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
分类古建筑
时代明、清
编号55
登录2002年12月27日

传说老子与其门徒尹喜约在此地,讲授《道德经》。

历史

1935年的青羊宫

青羊宫始建于东周楚昭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91年)[3],原名青羊肆,据说是一个市场。「青羊」之名,是因为有青帝部下的仙童化身为青羊,在此地显灵。乐朋龟《西川青羊宫碑铭》说:“太清仙伯敕青帝之童,化羊于蜀国。”

初唐时期青羊宫名玄中观。唐朝中和元年(公元881年)黄巢之乱唐僖宗避难于蜀中,曾将此作为行宫,并修斋设醮以行祭祀之仪。待他重返长安后,为感“太上平中和灾”之恩典,特下诏令,赐钱二百万以拨款增建玄中观,大建殿宇,并下令改玄中观为青羊宫五代时一度称为青羊观,后又改回青羊宫。

明朝,蜀中战乱频繁,唐朝所建殿宇毁于天灾兵焚。现存建筑为清代康熙六至十年(1667-1671)陆续重建。其东侧花园因传有吕洞宾韩湘子二仙显迹于此,故康熙年间增建庙宇,名二仙庵,是为全真道龙门派丹台碧洞之祖庭,为当时中国西南地区道教文化的传播交流中心。

特点

铜铸青羊

左侧独角铜羊
右侧双角青羊

三清殿前有两只铜铸青羊,它们是青羊宫的镇观之宝,左侧为单角青羊,右侧为双角青羊。单角青羊包含了十二生肖的特征,有鼠耳、牛身、虎爪、兔背、龙角、蛇尾、马嘴、羊胡、猴头、鸡眼、狗肚、猪臀。单角青羊为雍正元年,清朝大学士张鹏翮捐赠。双角青羊是成都信徒张柯氏延于道光九年捐赠。

三清殿前的这两只铜羊,因当地有「摸羊肚、羊头,即可消除人的肚痛、头痛」之说,因此被人们摸得闪闪发光[4]

图集

参考文献

  1. . 成都政府网. [2011-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31).
  2. . 四川政报. 2003, (6): 9-12.
  3. . [2024-02-27].
  4. . 青羊宫官方网站. [2011-09-30].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青羊宫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