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瓦台
青瓦台(韩语:/ Cheongwadae)为大韩民国历史古迹,在韩国将总统府迁至龙山区的总统室之前,青瓦台于1948年至2022年间为该国的总统府,曾为韩国的最高权力象征,其地址位于首尔特别市钟路区青瓦台路1号[1]。
青瓦台 | |
---|---|
![]() | |
曾用名 | 景武台 (1948年-1961年) |
概要 | |
状态 | 使用中 |
用途 | 官邸 |
所属国家/地区 | ![]() |
行政区 | 首尔特别市 |
地址 | 钟路区青瓦台路1号 |
37°35′11″N 126°58′29″E | |
邮政编码 | 03048 |
起造 | 1937年3月22日(旧本馆) 1989年7月22日(本馆) |
竣工日 | 1939年9月20日(旧本馆) 1990年9月29日(春秋馆) 1990年10月25日(总统官邸) 1991年9月4日(本馆) |
毁坏日 | 1993年10月15日(旧本馆) |
大韩民国政府 | |
语名称 | |
谚文 | |
汉字 | |
文观部式 | |
马-赖式 | |
网站 | |
www | |
地图 | |
历史
历史上青瓦台的名称几度更改。1426年朝鲜王朝建都汉城后被称作景福宫后园,修建了隆武堂、庆农斋及练武场等建筑,并开辟了一块国王的亲耕地,亦曾作为科举考场。1927年,日治朝鲜当局在景福宫内新建了厅舍,并把朝鲜总督官邸设在此地。

1945年作为美军政厅军政长官官邸。1948年大韩民国成立后改为总统办公与官邸所在地,最初称为「景武台」(:/),尹潽善总统在任时更名为「青瓦台」。
1951年1月至3月曾被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占领。因朝鲜战争中央厅内部发生火灾,总统室被烧毁,现今的青瓦台是卢泰愚总统在任时重建的。1993年8月,金泳三拆除了日治时期时朝鲜总督生活过的旧馆。由于1968年曾发生朝鲜人民军发动的青瓦台事件,为了防范朝鲜间谍,进入青瓦台一带时会有简单的安检。民众举行的示威集会大多会在光化门广场举行,青瓦台附近的道路并不容许集会。
2022年3月20日,韩国当选总统尹锡悦宣布将于同年5月10日就任时入驻位于首尔龙山区的国防部大楼作为总统办公室,并对外开放青瓦台[2]。
2022年5月9日,文在寅总统在傍晚完成总统任期后,青瓦台结束74年作为总统府及官邸的任务。[3]翌日,总统府迁往龙山区的韩国总统室。
- 韩国总统与青瓦台来访政要
批评

青瓦台的开放问题一直是论争的内核。自韩国独立以来,国民只能以有限的方式参观青瓦台。李承晚时期,在樱花开花期时会向国民开放景武台的一部分。由于当时首尔缺乏公园或游乐园等适合春游的空间,因此在首尔只有昌庆宫和景武台作为市民的观光地。但是,随着1968年发生青瓦台事件,朝鲜武装分子渗透到青瓦台后山的事件后,青瓦台不再对外开放,成为国民难以接近的地方。当时以警卫为由,包括青瓦台前路在内的周边道路和仁王山和北岳山也开始禁止出入,自此青瓦台得到「九重宫阙」的外号。[3]
此外,亦有批评指由于与国民的距离越来越远,总统们听不到国民的声音。1989年3月修订的《集会示威法》以警卫为由,禁止在青瓦台总统办公室100米以内的集会。2016年因韩国政府爆发干政事件使群众要求朴槿惠总统下台而举行的烛光集会时,法院允许集会和游行到青瓦台100米前的孝子洞治安中心,这是尹潽善总统时代以后,示威队最接近青瓦台的事例。[3]
因此,在总统在1987年恢复民选后,多任总统都曾推动将总统府搬迁至别处,但有意见批评是因为迷信风水。[4]金泳三及金大中皆提出光化门政府中央大厦办公公约,但因为警卫和费用等问题而中断。卢武铉曾承诺要迁移行政首都至世宗特别自治市,但随着2004年韩国宪法法院做出违宪判决,迁移总统府的计划声明流产。文在寅总统从候选人时期开始就强调「光化门时代」,并表示要将总统府迁移到光化门附近的办公大楼,但最后由于警卫问题等原因而中断。[3]尹锡悦总统最终将总统办公室搬出青瓦台,把青瓦台「还给国民」。
建筑
- 本馆:1991年完成,为青瓦台的主建筑,韩国总统办公室、接见室、国务会议室(名为「世宗室」)及餐厅的所在地。本馆由于存在过剩空间过大的问题,而被广受批评。文在寅总统就任后只在这里处理官方事务,其他事务则在与民馆处理。[5]出入本馆时使用的正门叫做11门,国务会议时只有长官级(部长级)以上才能出入。文在寅就任当天曾公开过本馆内部。[6]西侧是「世宗室」,东侧则是授予委任状,举行中规模的晚餐,座谈会的「忠武室」。本馆是整个青瓦台的中枢,占地约8,500平方公尺。
- 迎宾馆:1978年完成,(在此之前,朴正熙总统多半于现由新罗酒店管辖的「迎宾馆」或「三清阁」内招待国内外政要)是韩国总统招待国宾、举行国宴的地方,也是举行官方活动及大型会议的场所;位于主楼左侧。
- 总统官邸:1990年完成,是总统及其家人的居住地方,也是青瓦台内最封闭的地方。卢武铉总统与李明博总统曾向媒体有限的公开过内部模样。由于补缺选举,文在寅总统就任后未能立刻入住,是官邸竣工后的头一次[7]。
- 与民馆:是青瓦台参谋们工作的地方,由三个建筑物构成。李明博在任时曾改名为为民馆。文在寅就任后则重新改为参与政府时期(卢武铉政府)的与民馆。与民1馆为总统办公室的所在地,总统在此处理日常事务,首席辅佐官会议也在此举行,同时也有秘书室长室。与民2馆是民政首席室,与民3馆则是宣传首席室。
- 西别馆:在本馆西侧,是会议专用建筑,中间隔着直升机坪与春秋馆相望。金泳三政府时曾在此举行过内部经济金融检查会议,也叫西别馆会议。
- 常春斋:日治时期时曾叫做「梅花室」,也是总督府别馆的所在地。大韩民国政府成立后改名为「常春室」并在1977年12月拆除。1978年3月建造了西洋式木制建筑再次被拆除。1983年4月5日重新以传统韩式建筑建造。是接见外宾,举行内部会议的地方。
- 春秋馆:青瓦台发布新闻、举行记者会的地方,位于主楼右侧。一楼设有记者办公室和小会客室,二楼则设有大会客室。
- 绿地园:有着松树,铺着结缕草的活动场所。本馆前的大庭园是迎接国家贵宾的地方,绿地园则是大众活动的举办地。1995年曾在此举办过开放音乐会。
- 时和门:警护室的工作地点。
- 年丰门:是提供给外部人员执行公务时需要进入青瓦台的办理手续地点。既有外部人员可以使用的福利设施,也是国政宣传的地方。2009年初竣工,有着与当时李明博政府时推崇的低碳绿色发展相称的太阳能发电板,也有表明了捍卫独岛意志而设置的独岛闭路电视。
- 七宫:储庆宫,大嫔宫,毓祥宫,延祜宫,宣禧宫,景祐宫,德安宫。
- 木槿花花园
图集
- 青瓦台与门口岗哨
- 青瓦台舍廊房
- 青瓦台本馆大厅楼梯
- 青瓦台本馆内景
- 本馆忠武室
- 本馆总统办公室
- 本馆接见室
- 本馆无穷花室
- 青瓦台总统官邸
- 青瓦台春秋馆
- 春秋馆演示文稿室
- 青瓦台迎宾馆
- 青瓦台与民馆
- 青瓦台五云亭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开放青瓦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英文)Open Cheongwada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