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具座

雕具座英語:),是一個黯淡的南天星座,是現代88星座之一,由法國天文學家尼可拉·路易·拉卡伊於1750年代劃定。它的拉丁文名稱“caelum”指的是“鑿子”,舊拉丁名稱為“Caelum Scalptorium”(意指雕刻者們的鑿子);“caelum”是一個僻字,與意指天空、天堂或大氣層的常用字“caelum”沒有任何關係[2]。它是全天面積第8小的星座,其所對的立體角約為0.038球面度,只比南冕座的小一點兒。

雕具座
Caelum
星座
Caelum
雕具座恆星列表
縮寫Cae
所有格Caeli
象徵物雕刻用的鑿子
赤經04h 19.5m to 05h 05.1m[1]
赤緯−27.02° to −48.74°[1]
家族拉卡伊
象限SQ1
面積125平方度 (第81位)
主要恆星4
拜耳/佛氏
恆星
8
行星的恆星1
亮度3m以上的恆星0
距離在10秒差距(32.62光年)內的恆星0
最近的恆星HD 30876
(57.87 ly, 17.75 pc)
梅西爾天體0
流星雨
鄰接星座
可以看見的緯度範圍: +40°至−90°之間

由於雕具座面積小,離銀河系平面遠,而且又沒有多少有趣的天體,因此是一個頗為無趣的星座。雕具座最亮的恆星雕具座α視星等只有4.45,另外只有一顆恆星亮於視星等5──雕具座γ¹。其他值得注意的雕具座天體還包括距地球20.13秒差距(65.7光年)且擁有一個行星的聯星雕具座RR、與雕具座γ¹組成光學雙星盾牌座δ變星雕具座X,以及最初看起來像噴流且沒有可見宿主星系西佛星系HE0450-2958

歷史

雕具座最早由法國天文學家尼可拉·路易·拉卡伊於18世紀創立,他同時也創立了另外13個南天星座[3]。拉卡伊用法語的“Burin”一詞(意為雕刻刀)來為這星座命名,而最初拉丁化的名稱為“Caelum Scalptorium”(意為雕刻者的鑿子)。

圖為1825年的星圖 《烏拉尼亞之鏡》,可見雕具座在右下角,標記為“Cela Sculptoris”。

英國天文學家弗朗西斯·貝利依照約翰·赫歇爾的建議,也將二字的拉丁名縮減成一字的“Caelum”[4]。雖然雕具座在拉卡伊最初的星圖中是以雕刻刀和刻版畫用的雕刻針(échoppe)來表示,但後來變成只用鑿子來代表[4]。德國天文學家約翰·波得不使用原文複數所有者的單數“Caelum Scalaptorium”(雕刻者們的鑿子),而改為使用單數所有者的複數“Caela Scalptoris”(雕刻者的鑿子們,德語為(die) Grabstichel)來作這星座的名字,但這種寫法當時並沒有得到普及[5][6]

總體特點

雕具座的南邊是劍魚座繪架座,東邊是時鐘座波江座,北邊是天兔座,西邊是天鴿座。雕具座的面積只有125平方度,在現代88星座中名列第81位。在南半球的夏季雕具座出現於南天顯著的地方,北緯41度線以南的觀察者能在某些月份觀察到整個雕具座[7][lower-alpha 1]。組成雕具座主星群的恆星共有4顆,星座內視星等亮於6.5的恆星則有20顆[7]

雕具座的邊界由比利時天文學家尤金·德爾波特於1930年制定,形狀是十二邊的多邊形。這些邊界位處赤道坐標系統赤經坐標04h 19.5m05h 05.1m之間,以及赤緯坐標−27.02°−48.74°之間[1]國際天文聯會於1922年決定採用“Cae”作為雕具座的三字母縮寫[8]

細節特徵

恆星

雕具座是一個黯淡的星座:它沒有任何視星等亮於4的恆星,只有兩顆視星等亮於5的恆星。拉卡伊於1756年以拜耳命名法把α到ζ(第1至6個希臘字母)分配了給6顆恆星,但就沒有使用ε,而把相鄰的兩顆星都命名為γ。約翰·波得後來再以拜耳命名法把到ρ(第17個希臘字母)為止的希臘字母都分配給雕具座內的其他恆星,但這些命名大部份已被廢棄不用[5]。由於雕具座的位置實在太靠近南方了,因此並沒有得到佛蘭斯蒂德命名法的命名[lower-alpha 2]

肉眼所見的雕具座。

雕具座內最亮的恆星雕具座α是一組雙星,距地球20.17秒差距(65.8光年),內含一顆視星等為4.45的F型主序星和一顆視星等為12.5的紅矮星[10][11]雕具座β又是一顆F型星,它的視星等為5.05,較雕具座α遠,距地球28.67秒差距(93.5光年)。β跟α不一樣,它是一顆次巨星,處於比主序星後一點的恆星演化階段[12]雕具座δ的視星等也是5.05,是一顆遙遠得多的B型次巨星,距地球216秒差距(700光年)[13]

雕具座γ¹是一組雙星,主星是一顆視星等為4.58的紅巨星,伴星的視星等為8.1。主星距地球55.59秒差距(181.3光年)。由於兩顆星的視星等差距大以及相隔不遠,因此用小型的業餘望遠鏡很難分辨出它們是兩顆星[14]。這組恆星與無關聯的雕具座X(前名雕具座γ²)組成了光學雙星,雕具座X距地球98.33秒差距(320.7光年),是一顆盾牌座δ變星[15]。那是一種具有短週期(最長6小時)光度脈動的恆星,可用作標準燭光星震學的研究對象[16]。雕具座X本身也是聯星,具體來說是密接聯星[17],也就是說那兩顆恆星接近到能夠共有包層雕具座RV是雕具座內另一顆肉眼能見的變星,它是一顆光譜型為M1III的脈動紅巨星[18],其視星等的變化範圍為6.44至6.56[19]

現在仍會間中以拜耳命名來稱呼雕具座內的三顆其他恆星,不過它們的亮度都在肉眼能見度的邊緣。雕具座ν[20]是另一組雙星,內有一顆視星等為6.07的白色巨星[21],和一顆視星等為10.66且光譜型未知的恆星[22]。這個系統距地球約52.55秒差距(171.3光年)[21]雕具座λ[23]的視星等為6.24,它是一顆距地球227秒差距(740光年)的紅巨星,因此顏色比ν紅得多,也比ν離地球遠得多[24]雕具座ζ比前面兩顆恆星更加黯淡,它的視星等只有6.36。這顆恆星距地球132秒差距(430光年),它是一顆光譜型為K1的K型次巨星[25]。雕具座內其餘12顆肉眼能看見的恆星已經不再使用波得的拜耳命名,其中包括雕具座RV

圖為位於雕具座的西佛星系HE0450-2958,是一個不尋常的活動星系

雕具座RR是此星座內其中一組距地球最近的恆星,它是一組互食雙星,與地球的距離為20.13秒差距(65.7光年)[26]。這個恆星系統內有一顆昏暗的紅矮星和一顆白矮星.[27]。雖然雕具座RR離地球較近,但是由於它的兩顆恆星都暗,所以視星等只有14.40[26],因此用業餘的裝備很難看到。2012年天文學家發現了這個恆星系統含有一顆巨行星,而且還發現了第二顆次恆星天體存在的證據[28]。這個系統是一組後共有包層聯星,其角動量隨時間流失,最終導致紅矮星向白矮星傳質。這在90至200億年後會使得整個系統變成激變變星[29]

深空天體

由於雕具座不但面積小,而且離銀河系平面遠,因此深空天體甚為缺乏,也沒有梅西耶天體。雕具座內唯一受到不少關注的深空天體HE0450-2958,它是一個不尋常的西佛星系,其噴流的宿主星系最初很難找,而且那噴流就像從虛無中噴射出來一樣[30]。雖然有人提出該天體是一個被射出的超大質量黑洞[31],但是天文學家普遍認為宿主是一個很難看見的小星系,那噴流和旁邊星暴星系的光使得它很難被看見[32]

註釋

  1. 雖然星座有部份對北緯49度線至65度線之間的觀察者技術上來說是水平線之上,但是水平線數度以內實際上是觀察不到的[7]
  2. 像雕具座的南天星座沒有得到佛蘭斯蒂德命名法的命名是因為約翰·佛蘭斯蒂德只記錄了在英格蘭能看見的恆星[9]

參考資料

  1. . The Constellations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2014年1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6月5日).
  2. Charlton T. Lewis, Ph.D. and. Charles Short, A Latin Dictiona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879. Entries for caelum and caelum.
  3. Ridpath, Ian. . Star Tales. self-published. [2014年5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8月3日).
  4. Ridpath, Ian. . Star Tales. self-published. [2014年5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9月11日).
  5. Wagman, Morton. . Blacksburg, VA: The McDonald & Woodward Publishing Company. 2003: 58–59. ISBN 978-0-939923-78-6.
  6. J. E. Bode: Allgemeine Beschreibung und Nachweisung der Gestirne nebst Verzeichniß der geraden Aufsteigung und Abweichung von 17240 Sternen, Doppelsternen, Nebelflecken und Sternhaufen. Berlin, 1801, p.17
  7. Ridpath, Ian. . Star Tales. self-published. [2014年4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3月24日).
  8. Russell, H. N. . Popular Astronomy. 1922, 30: 469–71. Bibcode:1922PA.....30..469R.
  9. Kaler, J. B. .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2014年5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12月26日).
  10. . SIMBAD. [2013年1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月15日).
  11. . SIMBAD. [2013年1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8月22日).
  12. . SIMBAD. [2013年1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2月2日).
  13. . SIMBAD. [2013年1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2月2日).
  14. . SIMBAD. [2013年1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4月7日).
  15. . SIMBAD. [2013年1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2月2日).
  16. Templeton, M. . AAVSO Websit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Variable Star Observers. 2010年7月16日 [2014年2月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5月24日).
  17. X., V. S.; Patrick, W. . AAVSO Websit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Variable Star Observers. 2010年1月4日 [28 March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2月2日).
  18. . SIMBAD. [2013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2月2日).
  19. X., V. S. . AAVSO Websit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Variable Star Observers. 25 August 2009 [2014年2月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2月2日).
  20. Ashland Astronomy Studio: Where Art and Science Converge. . [2014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月29日).
  21. . SIMBAD. [2013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3月17日).
  22. . SIMBAD. [2013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9月11日).
  23. Ashland Astronomy Studio: Where Art and Science Converge. . [2014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月29日).
  24. . SIMBAD. [2013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2月2日).
  25. . SIMBAD. [2013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2月2日).
  26. . SIMBAD. [2013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3月28日).
  27. Bruch, A.; Diaz, M. P. .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1998, 116 (2): 908. Bibcode:1998AJ....116..908B. doi:10.1086/300471.
  28. Qian, S. B.; Liu, L.; Zhu, L. Y.; Dai, Z. B.; Fernández Lajús, E.; Baume, G. L. .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Letters. 2012, 422: L24. Bibcode:2012MNRAS.422L..24Q. arXiv:1201.4205可免费查阅. doi:10.1111/j.1745-3933.2012.01228.x.
  29. Maxted, P. F. L.; O'Donoghue, D.; Morales-Rueda, L.; Napiwotzki, R.; Smalley, B. .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2007, 376 (2): 919–928. Bibcode:2007MNRAS.376..919M. arXiv:astro-ph/0702005可免费查阅. doi:10.1111/j.1365-2966.2007.11564.x.
  30. Magain, P.; Letawe, G. R.; Courbin, F. D. R.; Jablonka, P.; Jahnke, K.; Meylan, G.; Wisotzki, L. . Nature. 2005, 437 (7057): 381–384. Bibcode:2005Natur.437..381M. PMID 16163349. arXiv:astro-ph/0509433可免费查阅. doi:10.1038/nature04013.
  31. Haehnelt, M. G.; Davies, M. B.; Rees, M. J. .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Letters. 2006, 366: L22. Bibcode:2006MNRAS.366L..22H. arXiv:astro-ph/0511245可免费查阅. doi:10.1111/j.1745-3933.2005.00124.x.
  32. Feain, I. J.; Papadopoulos, P. P.; Ekers, R. D.; Middelberg, E. .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7, 662 (2): 872. Bibcode:2007ApJ...662..872F. arXiv:astro-ph/0703101可免费查阅. doi:10.1086/518027.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雕具座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