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緯41度線

北緯41度線地球赤道平面以北41纬线。它穿過了歐洲地中海非洲亞洲太平洋北美洲大西洋

北緯41度線在Earth的位置
41°
北纬41度线

在這條緯線上,夏至的白晝長15小時8分鐘,冬至則為9小時13分鐘。[1]

界線所經

本初子午線開始、向東,北緯41度線經過以下國家、地區或海域:

座標 國家、地區或海域 備註
41°0′N 0°0′E  西班牙
41°0′N 0°56′E 地中海
41°0′N 8°13′E  義大利 阿西納拉島
41°0′N 8°16′E 地中海 阿西納拉灣
41°0′N 8°52′E  義大利 薩丁尼亞島
41°0′N 9°39′E 地中海 第勒尼安海 義大利龐廷群島以北掠過)
41°0′N 13°57′E  義大利
41°0′N 17°12′E 亞得里亞海
41°0′N 19°28′E  阿尔巴尼亚 在該國和馬其頓的邊界——奧赫里德湖中經過
41°0′N 20°42′E  北馬其頓
41°0′N 21°51′E  希臘
41°0′N 26°20′E  土耳其 馬摩拉海以及伊斯坦堡經過
41°0′N 37°52′E 黑海
41°0′N 38°47′E  土耳其
41°0′N 39°46′E 黑海
41°0′N 40°20′E  土耳其
41°0′N 43°32′E  亞美尼亞
41°0′N 45°10′E  阿塞拜疆 巴庫達利阿塞拜疆的一個飛地
41°0′N 45°13′E  亞美尼亞
41°0′N 45°24′E  阿塞拜疆
41°0′N 49°13′E 裏海
41°0′N 52°57′E  
41°0′N 61°58′E  
41°0′N 68°4′E  
41°0′N 68°31′E   經過約7公里
41°0′N 68°36′E   經過約12公里
41°0′N 68°45′E  
41°0′N 70°24′E   經過約10公里
41°0′N 70°31′E  
41°0′N 72°30′E  
41°0′N 76°50′E  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一小部份經過
41°0′N 77°30′E   經過約7公里
41°0′N 77°35′E  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甘肅省
內蒙古自治區(在呼和浩特市以北經過約20公里)
河北省
北京市(經過約7公里)
河北省
遼寧省
吉林省
41°0′N 126°5′E   慈江道
兩江道
經過蓋馬高原的中心
咸鏡南道(經過虛川郡端川市
咸鏡北道
41°0′N 129°43′E 日本海
41°0′N 140°19′E  日本 本州島青森縣
41°0′N 141°23′E 太平洋
41°0′N 124°7′W  美國 加利福尼亞州
內華達州
猶他州
懷俄明州南部邊界 / 猶他州北部邊界
懷俄明州南部邊界 / 科羅拉多州北部邊界
內布拉斯加州南部邊界 / 科羅拉多州北部邊界
內布拉斯加州
愛荷華州
伊利諾州
印第安納州
俄亥俄州康乃狄克西保留地的南部邊界)
賓夕法尼亞州
紐澤西州
紐約
康乃狄克州
41°0′N 73°39′W 長島海灣
41°0′N 72°35′W  美國 紐約長島
41°0′N 72°0′W 大西洋
41°0′N 8°39′W  葡萄牙 波多以南20公里掠過
41°0′N 6°54′W  西班牙

美國

北緯41度線劃分了美國部份州份的州界。

美国,北緯41度線界定了怀俄明州的南界以及科羅拉多州的北界,同時形成了內布拉斯加州科羅拉多州猶他州和懷俄明州的邊界。

1606年,英格蘭及蘇格蘭國王詹姆士六世及一世宣佈成立弗吉尼亚殖民地。他賦予倫敦公司相對的權力「開始維護在美洲大陸中(包括現時的弗吉尼亚州和它的海岸線)北緯34度線北緯41度線之間相對容易規管的土地的生態環境和植物種植的概況」,而詹姆斯鎮亦在弗吉尼亚殖民地大概的中心點中成立。後來,一些被稱為「朝圣先辈」的定居者打算界定弗吉尼亞殖民地的北界,但相反地,他們卻在北緯41度線以北的鱈魚角登陸,在當地他們擁有普利茅斯殖民地憲章的專有權。[2] 正如當初1664年查理二世的設計了,北緯41度線與哈德遜河的交點亦成為了新泽西州纽约州之間在東北的邊界。[3]

北緯41度線同時亦在測量俄亥俄州部份邊界時作為一條基礎測量線,同時亦與賓夕法尼亞州的西界作為基礎,界定了康乃狄克西保留地以及火地的邊界。除此之外,北緯41度線亦在格林維爾條約西北條例簽訂後作為基礎測量線,界定密歇根州和俄亥俄州的邊緣(具體經過參見托莱多战争)。

另見

參考資料

  1. . [2020-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18).
  2. . www.virginiaplaces.org. [2020-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2).
  3. Graff, Bill. (pdf). Unearthing New Jersey Vol. 2, No. 2. New Jersey Geological Survey. Summer 2006 [2020-07-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7-26).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