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心源
生平
早年师从万青藜、吴式芳、张锡庚,读书过目不忘,精于郑、许之学。咸丰九年(1859年)举人,随总督刘长佑赴直隶镇压太平军,同治四年(1865年),任广东南韶兵备道,同治六年调高廉道。官至福建盐运使,多次勦平土匪。以盐务损耗罪名参奏,终被削去官职。
辞官后在归安城东莲花庄旁辟建「潜园」。园中有「四梅精舍」、「五石草堂」等16景。富收藏,筑「皕宋楼」、「十万卷楼」、「守先阁」三楼藏书,藏书达15万多卷,同治年间掇拾遗文成《唐文拾遗》72卷、《唐文续拾》16卷。常与同乡姚宗堪、戴望、施补华、俞劲叔、王竹侣、凌霞研习学问,有“苕上七才子”之称。
光绪十四年(1888)[2],他应国子监的请求曾捐献书150多种、2400多卷,因此收到御赐“圣旨碑”一座,现藏于潜园内。[1]
陆心源精于金石之学,著述等身,光绪十二年(1886年)着有《金石录补》、光绪十八年(1892年)《穰梨馆过眼录》成书,另辑有《皕宋楼藏印》、《千甓亭古专图释》等书。光绪十九年(1893年),帝褒奖“著作甚多,学问甚好”。回乡时经天津时染疾,次年卒于湖州。
参考书目
- 《浙江通志》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