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邦治
陈邦治(1942年11月4日—),中华民国海军陆战队二级上将,生于台中市沙鹿区,届龄退伍后目前从事种柿子务农,毕业于彰化高中、海军官校55年班,曾任总统府战略顾问、海军总司令、国防部总政战局长、首任后备司令、军管区司令、海军陆战队司令、海军陆战队66师长,是中华民国国军史上第一位海军陆战队出身的二级上将与海军总司令,也是继庄铭耀之后,第二位台湾本省籍的海军总司令。
陈邦治 | |
---|---|
![]() 陈邦治海军陆战队上将军装照 | |
![]() | |
任期 2006年2月16日—2006年11月30日 | |
![]() | |
任期 2005年2月1日—2006年2月15日 | |
前任 | 苗永庆 |
继任 | 林镇夷(海军司令) |
![]() | |
任期 2003年2月1日—2005年1月31日 | |
部长 | 汤曜明 李杰 |
前任 | 邓祖琳 |
继任 | 胡镇埔 |
![]() | |
任期 2002年3月1日—2003年1月31日 | |
前任 | 陈邦治(军管区司令) |
继任 | 谢建东 |
![]() | |
任期 2002年2月26日—2002年2月28日 | |
前任 | 金恩庆 |
继任 | 陈邦治(后备司令) |
![]() | |
任期 1998年6月1日—2000年8月31日 | |
前任 | 高王珏 |
继任 | 季麟连 |
个人资料 | |
出生 | ![]() | 1942年11月4日
国籍 | ![]() ![]() |
配偶 | 潘碧英 |
军事背景 | |
效忠 | ![]() |
服役 | ![]() |
服役时间 | 1969年-2006年 |
军衔 | ![]() |
学历
| |
军旅生涯
1966年从海军官校毕业后,陈邦治选择了海军陆战队官科,生涯成长在陆战队,任官也都在陆战队,是台湾有史以来第一位陆战队官科出身的二级上将(二级上将,2002年8月6日晋升)。国军迁台以来,从无陆战队官科军官升任二级上将的前例,主因为陆战队编制较小,以往最高职务就是中将司令,陈邦治打破了陆战队纪录,成为陆战队官科升任二级上将的第一人[1]。
虽然原出自于海军军官学校,但从海军陆战队学校开始,便成为海军陆战队的一员,一路走来,几乎当过所有海军陆战队的重要职务,是一位历练相当完整的海军陆战队老将,低调内敛,操着一口台湾国语;后来还升任海军总司令,是中华民国海军史上第一位陆战队官科出身的海军总司令。
晋任二级上将
_General_Chen_Pang-chih_as_Commander-in-chief_of_the_Navy_(ROCN)_%E6%B5%B7%E8%BB%8D%E7%B8%BD%E5%8F%B8%E4%BB%A4_%E9%99%B8%E6%88%B0%E9%9A%8A%E4%B8%8A%E5%B0%87%E9%99%B3%E9%82%A6%E6%B2%BB.png.webp)
2001年,时任军管区司令部中将副司令的陈邦治申请提前五个月退伍,国防部安排转任行政院退辅会欣屏瓦斯公司董事长。2001年10月16日原本是卸甲归田的日子,在前一天的上午,当时的总统陈水扁依惯例召见陈邦治,询问陈邦治提早退伍的理由。他告诉总统「我出身自陆战队,当过陆战队司令就要知所进退」,总统没说什么,并和他一起拍摄「毕业照」。
回到军管部副司令办公室,私人物品早已打包完毕,下午军管部为他举办欢送茶会,晚间还有续摊聚餐。军管部司令金恩庆上将(现任中国国民党黄复兴党部主委)接到总统府的电话,说陈邦治的退伍报告并未获准,希望他留下来继续做。基于职业军人服从长官命令的特性,隔天他便要家人寄回物品并缴回退伍令,后于2002年2月升任为军管部司令。
2002年8月6日陈邦治晋任二级上将,成为中华民国海军陆战队第一位二级上将。
2003年2月1日转任总政治作战局局长,2005年2月1日再转任海军总司令,是中华民国海军史上第一位陆战队官科出身的总司令,也是海军建军以来第3位非传统舰艇作战兵科的总司令[2]
2002年3月因应国防二法实施,军管区司令部更名为国防部后备司令部,为使后备司令符合配置官职旗标准,国防部因此添加「后备司令旗」,并完成陆海空军军旗条例的修法进程。2003年2月转任总政治作战局局长后,因该职务使用官阶旗,而陈氏是第一位陆战队二级上将,国防部因此添加「海军陆战队二级上将旗」。
|
|
荣誉
1984年当选该年度莒光楷模。
备注
参考数据
- 陈邦治将掌海总司令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星期人物》老实将军陈邦治 人生急转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陈邦治内定升海军总司令首位陆战队出身掌舵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