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婉娴

陈婉娴GBSJP英语:1946年11月15日)生于广东宝安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前香港立法会议员,选举组别为区议会(第二)功能界别(俗称「超级区议会」)。从事劳工社会工作数十年,为香港工会联合会会务顾问,同时担任香港百货及商业雇员总会监事长。2018年被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委任为妇女事务委员会主席。2020年10月获颁金紫荆星章[1][2]

陈婉娴

GBS JP
陈婉娴在2007年新春会员聚会上
香港工会联合会 香港工会联合会荣誉会长
任期
2015年4月13日—2021年3月29日
林淑仪同时在任
妇女事务委员会主席
现任
就任日期
2018年1月15日
前任刘靳丽娟
香港立法会议员
任期
1998年7月1日-2008年9月30日
前任(首设)
继任黄国健
选区九龙东
多数票1998年:109,296 (41.78%)
名单首位

2000年:57,319 (25.00%)
名单首位

2004年:52,564 (17.88%)
名单首位

任期
2012年10月1日—2016年9月30日
前任(首设)
继任周浩鼎
选区区议会(第二)
多数票2012年:246,196 (15.47%)
名单首位
临时立法会议员
任期
1996年12月21日—1998年6月30日
立法局议员
任期
1995年10月11日—1997年6月30日
选区九龙东北
个人资料
出生 (1946-11-15) 1946年11月15日
 中国广东省宝安县
政党香港工会联合会 香港工会联合会
其他政党民建联 民建联(1992年-2011年)
获奖
学历
经历

背景

陈婉娴有四兄弟姊妹 [3],于1946年出生于广东宝安南头,因为当时国共内战爆发,所以全家随着难民潮涌入香港。她毕业于湾仔机利臣街2号海陆丰公学,后来于新侨中学完成中一课程后因为家贫而停学一年,并以半工读身份在湾仔泽群中学附属的函授部读至中学毕业[注 1]。其后分别在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管理学会广东省科研大学英国华威大学修毕工商管理高级文凭、哲学系以及一年制劳工硕士课程[注 1]。陈婉娴在16岁时成为工联会会员,任职工联会秘书[4]。1988年她当选东区区议员,1991年由王国兴接任其职。1994年被国务院委任为港事顾问。1995年她参选香港立法局,在九龙东北选区当选,为民建联首次参选地区直选中,地方选区当选的仅两位立法局议员之一(另一人为新界北选区的张汉忠)。

她在香港回归前即出任临时立法会议员,并在回归后第一至第三届立法会分区直选议席选举中当选议员[4]

立法会选举

2000年香港立法会选举,在九龙东选区,建制派的民建联与民主派的民主党只有陈婉娴名单与司徒华名单。

2004年香港立法会选举,与民建联陈鉴林分拆名单参选,选前民调显示,因香港商业电台续牌风波中的当事人郑经翰空降参选,使民建联陈鉴林形势危急,结果引致选情一夕逆转,她的名单得票变成五张当选名单之末。自此与民建联渐行渐远。

2008年香港立法会选举,她排在工联会理事长黄国健名单第二名,保送黄国健当选。

2011年香港区议会选举前,陈婉娴正式退出民建联[5]。黄大仙区议员林文辉为其让路,让她参选黄大仙区议会(龙上),最后以3,456票当选,成为该届选举中得票最高的女性当选者。

2012年香港立法会选举,陈婉娴竞选添加的区议会(第二)功能组别,竞逐超级议席,结果以246,196票当选,得以重返立法会。

2014年,立法会在审议男士侍产假草案上,陈婉娴强调对任何有关侍产假的修订都会支持,但不会投票。

2016年,陈婉娴宣布不再参选立法会,结束其21年的立法机关服务生涯。她主要是兑现因政改方案被否决,而她曾立下契约若方案被否决则不再连任的承诺[6]

2018年,被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委任为妇女事务委员会主席。

争议事件

肖友怀事件

2015年,一名年近70岁的妇人周绍璇声称其12岁的外孙肖友怀因遭父母遗弃,于三岁时以「双程证」由中国大陆来港后,违法逾期在港居留,也未有替其办理身份证明及居留权,因此亦未安排男童接受教育。近日因受到15岁无证少女跳楼身亡事件[注 2]影响,担心悲剧重演下与非法居港长达九年的孙儿,在陈婉娴及律师陪同下自首,警方遂以三项罪名将她拘捕,包括违反《教育条例》及教唆他人逾期居留等[7]。男童则成功获当局发出临时身份证明书(俗称「行街纸」),短期内可留港,或可在港接受教育。事件引起社会极大回响及争议,有舆论担心若先例一开,便可能令同类事件涌现,使香港的入境管制和法治制度崩溃。但亦有声音认为今次属个别事件,应以人道立场让男童居港。

以六七暴动与旺角骚乱比较

2016年农历新年旺角发生骚乱,涉事者本土民主前线前发言人梁天琦被控暴动等罪,后来他在2018年被裁定暴动罪罪成。陈婉娴于《am730》专栏谈及事件,她批评这轻人「搞出人命」,针对自己国家,没「包容」余地:「出于爱护国家,保护民族,对抗敌人的冲动,利益归于人民,是可以理解和接受;但当冲动是针对自己民族,自己国家,又或是被有心人煽动,伤害人民,则没有包容的余地。」她认为旺角骚乱不能与1967年发生的六七暴动所比:「当时社会腐败,殖民地当权者的压迫充斥着歧视、欺压,前辈们的出发点是贫苦大众的利益……我知道,有些人刻意用当年今日作比较,但如果持平一点,看看事实,两者本质绝对不同。」[注 3][8]

普罗政治学苑主席、前香港立法会议员黄毓民对陈婉娴的言论作出评论:「所有参与六七暴动的人,都是受共匪煽惑的暴徒,他们干的是杀人放火,伤害人民的勾当……六七暴动是毛泽东为了权力斗争而造成的「十年浩劫」祸延香港,杀害香港人民,秉诸良心理性的香港人对此才是『没有包容的余地』。」[9]

建制派民建联主席李慧琼在被问及对陈婉娴相关言论的看法时以未看过对方言论为由,拒绝评论。

香港传媒人、六七暴动纪录片《消失的文件》的导演罗恩惠说,当年六七暴动,很多任务友都是听从工联会号召去参与,令工友「妻离子散、失去工作,甚至入狱,影响一生」。她续指,六七暴动之所以叫「暴动」是具客观标准:「1100多个炸弹,每个炸弹都是会害死人的。你工联会号召的人,有的甚至炸死自己……但旺角骚乱那些人就是暴徒?」她又指出,因六七暴动中的工友都是受工联会鼓动,而且炸弹威力强劲,当年香港更不时宵禁,又指出在旺角骚乱的地区有很多金舖,但没抢劫案发生,批评「往基层市民的地方如健康院、戏院扔炸弹的犯下滔天罪行的工联会」没有资格跟别人解释甚么是暴动,又表示「『正牌暴徒』有甚么面目指摘年青人?」[10]

参见

注释

  1. 关于陈婉娴就学的数据出自1994年由明报校园记者所着的《名人说母校》(明报出版社出版)第79至81页。
  2. 事件里一名15岁英菲混血富家女出生后父母一直未为她办理出生登记,亦无安排她入读学校,后疑因身份问题跳楼身亡。
  3. 在六七暴动期间,陈婉娴所属的工联会牵头成立「斗委会」,暴动造成51人丧生,其中15人包括小童被炸弹炸死 ,香港商业电台主持人林彬则被活活烧死。事件中另有逾800人伤。

参考数据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陈婉娴
  1. . 星岛日报. 2020-10-01 [2020-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5).
  2. . 文汇报. 2020-10-01 [2020-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5).
  3. (PDF). 香港岭南大学. 2010 [2020-01-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3-28).
  4. 【告别议会专访】陈婉娴:CY连曾荫权都不如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香港01,2016-07-13
  5. 区选前决裂 陈婉娴退党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东方日报,2011-09-17
  6. 铁定告退「做实事不如返民间」陈婉娴轰梁坐视劳资开战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苹果日报,2016-07-14
  7. 教唆逾居 违教育例 皆可判囚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成报 2015年5月22日
  8. . 明报. 2018-05-21 [2018-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23).
  9. . 癫狗日报. 2018-05-22 [2018-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23).
  10. . 苹果日报. 2018-05-21 [2018-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23).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