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雷西博信息
阿雷西博信息(英语:),是于1974年11月16日向距离地球25,000光年的球状星团M13,发送的无线电信息。该信息共有1,679个二进制数字,而且1,679这个数字只能由两个质数相乘,因此只能把信息拆成73条横列及23条直行,这是假设该信息的读者会先将它排成一个长方形。如果把它排成23条直行,它会变成白色杂讯,相反如果把它排成73条横列,便可排出图中的一幅信息。


信息解说
数字

1 2 3 4 5 6 7 8 9 10
-----------------------
0 0 0 1 1 1 1 00 00 00
0 1 1 0 0 1 1 00 00 10
1 0 1 0 1 0 1 01 11 01
* * * * * * * * * * <- 定位标记
最上面四行是以二进制表示的数字,由左至右,分别代表1-10。
第三行第一列(十进位1的二进位001)为始,每行共三格(8、9、10为2×3格),每格表一比特,进位由下而上再向右跳列,每个数字间隔一行。
第四行为定位用,分别位于第1、3、5、7、9、11、13、15、18、21行标记二进位数字的起始点。
DNA元素

H C N O P
1 6 7 8 15
----------
0 0 0 1 1
0 1 1 0 1
0 1 1 0 1
1 0 1 0 1
* * * * *
上图的浅紫色是代表人类DNA所包含的5种化学元素,以原子序数字来表示,由左至右分别为氢(1)、碳(6)、氮(7)、氧(8)和磷(15)。
核苷酸

7 5 0 1 0 4 5 5 0 0 5 5 2 2 0 7 5 0 1 0
--------- --------- --------- ---------
0 0 0 4 1 0 0 0 4 1
--------- ---------
7 5 0 1 0 4 4 3 1 0 4 5 5 1 0 7 5 0 1 0
--------- --------- --------- ---------
0 0 0 4 1 0 0 0 4 1
--------- ---------
绿色编码代表人类DNA的基本结构,从上往下可分为4行。第1、3行从左到右各分为4个区块,每个区块代表DNA的三种组成部分之一:脱氧核糖和碱基;第2、4行从左到右仅包括两个区块,均代表DNA的另一种组成部分:磷酸盐。所有的区块都由5个数字组成,依序代表了上一段中5种化学元素的原子个数。同时,第1、3行中的碱基还体现了碱基配对规则。
第1行: 去氧核糖(Deoxyribose, C5OH7)、腺嘌呤(Adenine, C5H4N5)、胸腺嘧啶(Thymine, C5H5N2O2)、去氧核糖(Deoxyribose, C5OH7)
第2行: 磷酸盐(Phosphate, PO4)、磷酸盐(Phosphate, PO4)
第3行: 去氧核糖(Deoxyribose, C5OH7)、胞嘧啶(Cytosine, C4H4N3O)、鸟嘌呤(Guanine, C5H4N5O)、去氧核糖(Deoxyribose, C5OH7)
双螺旋

11
11
11
11
11
01
11
11
01
11
01
11
10
11
11
01
*
1111111111110111 1111101101011110(二进制) = 4,294,441,823(十进制)
上图的蓝色双螺旋代表人类DNA的双螺旋形状,中间的白条代表核苷酸的数量(当时的估算值约为4.3×109,现在测定的值为3.2×109)。
人类数据

*011011
111111
*0111 110111
111011
111111
110000
1110(二进制) = 14(十进制)
000011 111111 110111 111011 111111 110110(二进制) = 4,292,853,750(十进制)
中间红色的人代表男人的形态,左边的图案代表男人的平均身高(1764mm)为14倍本信息的波长(126mm)。右边的白色图案代表1974年全球的人口(4,292,853,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