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善師 (武術家)
生平
阿善師生於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三月初三,少年時期曾在南少林習武[1]。道光八年(1828年),隻身來台,初居於打貓[2]。
阿善師與打貓的劉姓居民有淵源,而當地的劉姓與西螺的張廖姓有姻親關係[1]。道光十一年(1831年),阿善師在同鄉的要求下,遷於西螺廣興,開設武館「振興社」[2]。當時西螺一帶的居民大多來自詔安,因移民良莠不齊,盜賊佔山為王、打家劫舍的事不斷發生[1]。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間,阿善師將振興社館師資格讓與廖富繼承,並依教規賜號「自善」,立為振興社「執爐」,繼續教授門徒;但廖富於兩年後去世,阿善師只得復出,繼續掌理社務。同治元年(1862年),因阿善師年邁體衰、雙目失明,才立廖盾為館師,賜號「良善」,繼續為振興社執爐。[2]
同治六年(1867年)二月初二,阿善師去世[1]。
身後
因阿善師無子女,七嵌弟子將他葬於廣興墓園中。臺灣總督府施行廢墓造田,阿善師墓遷於公墓地內,後來因地勢低窪、拓寬農路等因素而撿骨重埋。[2]
阿善師原先使用的武術用具於日本統治期間流失[3]。
1972年,華視播出仿照梁羽生小說《七劍下天山》制作的晚間連續劇《西螺七劍》,將西螺七嵌改成七位俠客,由劉林扮演的阿善師(劇中改名洪善)調解逐漸化解恩怨,最後更團結在一起抵抗日軍[4]。《西螺七劍》播出後,因旅客紛紛前來拜訪阿善師墓,地方倡議重建墓身,由當地耆老廖遠足、雲林縣縣長廖泉裕父親廖東義等人撿骨,並拍攝阿善師遺骨照片[1]。該年7月10日,墓園舉行落成典禮,華視副總經理蕭政之、華視連續劇製作人李嘉等專程南下參加典禮[5]。西螺鎮公所在墓前撥地建立西螺振興宮[2],內供一尊全台唯一的阿善師神像[6],還奉祀池府王爺與三太子[7]。
《西螺七劍》熱潮時,當年常有遊覽車前往振興宮祭拜;後觀光客銳減,振興宮多年未再整修,放置兵器的小屋變成雜物間[7]。
參考
- 王融見. . 《中國時報》. 2005-08-17 (中文(臺灣)).
- 李漢昌. . 《聯合報》. 1980-12-10 (中文(臺灣)).
- 王傳明. . 《聯合報》. 2001-04-06 (中文(臺灣)).
- 張景為. . 《中時新聞網》. 2017-02-09 [2019-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1) (中文(臺灣)).
- . 《聯合報》. 1972-07-11 (中文(臺灣)).
- 林貞平. . 《聯合報》. 聯合報 (中文(臺灣)).
- 周麗蘭、王志宏、陳育賢、高有智. . 《中國時報》. 2010-08-13 [2021-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1)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