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荣海运
长荣海运(英语:,LSE:EGMD 、台证所:2603),是一家台湾籍的海运公司,为长荣集团创始及内核事业,也是台湾第一大、全球第7大海运公司。旗下船只长荣A级货柜船为目前世界上运载力最大之货柜轮。 现与阳明海运、万海航运并称「台湾货柜三雄」。总部位于桃园市芦竹区南崁。
长荣海运股份有限公司 | |
---|---|
![]() | |
![]() 桃园南崁总部 | |
公司类型 | 上市公司 |
股票代号 | 台证所:2603(1987年9月21日上市) LSE:EGMD |
ISIN | US3002462048 |
统一编号 | 11337775 |
成立 | 1968年9月1日 |
创办人 | 张荣发 |
代表人物 | 董事长:张衍义 总经理:吴光辉 |
总部 | ![]() 桃园市芦竹区新南路一段163号 (长荣海运大楼) |
产业 | 航运、船舶运送、船务代理、货柜集散站经营 |
营业额 | ▲新台币4894.07亿元(2021年)[1][2] |
▼新台币7.79亿元(2019年) | |
▼新台币-2.23亿元(2019年) | |
总资产 | ▲新台币1.03兆元(2021年7月) |
所有权者 | 长荣集团 ![]() |
实收资本额 | 新台币 52,908,484,360元 |
每股盈利 | ▼新台币19.16元(2022年) |
主要股东 | 巴拿马长荣国际 (7.40%) 长荣国际 (4.96%) 张荣发 (3.42%) 张国华 (3.02%) 张国明 (2.21%) |
母公司 | 长荣集团 |
主要子公司 | 立荣海运股份有限公司 Evergreen Marine (UK) Ltd. Italia Marittima S.p.A. |
网站 | www |
简介
长荣集团始于长荣海运公司,由长荣集团总裁张荣发创立于1968年9月1日。 1975年 开辟远东╱美国东岸全货柜定期航线,是台湾第一家开辟全货柜船队的船公司。1984年,开辟环球东西双向全货柜定期航线。1985年,长荣海运荣登世界排名第一的货柜船公司。
2007年起,集成集团下的意大利海运公司、长荣海运英国公司、长荣海运香港公司及长荣海运新加坡公司(2009年加入)共同组成Evergreen Line。
2014年3月:长荣海运加入由中远(CSCL)、川崎汽船(K Line)、阳明(YANG MING)以及韩进(Hanjin,已解散)四家所形成的CKYH联盟后,组建成新的CKYHE联盟[3]。
2016年,与达飞(CMA CGM)、中远(COSCO SHIPPING)、东方海外(OOCL)签订合作意向书,宣布将成立「海洋联盟」(OCEAN Alliance),营运范围除了亚洲至欧洲、地中海、北美东、西岸及越大西洋等东西向远洋市场之外,规划自2016年4月展开营运。
2017年,长荣德国公司更名为长荣欧洲公司,并将荷兰、比利时、法国、波兰、瑞士及奥地利的海运代理公司合并为长荣欧洲公司的分公司。
2019年,成立长荣哥伦比亚公司,与「海洋联盟」成员企业签署相关文档,并将合作期限延长至十年。[4]
现役船队
船级 | 船型 | 建造年份 | 容量 (TEU) | 该级船只数 | 备注 |
---|---|---|---|---|---|
Ever D-class | 1996–1998 | 4,163 | 10 | 10艘全数由三菱重工建造。 | |
Uni A-class | Fully Cellular | 1996–1999 | 1,162 | 14 | 现为Uni A-class |
Ever U-class | Panamax | 1996–2001 | 5,364 | 18 | 18艘全数由三菱重工建造。 |
Ever P-class | 1999–2003 | 1,618 | 16 | ||
Ever E-class | 2001–2002 | 6,332 | 5 | 5艘全数由三菱重工建造。 | |
Ever S-class | Post-Panamax | 2005–2008 | 7,024 | 10 | 10艘全数由三菱重工建造。 |
Ever L-class | 2012–2015 | 8,452–9,536 | 30 | 20艘由三星重工建造,另外10艘由台湾国际造船建造。 | |
Thalassa Hellas-class | Neo-Panamax/VLCS | 2013–2014 | 13,808 | 10 | 1艘为长荣海运自有船。 3艘为Enesel公司的长期租船契约。 6艘为SFL Corporation Ltd.公司的长期租船契约。 |
Triton-class | 2016 | 14,424 | 5 | Costamare公司的长期租船契约。 | |
Tampa Triumph-class | 2017 | 13,656 | 5 | 正荣汽船的长期租船契约。 | |
Ever B-class | Panamax | 2017–2019 | 2,867–2,881 | 20 | 10艘由今治造船建造,另外10艘由台湾国际造船建造。 |
Ever G-class | Megamax-23 | 2018–2019 | 20,124–20,160 | 11 | 正荣汽船的长期租船契约。 |
Ever F-class | Neo-Panamax | 2020起 | 11,888–12,188 | 20 | 8艘由三星重工建造之船舶为长荣海运自有船。 12艘由今治造船建造之船舶为正荣汽船的长期租船契约。[5] |
Ever C-class | Panamax | 2020起 | 1,844-1,984 | 25 | 8艘由现代尾浦造船建造,15艘由今治造船建造,2艘由江苏扬子江造船建造[5] |
Ever A-class | Megamax-24 | 2021起 | 23,992–24,004 | 13 | 6艘由三星重工建造,7艘由中国船舶集团建造,[6]长荣海运史上最大的货柜船。 |
Ever O-class | Panamax | 2021起 | 2,634 | 14 | 4艘由江南造船建造之船舶为长荣海运自有船 10艘由今治造船建造之船舶为正荣汽船的长期租船契约。[5] |
Ever M-class | Neo-Panamax | 2023起 | 15,432 | 20 | 20艘新型货柜船将全数由三星重工建造[7]。 |
Panamax | 2024起 | 1800-2300 | 24 | 24艘新型货柜船将由中国船舶集团建造[8] | |
Neo-Panamax | 16,000 | 24 | 其中16艘新型货柜船将由三星重工建造,剩余8艘新型货柜船将由Nihon Shipyard Co., Ltd.(NSY)建造。 规格为甲醇双燃料动力节能货柜船[9]。 |
- 船身颜色有2种,一种是墨绿色(以现役船队除长荣A级货柜船、长荣M级货柜船以及2022年升级改造后之长荣L级货柜船的以外均为适用对象),另一种则是亮绿色(仅限2021年起自有船适用对象)
- 墨绿色《张荣发绿》
- 除长荣A级、M级以及2022年起升级改造后的L级以外之自有船(未来将改为亮色系之长范绿),塔拉萨海拉斯级、特里顿级、坦帕胜利级、G级、F级(正荣汽船租约12艘)、C级(船东租约21艘)、O级(正荣汽船租约10艘)等长期租船契约
- 亮绿色《长范绿》
- 长荣A级、M级以及2022年起升级改造后的L级(未来所有S级、L级、B级、C级-台湾本国籍、F级-三星重工建造之长荣自有船8艘、O级-江南造船建造之长荣自有船4艘皆改为《长范绿》涂装)
- 墨绿色《张荣发绿》
已退役船队
船级 | 船型 | 建造年份 | 容量 (TEU) | 该级船只数 | 备注 |
---|---|---|---|---|---|
Ever G-class | Panamax | 1983 | 2,240-2,728 | 20 | 6艘由IHI海洋联合吴工厂建造,另外4艘尾道造船建造,最后10艘由中国造船(现名为台湾国际造船)高雄船厂建造。 |
Ever GL/GX-class | 1986-1988 | 4,163 | 11 | ||
Ever R-class | 1993–1995 | 4,229 | 10 | 5艘由三菱重工建造,另外5艘则由尾道造船建造 | |
事件
2021年3月23日,长荣海运向日本正荣汽船租赁的货柜轮长赐轮因遇到强侧风吹袭而偏离航道,搁浅于苏伊士运河,造成连接红海、地中海的运河双向阻塞,导致全球货柜轮船的航运受到影响[10],后于同年3月29日脱离搁浅河道,该运河亦在随后恢复交通[11]。
图片
- 长荣海运货柜
- 长荣海运租船"海希轮"于易北河首航
- 长荣位于高雄港的柜场
- 长荣40尺标准柜
- 长荣20,000TEU级货柜船"长隆轮"
- 长荣24,000TEU级货柜船"长范轮"
- 长荣24,000TEU级货柜船"长仪轮"
参考数据
- (PDF). Evergreen Marine Corp. 2007 [2008-10-0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1-11).
- . XE Currency Site. 2008 [2008-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21).
- 张佩芬、吕淑美,长荣海运 加入CKYHE联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中时电子报》,2014-02-21
- . 长荣海运. [2021-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30) (中文(繁体)).
- . Green Ibérica. 2020-01-08 [2021-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5) (美国英语).
- . Green Ibérica. 2019-12-13 [2021-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9) (美国英语).
- . The Maritime Executive. [2021-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1) (英语).
- . Offshore Energy. 2021-09-10 [2021-0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30) (美国英语).
- . [2022-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4).
- 曹宇帆. 陈彦钧 , 编. . 开罗: 中央通信社. 2021-03-24 [2021-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1) (中文(繁体)).
- Mohamed Abdel Ghany; Yusri Mohamed; Aidan Lewis. Alison Williams , 编. . 开罗: Reuters. 2021-03-29 [2021-03-29]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