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湖医院
镜湖医院(英语:)是澳门的非营利的慈善医院,也是现时澳门历史最悠久的私人医院。创于1871年,属庙医形式。早期其管理机构沿用「镜湖医院」的名称。随着慈善事业的发展,于1942年向澳门政府注册时定名为「镜湖医院慈善会」;镜湖医院慈善会于2002年获澳门政府授予仁爱功绩勋章[1],而镜湖医院于2021年获授予金莲花荣誉勋章[2]。
镜湖医院 | |
---|---|
镜湖慈善会 Kiang Wu Hospital | |
![]() | |
![]() 现今镜湖医院大门 | |
基本 | |
地址 | ![]() |
组织结构 | |
经营性质 | 私立(镜湖慈善会) |
医院类型 | 综合医院、教学医院 |
附属机构 | 镜湖医院慈善会 |
医疗服务 | |
澳门急诊 氹仔医疗中心急诊 | |
联系方式 | |
网站 | 镜湖医院网站 |
地图 | |
历史



1871年成立的镜湖医院只是提供中医医疗服务而已,延至1892年年青的孙中山先生毕业于雅丽氏香港西医书院后,之后他于镜湖医院行医,成为该院第一位西医,也是澳门第一位华人西医。1986年,一尊由澳门民间捐款铸造的孙中山先生铜像竖立在医院正门前。每年10月10日都会举行活动纪念辛亥革命,并就两岸关系发表演说。
1935年,同时是中国共产党在澳代表的柯麟医生担任义务西医及镜湖护士学校义务教师,致力医院建设完并争取了本地华人医生的手术权。1946年设立院长制,柯麟任首任院长并兼任至1979年。
全院员工867人,医生160人,护士262 人,技术人员116人。医院大楼有三座:九层的A座大楼建于1978年,五层的B座大楼建于1970年,而建于1918年具有典型欧陆风格的C座大楼因发展需要已拆除。在原地上于1999年11月被拔地而起的十六层新医务大楼代替。
主要设施



第一门诊
八楼 | 中医诊疗区 | |
七楼 | 口腔中心 | |
六楼 | 中医科 | |
五楼 | 家庭医学科-健康检查中心、肺功能室、病理科 | |
四楼 | 外科、康复科、皮肤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脑电图/肌电图、透析八室、收费处
通往住院楼二楼、霍英东博士专科医疗大楼二楼 | |
三楼 | 妇产科、妇产科超声波扫描室、产前保健中心、过敏源检测治疗室、儿童语言治疗室、儿科、儿童保健中心/预算注射站、透析中心、
通往住院楼一楼、霍英东博士专科医疗大楼一楼 | |
内科、眼科中心、心脏中心、糖尿病防治中心、康复科推拿室
通往地下平层、停车场出口 | ||
挂号处、收费处、注射治疗室、门诊抽血室、药房、询问处、自助挂号机 |
霍英东博士专科医疗大楼
- 楼层分布
六楼 | 美容整形外科中心 | |
五楼 | 骨科、运动医学、康复中心、身心健康中心 | |
四楼 | ||
三楼 | 健康管理中心、PET、CT、肿瘤中心 | |
视力、激光矫视中心、外科、口腔、耳鼻喉、泌尿科 | ||
心脏科、内科、儿科、中医、妇科、民事登记局镜湖分站 | ||
地面层 | 停车场 |
综合楼
四楼 | 多功能室 | |
三楼 | 运动综合礼堂 | |
总务科、药剂科药仓 | ||
被服室、医疗药品仓 | ||
地下 | 肿瘤科 |
其他附属设施



镜湖护理学院
澳门镜湖护理学院于1999年11月16日成立,是镜湖医院慈善会属下机构,由创办于1923年的镜湖护士助产学校发展而成。是澳门历史最悠久的护理学校。多年来,学院坚持弘扬“从人到仁”的教育理念,推动护理关怀教育。
镜湖医院氹仔医疗中心
在2005年10月21日正式投入运作的镜湖医院氹仔医疗中心位于氹仔旧城区,占地面积约为8,000平方呎,楼高四层,由急诊科、门诊部和其他辅助部门组成,提供夜间门诊及24小时急诊服务。为方便离岛居民看病和满足他们的医疗基本需要而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