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离昧
钟离昧(?—前201年),或作钟离眛[注 1],秦朝末年项羽部将。钟离昧的死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记载,一种是被韩信逼迫而自杀,另一种是刘邦找到了钟离昧将他杀死。[1]
钟离昧 | |||||
---|---|---|---|---|---|
西楚将军 | |||||
时代 | 秦朝→西汉 | ||||
主君 | 项梁→项羽→韩信 | ||||
姓 | 钟离姓 | ||||
名 | 昧 | ||||
姓名 | 钟离昧 | ||||
封爵 | 不详 | ||||
籍贯 | 会稽郡山阴县 | ||||
出生 | 不详 会稽郡山阴县 | ||||
逝世 | 前201年(西汉高帝十一年) 陈(今河南省淮阳市附近) | ||||
|
生平
钟离昧在秦末参加了项梁与项羽的军队,楚汉战争时是楚军的重要将领,与范增、龙且、周殷同为项羽信任的人。韩信和钟离昧是好朋友,钟离昧多次向项羽推荐韩信,但项羽仍未重用韩信。钟离昧在固陵之战作为项羽的殿军被汉军击败。[2]
项羽死后,钟离昧投靠韩信。刘邦称帝后,封韩信为楚王,刘邦得知钟离昧逃到楚国后,要求韩信追捕,韩信则派兵保护钟离昧的安全。高祖七年(前201年)消灭异姓王风潮开始,有人告发楚王谋反,刘邦会诸侯于陈,有意捉拿韩信。韩信发兵抵抗,自陈无罪,但又怕事情闹大。有谋士跟韩信献策说杀钟离昧“以谒上,上必喜,无患。”韩信与钟离昧商量对策,钟离昧告诉韩信说,皇帝之所以不敢攻打您是因为我们在一起,“如公若欲捕我自媚汉,吾今死,公随手亡矣。”韩信不听,钟离昧大骂“公非长者”,遂自刎而死。[3]韩信带着钟离昧的人头于陈县(今河南淮阳)向刘邦说明原委[4],刘邦令人将其擒拿,后来刘邦赦免韩信,降其为淮阴侯。
子孙
根据《新唐书》表15上宰相世系5上的记载,钟离昧有二子,长子钟离发,二子钟离接,居颍川长社。后来钟离接改为钟姓,名钟接。
东汉的钟离意、东吴的钟离牧因为出身是会稽郡山阴,很有可能是钟离昧的子孙。
考据
影视形象
注释
- 《史记》记载钟离昧死事,实多矛盾处。《史记·秦楚之际月表》「五年九月,王得故项羽将钟离眛斩之以闻」,记载刘邦斩杀钟离昧的时间是汉五年九月。
-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宣曲侯丁义“以卒从起留,以骑将入汉,定三秦,破籍军荥阳,为郎骑将,破钟离昧军固陵,侯,六百七十户”
- 《史记》记载钟离昧死事,实多矛盾处。《史记·秦楚之际月表》记载刘邦斩杀钟离昧的时间是汉五年九月。《资治通鉴·汉纪三》(卷十一)曰:六年,“冬,十月,人有上书告楚王反。”韩信被告发事件发生的时间是六年十月,当时钟离昧可能已被斩死。《史记·淮阴侯列传》未明言韩信“持其(钟离昧)首,谒高祖于陈”的时间,高祖本纪则系于十二月。《史记·陈丞相世家》记载韩信被捕:“(刘邦)行未至陈,楚王信果郊迎道中,高帝豫具武士,见信至,即执缚之,载后车。”并未提及钟离昧。
- 郭嵩焘《史记札记》说,“信斩钟离昧以谒汉王,最为无理,傥亦所谓迷乱失次者耶?”
- 《史记·项羽本纪》中为“钟离眛”,“眛”音末。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