铳梦
《铳梦》(日语:,英语:)是由日本漫画家木城幸人[注 1]创作的科幻漫画,于集英社旗下半月刊《Business Jump》的1991年3号开始连载,1995年10号完结,是木城的首部连载作品。本作的剧情设置在未来,地面上残破混乱的「废铁镇」由位在天空中的完美都市「沙雷姆」管控,镇上有许多居民都是身体部位替换成机械的合成人。故事的主角是一名失忆、残破的合成人少女,被废铁镇的医师依德从垃圾堆救起,命名为「凯丽」。原本凯丽和依德过着平静的日子,但一次生死关头中凯丽无意识地使出失传的火星古武术「机甲术」,从此踏上了战斗和探索自我的漫长旅程。
铳梦 | |
---|---|
![]() 日版单行本第1册封面 |
|
假名 | |
类型 | 赛博庞克、SF、格斗、青年漫画 |
漫画 | |
作者 | 木城幸人 |
出版社 | ![]() ![]() ![]() |
连载杂志 | Business Jump |
丛书 | ![]() ![]() |
连载期间 | 1991年3号—1995年10号 |
发表期间 | 1991年1月15日—1995年5月1日 |
册数 | 全9册 |
话数 | 全53话 |
小说 | |
作者 | 木城幸人 川村泰久 |
出版社 | ![]() |
连载杂志 | Jump Novel |
文库 | ![]() |
发售日 | 1997年4月24日 |
登载号 | 1996年3月、1996年8月 |
册数 | 全1册 |
改编媒体 | |
续作与外传 | |
| |
动漫主题-电子游戏主题-ACG专题-模板说明 |
本作的前身是木城在1989年遇到瓶颈时改变自我风格画出的单篇《RAINMAKER》,因为获得杂志编辑好评,木城将《RAINMAKER》的故事画成连载的形式,可是不被编辑部采用。1990年,集英社编辑顿田宪三建议他用连载版中的一名合成人女警角色创作新的故事,木城于是画出了以特务「凯丽」为主角的单篇,起名为《铳梦》,意涵取自剧情中的两个元素——「枪械」和「黑客造成的电子梦境」。《铳梦》起初并没有获得连载机会,但在编辑长的赏识之下而得以于1990年底在《Business Jump》上开始连载。连载第4年(1994年)时,木城遭到某种不愿透露的变故,导致身心受创难以画画,只好舍弃原本要画的「铳梦宇宙篇」剧情,以「沙雷姆坠落篇」当作结局,于1995年初匆匆完结。
本作成功行销至美国,即使当地日本漫画市场还未成形,本作仍有相当大的读者群,并获得好莱坞导演青睐拍成了真人电影《艾莉塔:战斗天使》。1993年本作的改编动画由MADHOUSE以OVA形式出品,1995年木城将「铳梦宇宙篇」写成PS游戏企划《铳梦~火星的记忆~》,并开始绘制和《铳梦外传》,来让自己的状况恢复。1999年,木城趁着完全版发行时将「沙雷姆坠落篇」此一结局删除,以在续作《铳梦LastOrder》发展全新的「铳梦宇宙篇」故事,换言之续作的时间线中「沙雷姆坠落篇」事件并未发生。《铳梦LastOrder》于2000年至2014年间在《Ultra Jump》连载,其续作《铳梦火星战记》已于2014年起在讲谈社杂志《Evening》上连载,将是《铳梦》系列的最终章。
剧情概要
本作的背景设置在文明破败的未来,居住在地面的人们受到空中都市「沙雷姆」的统治。故事以「废铁镇」为开场,合成人医生依德发现了一颗女性合成人的头颅。依德将头颅捡回去修理,并给她装上躯体。女合成人醒来之后没有过去的记忆,依德将她命名为「凯丽」,并收留了她。凯丽在依德的悉心照顾下度过一段幸福和平的时光,但在一次遇袭时本能地使出火星古武术「机甲术」反击。凯丽发现了自己的力量后,希望能不再依赖依德照顾,于是不顾反对成为赏金猎人。在与通缉犯马卡克的战斗中,凯丽觉醒了更进一步的战斗技巧,并得知一名潜在人物「铁士代诺」的线索。之后凯丽喜欢上一名少年尤浩,企图以赚来的赏金帮他达成他想要上沙雷姆的梦想。然而尤浩为了赚钱而盗取活人脊椎,一名被凯丽羞辱过的赏金猎人沙勇逮到这个把柄趁机报复,让尤浩被赏金猎人追捕而重伤濒死。凯丽只好假装杀死尤浩,躲过检查再将他救活。可是依德坦承自己来自沙雷姆,所以清楚地上人怎样都上不了沙雷姆,尤浩在绝望下企图赤手爬上沙雷姆,结果坠落身亡。
尤浩的死让凯丽决定离开这片伤心地,与依德不告而别前往遥远的西部地区,并在受到招揽后加入当地的竞技「死亡球」中。成为死亡球运动选手的凯丽,运用精湛的格斗技术成为众所瞩目的新星之一。依德找到死亡球场企图唤回她,但凯丽心意已决。依德加入死亡球冠军杰秀皇的阵营,想让杰秀皇击败凯丽来粉碎她的竞争心,这样他就能带她回去。凯丽的胆识让杰秀皇愿意与她一战,两人在赛场上展开超越自我的对决,杰秀皇凭着更胜一筹的意志击出决胜一击,随后因被「铁士代诺」这号人物脑改造的副作用殒命。凯丽也在死亡球战斗中想起自己的本名「阳子」。
与杰秀皇一战之后凯丽离开死亡球界,2年间过着自己的独立生活,并以格斗和音乐唱奏在当地赢得名声。依德得知将狂战士机体买走的就是之前耳闻的脑改造者铁士代诺,于是去找对方交涉,希望取回机体。然而铁士代诺其实是一名被沙雷姆放逐的疯狂科学家,他将狂战士机体给彻底发疯的沙勇装上,让沙勇去找凯丽复仇,并把这当作实验来观察。狂战士体和沙勇结合后解放的力量过大,导致大规模破坏,依德也因此惨死。凯丽知道之后要求铁士代诺保证让依德复活,随后脱离原本平静的生活与沙勇决斗。凯丽拿着铁士代诺给的枪和细胞破坏子弹迎战,面对沙勇压倒性的力量,凯丽运用机智险胜,沙勇被子弹命中后全身崩解而死。
与沙勇一战后,身躯破损的凯丽被工厂以非法持枪的罪名逮捕,将遭受死刑。沙雷姆地上监察局(G.I.B.)局长毕寇铎提议让她帮沙雷姆追捕铁士代诺,利害关系一致下凯丽成为特务「TUNED」第一号。流浪约10年后,凯丽遇见身怀格斗技的普通人候矶亚·法尔,并与他合力对抗势力强大的马借盗贼团。两人约定再会后,凯丽持续调查铁士代诺,并找到了他的儿子——拥有「赛寇梅德利」能力的杰卧士。马借的首领「电」誓言要消灭压迫地面人的沙雷姆,因为杰卧士与凯丽接触,电对杰卧士发动攻击。凯丽与电对战险胜,之后却发现电其实就是杰卧士另一隐藏人格,所谓的电只是该人格远程操纵的机器。所幸杰卧士的意志已够坚定不至于被夺去躯体,凯丽得知复活后的依德的所在后前去探望,却发现依德已经没有过去与她的记忆,只好伤心离去。杰卧士下定决心要与父亲铁士代诺了结过去的恩怨,却遭对方所俘虏。
凯丽继续追捕铁士代诺时,GIB派出没有缺陷的凯丽拷贝体GI-2与她战斗,若非接线员可丽丝插手否则难逃一死。凯丽闯入铁士代诺的总部花岗岩堂,却陷入「对自核梦」的陷阱,意识回到与「最强敌」杰秀皇的的决斗。凯丽在认清困惑苦恼乃人之常情后,集中精神打倒了原本战胜不了的强敌,进而突破精神迷障继续前进。凯丽差点可以抓到铁士代诺时再度被对自核梦入侵,铁士代诺让凯丽在梦中回到和依德度过的幸福时光,企图彻底磨掉她的战意。然而凯丽早知道这些都是梦,只是想暂时沉浸在温柔乡。和梦中的依德告别后凯丽突破梦境,将铁士代诺斩首,并引爆花岗岩堂。
另一方面,电准备启动大砲来射击沙雷姆,却被沙雷姆的先进武器和派出的凯丽拷贝体击溃。电眼见大势已去,只身杀入废铁镇想破坏供给沙雷姆的工厂不果,死前终于接受这份人格的命运。在将与电性格合一的杰卧士救出后,凯丽和欲建设沙雷姆之塔的他分道扬镳,打算去找候矶亚。路上凯丽遭到以备用脑避开死亡的铁士代诺偷袭而死,被对方回收到沙雷姆。铁士代诺给予凯丽更强的机体「伊玛吉诺斯」,与她一起去见沙雷姆的内核运作系统「梅尔姬赛克」。得知沙雷姆的来龙去脉后,铁士代诺和凯丽表示不敢苟同,梅尔姬赛克于是开始自毁城市,连接沙雷姆和地面的「天钩」断裂,将使沙雷姆整个砸下,摧毁一切。
在铁士代诺的建议下,凯莉牺牲自己,让机体使出终极增殖变形,成功链接了天钩,拯救所有人,并让整个沙雷姆成为一座植物丛生的绿色天空之城。5年后,一切已经全部重建,并比原先更加繁荣,原本混乱的废铁镇在杰卧士等人的整顿下恢复平静,链接地上和沙雷姆的沙雷姆之塔也建造完毕。候矶亚仍在寻找凯丽,并和幸美一起找到了已经发狂的铁士代诺。铁士代诺带着两人到分子机器「那诺曼树」,候矶亚将之打破后,重组而成的凯丽从中出现,且保有原先的记忆。候矶亚拥抱着凯丽,世界继续平静地运转。
设置
- 注:此处仅针对设置进行概述,也不涉及续作追加的解释。
- 生化人()
- 泛指有身体部份替换成机械的人类。在本作的世界观当中,由于科技的进步,除头脑与脊椎外,人类的身体各部包括内脏都可以被普通机械所取代。头脑无须多言,而人工脊椎必须以分子机器技术制作,也因此稀有很多。[11]相较之下完全没有机械肢体的则称作「完全人」。
- 沙雷姆(,SALEM)
- 位在废铁镇上空的都市[12],接在轨道电梯「雅各的天梯」靠地球的一段,天梯靠宇宙的一段则是宇宙都市「耶路」[13]。资源从地面上的「工厂」征收,废弃物则丢到地面上堆积成山。沙雷姆被认为是理想都市[12]和乌托邦[14],是某种程度上的完美社会。相较于混乱的地面城镇,部分人民带有优越感,自认高出地上人一等。
- 为了维持所谓的完美社会,当局除了采取优生学政策外,也会将表现失序的人驱逐出沙雷姆。沙雷姆人额头上有一点标志[15],是在通过测验后的成年仪式才会点上。而仪式的内容就是秘密将脑替换成电脑芯片以利当局管控,这点除了铁士代诺外几乎所有沙雷姆人都不知情,即「沙雷姆人的秘密」。[16]得知的沙雷姆人会被当局灭口,有的人甚至会因为这项秘密而丧失心智[16],甚至自杀[13]。
- 废铁镇()
- 地面上的一座城镇,在沙雷姆正下方的地方有一座沙雷姆倾倒垃圾而成的山。这座城镇受沙雷姆指派的单位「工厂」管理,除了工厂的建筑物本身外,外围地区也分布有用来供应沙雷姆物资的工厂农场。[17]与沙雷姆间仅有工厂管线相连,如果想通过爬管线或飞行前往沙雷姆都会被阻止。在工厂的主导下,凡是制造或配备枪械者一律死刑,同样的即便是机器猎人也只能配备刀剑等冷兵器运行任务。废铁镇居民从事的主要产业包含回收沙雷姆倾倒的垃圾,或者是为工厂劳动。也有想得到自由或者受不了奴役的人会对沙雷姆心生怨恨。
- 工厂()
- 废铁镇的联合企业的管理中心,地位类似官署。是沙雷姆用来在地面生产资源的管理单位,工厂会让地上人从事劳动生产的资源,再通过真空管将资源送往沙雷姆。[18]工厂在管理的范围内施行「工厂法」维持秩序[19],但和警察不一样的是,工厂维持治安的方式大多是悬赏罪犯让机器猎人去猎捕[12]。
- 狂战士体()
- 来自外星的战斗机体,由依德在太空船残骸中拾回。用在宇宙战争中,可以让普通人变成杀戮机器。[20]使用纳米科技打造,但基本上算是一种机械生物。具备无限增殖功能,可以吸收周围能量让体积膨胀,这个功能在战争中被用于投放进敌营制造混乱。[21]
- 机器猎人()
- 向工厂登记的赏金猎人,协助追捕犯人来换取悬赏金[22],通常要以尸体为证。另外工厂法规定,一个猎物一旦有猎人得手后其他猎人不得为了赏金而抢夺[15]。
- 甲板人()[译 1]
- 工厂的人员,是以自愿的活人改造而成。外观像一根管子,没有双手双脚,但可以连接机器设备来活动。[18]
- 网人()[译 2]
- 工厂的外部终端机械人,负责管理治安,像是接受报案等[19]。
- 死亡球(,Motor Ball)
- 废铁镇相当受欢迎的一种竞技,有着像赛车的多样化跑道。场上多名选手争夺一颗特制的球,期间可以杀死对方。赛事等级由低至高分为分成「第三联盟」、「第二联盟」和「顶尖联盟」。依德调查后认为,死亡球是沙雷姆为了解决地面人口过多问题的统治工具[23]。
- 十亿分之一科学技术()
- 即所谓的纳米科技,在故事中由铁士代诺使用。铁士代诺创造了纳米机器人「装备工」,这种机器人能以超级高的效率,用分子和原子建构出想要的东西(理论上什么东西都可以)。铁士代诺运用这样的技术来修复和改造人体。[24]
- 马借(,Barjack)[译 3]
- 盗贼团,现今的首领是「电」。从5年前开始逐渐壮大势力,组织实力甚至足以劫掠工厂的物资。[25]电主张消灭沙雷姆,欲创建不受压迫的自由世界,有许多对沙雷姆心怀怨恨或者追随「电」的民众加入[26]。
- 沸腾金属()
- 马借最强的战斗部队[27]。
- 地上监察局(Ground Inspect Bureau)
- 缩写GIB,为沙雷姆掌控地面的机构,属于工厂的高层。[28] 自从包括毕寇铎在内的GIB成员因得知「沙雷姆人的秘密」而遭到MIB肃清后,该机构从此瘫痪。
- 插座兵()
- 马借的精锐兵力。平时只有一颗头底下接着像螺丝钉的设备,要出战时旋进战斗机器的螺丝孔里,并施打肾上腺素。[29]
- 赛寇梅德利(,Psychometry)[译 4]
- 泛指可以通过接触物品来读取其相关信息的能力,杰卧士的情况是甚至能用身体来重现,可以通过摸名刀学会武将的剑术、通过摸歌手用过的乐器学会演奏歌曲、通过摸人来了解其过去的经历等等。当中的原理是杰卧士特殊的体质可以读取存留在物品上的电磁纪录,作者也引用了Bearden, T. E.的「无矢量电磁气学」理论来对此做出一种解释。[30]
- 汉克()
- 马借的终极兵器,口径80cm的超重型列车炮,目的是为击落沙雷姆而制造,外型参照古斯塔夫超重型铁道炮。
- 医疗监察局(Medical Inspection Bureau)
- 缩写MIB,为沙雷姆的机构。该机构掌管沙雷姆人的日常所需和运行沙雷姆人的成年礼,同时也有权利肃清对沙雷姆构成威胁的人以保障「沙雷姆人的秘密」。
- 对自核梦(,ウロボロス)
- 意指铁士代诺入侵TUNED回路、劫持凯丽的感官让她陷入的电子梦境。由于会在梦中面对自己最强的敌人,一般来说是不可能自行挣脱的。[31]
- 伊玛吉诺斯()
- 铁士代诺将狂战士体改良而成的最强机体,给凯丽装上,条件是不可与他为敌。凯丽用伊玛吉诺斯的增殖功能成功阻止天钩断裂。[13]
- 耶路(,JERU)
- 宇宙都市,位在轨道电梯「雅各的天梯()」靠宇宙的一段[13]。耶路(JERU)和沙雷姆(SALEM)的英文合在一起就是耶路撒冷(Jerusalem),引用典故出自《约翰启示录》第21章中的「从天而降的新耶路撒冷」[13]。凯丽牺牲后耶路被改造成一朵花的形状,称为「那诺曼树」[32]。
- LADDER()
- 圈外议院[31],位在耶路[32]。
- 那诺曼树()
- 即分子机器树(Nanomachine Tree),凯丽牺牲自己拯救沙雷姆后由耶路所变成。[32]
创作
背景与原型

作者木城幸人[注 2]于1984年和1988年两度以短篇获得小学馆新人奖,但在1989年陷入了创作瓶颈。到了1989年5月左右,木城放弃了一直以来使用的单篇风格,开始画一则有关合成人男性的灵魂的故事,在没有决定页数的情况下花了数周完成长达70页的分镜,作品标题是《RAINMAKER》。[33]《RAINMAKER》设置在合成人犯罪盛行的近未来都市,男子博库斯·古多()在爱人被杀后形同废人,有一个组织让他成为武装合成人特工,代号「RAINMAKER」,专门追捕警方无法对付的罪犯。最后博库斯面对杀死他爱人的仇人「狼人」,抱着破碎不堪的心与之最后一战。[34]
《RAINMAKER》受到重金属乐团德国女皇乐团之专辑《Operation: Mindcrime》的强烈影响,而标题「RAINMAKER」指的是祈雨法师,取自美国摇滚乐团堪萨斯乐团之专辑《In the Spirit of Things》中的同名歌曲。木城也称,从故事的角度来看,「RAINMAKER」这个标题带有希望干如沙漠的城市能降下慈悲之雨的祈愿之意。《RAINMAKER》的设置走传统路线,但木城在当中有节奏地穿插回忆片段以增强情感刻划,这点是受到电影《时空英豪》之影响。《RAINMAKER》里有一些角色被挪用至后来的《铳梦》当中,像是毕寇铎局长和菲丽丝(《铳梦》中叫修密拉)。[34]
《RAINMAKER》获得木城当时的责任编辑O氏赞赏,O氏希望木城可以再把稿子完善一点,木城于是扩展分镜内容,增加人物描写与人物设置,结果故事变得很长。木城挑了故事的前段,画成3~4话、每话约20页的连载形式,再拿给O氏过目。O氏给予这样的第二稿更好的评价,认为《RAINMAKER》够格连载,然而《Sunday》编辑部高层予以否决,木城认为原因可能是「内容不是少年杂志面向」,而且当时《Sunday》没有科幻作品的缺。[34]
转机发生在1989年下半。据说O氏觉得《RAINMAKER》被埋没太可惜,所以把分镜副本拿给别人看,结果间接传给了集英社的顿田宪三[注 3]。顿田也觉得《RAINMAKER》很棒,所以打电话给木城请求会面。木城觉得集英社的形象太过强烈(归因于《周刊少年Jump》),不想在集英社工作,不过顿田当时是《月刊BEARS CLUB》(,现已停刊)的副编辑长,该杂志在集英社中算是一份与众不同的刊物,即使是木城这种风格也能发挥。木城本来对重拾已经胎死腹中的作品感到兴趣缺缺,但顿田让他在《月刊BEARS CLUB》上的第1话就有100页的篇幅,重燃了他的兴趣。他画出了百页连载版的《RAINMAKER》第1话,设置经过更动,剧情讲述博库多发现女友被杀人魔「狼人」袭击濒死,靠着改造成合成人保住一命。他把女友杀了后精神错乱地逃亡,被女合成人警官(即《铳梦》主角凯丽的原型)追捕,最后形同废人的他被抓到,毕寇铎让他成为特工「RAINMAKER」(即《铳梦》里凯丽当上「TUNED」的桥段之原型)。木城将百页版第1话交给顿田,可是顿田一脸沉闷,告诉他再画。至此木城为了《RAINMAKER》已经画了300多页的分镜稿,却连原稿都还不能开始画,对此感到厌烦的他决定再也不画《RAINMAKER》。[36]
连载契机
1990年初夏,顿田因为人事异动改到青年面向的半月刊《Business Jump》(以下简称BJ)工作,两人又开始频繁会面。木城给他看了几份企画,但没一个能成。《BJ》的读者年龄层大约是30岁,木城不确定他该画些什么,顿田告诉他想画什么就画什么。1990年8月底或9月初,顿田又提起《RAINMAKER》,虽然木城已经没有兴趣,但顿田建议他用故事中出现的女配角「合成人女警」来画一部新作。1990年9月下旬,木城完成了第一份以「凯丽」为主角的短篇分镜,剧情内容设置在近未来的日本,合成人已经普及。为了应付越来越多的武装犯罪,警方将部分危险的工作外包给民间公司「工厂」(),工厂派出武装人员「TUNED」打击犯罪,并由配对好的接线员在总部提供辅助。主角凯丽(本名狩井阳子)在故事一开始是个特A级TUNED,接线员刚换成鲁乌·可丽丝。这时发生黑客占据智能建筑的事件,另一家的TUNED进去后音频全无。凯丽被派去攻坚,成功逼近那名黑客「依德」(,和《铳梦》中的依德不同人),可是对方通过TUNED回路劫持了凯丽的感官,让她陷入虚拟现实的世界中。凯丽在依德的精神攻击之下被迫重温童年事故,所幸鲁乌用手枪破坏了终端机,强制解除TUNED回路,清醒过来的凯丽将依德射杀。[37]
木城表示,「凯丽」这个名字可能是他无意识地取自很喜欢的科幻小说《群星,我的归宿》,书中的主角也叫「Gally」[38]。这篇的标题起初订为《TUNED凯丽》(),木城觉得没有特色,所以花了半天想出了新标题《
连载构思
木城不打算从头重新发想,而是注意到这篇作品缺乏一个适合的舞台、一个足以象征这个世界的代表。一天他在被窝里幻想时偶然想到了一座空中都市的形象,这座都市位在轨道电梯的末端,会从地面上的联合厂将消费品吸上去,并把垃圾丢弃在地面。木城也瞬间掌握了这个世界的生态系和等级制度,并认为这正是生化人生存的世界。接下来的工作是要帮都市命名,木城觉得一开始的点子「天堂之扉」()没新意又太长,最后借名于「第二耶路撒冷」(,据说古人看到的模样就是一座天空都市),将连在轨道电梯靠宇宙那端的都市命名为「耶路」(),连在靠地面那端的都市则称作「沙雷姆」(),念法是采用德语发音。[39]废铁镇的地理位置是美国堪萨斯城原本在的地方[40],木城称废铁镇的设置和他的成长背景有关,他小时候父亲会到废物堆积场找可以用的东西,有时就会带着他一起,而他很喜欢和人们抛弃不要的物品残骸为伍,觉得有种怀旧的舒适感。[41]
木城一直以来只描写异世界,但他始终认为,楔子没有用来说明背景的旁白和台词才是理想的。所以他采用让主角凯丽失去记忆的点子,如此一来她的视角就和同样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的读者一样,且她的精神状态一开始和幼儿差不多,之后才一点一滴的成长。木城认为这种做法一石二鸟,可以同时让读者感到同情和同感。而发现凯丽的是一个精通生化人技术、可以用成人的角度教导凯丽的男性,但他有着隐藏的黑暗面。因为稿子要刊登在年底出版的新年号上,所以截稿期限是到12月初,只剩下3周的时间。木城满怀信心将新的《铳梦》分镜拿到东京给顿田看,顿田很满意。[39]
第一话的高潮是凯丽痛揍敌人,但就算凯丽是生化人,让一个手无寸铁的女孩这样战斗还是说不过去。顿田建议加入像是神威的饭纲落()那样的必杀技;这番话形塑了之后的《铳梦》。木城从没想过要在作品中加入格斗要素,他在1985年至1986年左右曾构思过无重力格斗和以肉身对抗生化人的点子,但未能开花结果,他认为这次的《铳梦》是很适合的使用时机。在战斗技的命名上,木城称当时人们对可以隔空击倒对手的「气功术」兴趣浓厚,于是借用其发音,设计出谐音的「机甲术」(日文发音皆为「」)。机甲术的意思是击倒穿着装甲之敌人之术,木城觉得这个名称很好、但其实就是个很冷的双关语笑话。后来他把「机甲」的念法改成德文中的对应单字「」,并特地翻了字典,把「术」也改成德文「」(指美术、艺术)。所以机甲术的念法变成「」,木城觉得这显然比双关语还要更具有异世界作品需要的说服力。[39]
经过战斗技的设计后,凯丽的设置变成身怀源自宇宙之格斗术「机甲术」的失忆少女,会在面临生命危险时发挥出武术。木城认为,这种设置既能让读者对凯丽的过去感兴趣,也让他可以名正言顺地让她积极行动。可是这么一来,前半段就成了格斗战,原本设置好的枪战没有办法出现,为了合理化这点,木城追加了「废铁镇因工厂法而严禁枪枝」的设置。又因为枪没出现,在第1话的时候,木城想过要把标题《铳梦》给改掉,可是在顿田的强力推行下维持原案。所以木城之后想到一则自嘲用的笑话:《
绘制头两话
《铳梦》的第一话有28页,加上彩页和杂志插图,工作量繁重。木城还得兼顾小说《蜃气楼帝国》的彩色插图,只好急忙叫弟弟帮忙。木城初期是在茨城县下妻市的老家画稿子,有必要时得去东京的编辑部。画前两话时木城两度被编辑部给关禁闭()催稿。[43]
完成第一话的原稿后马上要接第二话,木城当时还不有名,绝对无法承受第二话开天窗的后果,却正好面临日本所谓「年末进行」的状况:印刷厂年末会休息,所以截稿日得要提前。在画第一话的分镜时,木城就已经构思了一下第二话,可是递交出去后却被退回。这时的第二话剧情设置在第一话的十几年后,长大的凯丽已经是个成熟的猎人战士,而依德早在几年前就消声匿迹。某天发生了猎奇的连续杀人事件,凯丽发现凶手是彻底发疯的依德,情势所逼下只好打倒他,依德死前告诉凯丽他以前是沙雷姆人,而发疯的原因是得知自己的脑部已经被芯片给替换。[43]不过木城把第一话的图给画好后,发现依德比他想像中还要帅,想说由高个子依德和小不点凯丽组成的反差猎人二人组或许不错,所以在和顿田讨论之后重写了剧情,最后的剧情走向不是赐死依德,而是介绍强敌马卡克。画完第二话时木城和弟弟都身体不适且筋疲力尽,又因截稿在即而得开车到东京直接交稿,所幸过程没出意外。[43]
连载过程
《铳梦》的第一话刊登在1990年12月15日发售的《BJ》新年号1991年3号[注 4][44][45]。木城认为《铳梦》在《BJ》当时的连载阵容中是异样感十足的突兀存在,指出当时的编辑长Y和副编辑长顿田正在大胆地改革该杂志,采用老手和新人漫画家并用的策略,但一般来说应该不会有人会想刊载《铳梦》才对。[44]第一话时使用的标语包含「新赛博朋克浪漫剧」、「被封印在时间之界的『蓝色天使』如今复活…」[译 5]、「为90年代漫画带来新气象!」[译 6]等,木城称基本上这种用来吸睛的文句都是由责编所写,他没办法完全苟同。其中「天使」这个词他羞于主动使用,但既然责编在标语里这样写,他就反过来利用这点,让马卡克在台词中用「天使」这个词来称呼凯丽。又因为当时在听美国重金属乐团庇护所乐团的专辑《Refuge Denied》,里面有一首他觉得很酷的歌Battle Angels,所以他就把第6话的篇名取作《战斗天使》()。无巧不巧,《铳梦》的英文译本时就是以「Battle Angel Alita」为标题。[44]
《铳梦》的故事结构受到日升出品的动画《装甲骑兵波德姆兹》的影响[41],木城也称该作是《铳梦》连载时最大的影响来源[46]。该动画分成四个篇章,每个篇章都是不同的故事线和开场,《铳梦》对这点进行了诸多借鉴[41]。在剧情编写上,木城表示自己即使身为作者,似乎也没有办法任意掌控角色的生死。画尤浩篇的时候,木城并不想让尤浩死掉,所以想了很多办法,但结果还是无力回天。死亡球篇时他也为要让杰秀皇死去还是让他活到最后一话而烦恼,于是规划杰秀皇赢了就得死,输了就不用死,最后的结果是前者。木城原本构思的沙勇篇剧情和连载版是完全不同的故事,但他画着画着剧情开始变得不一样,最后还以连他都没想到的方式收尾。候矶亚篇在木城还未决定后续发展的情况下开始绘制,木城并不想让油鲁骨死去,可是结果他还是死了。相对的,也有些角色的死亡命运被修改。原本依德在第二话就会发狂死去,后来木城重新写过剧情,也影响了作品日后的走向[注 5]。候斯和酒店老板原定会在马卡克篇被马卡克所杀,但这个决定最后被撤掉。[47]
木城在后记中表示《铳梦》的内容设置并非事前全盘想好,而是边画边想,有时前后会有出入或变动,并称过于拘泥设置和伏笔会限缩想像力[42]。作品中的许多设置参考自其他作品或事物。废铁镇的堪萨斯酒店是以美国的堪萨斯乐团命名[40][48]。根据木城的说法,死亡球篇的灵感并不如外界所猜测的来自欧美电影《疯狂轮滑》(1975年),而是出自其他几部作品:寺泽武一漫画《哥普拉》中的虚构运动「榄棒球」[注 6]、板桥秀丰的短篇作品《跑》()[注 7]、《装甲骑兵波德姆兹》的其中一话「」、六田登的漫画《极速悍将》和欧美电影《末世启示录》(1989年)[49]。虽然在画的时候有想过要看《疯狂轮滑》作为取材,但最后并没有看;而他当时也还不知道竞速滑轮这项运动。木城在死亡球当中加入了当时他特别喜欢的F1赛车的意象,并希望这项竞技除了格斗能力和速度的较劲外,还要有另一个关键要素,所以把「球」带入比赛的规则当中。木城帮死亡球取的原文名是「Motor Ball」,因为死亡球是一项抢夺靠着「马达」(Motor)力量来移动的「球」(Ball)的运动[49]。在绘制死亡球篇后篇时,木城因为种种恶劣条件而无法完全发挥。为了弥补遗憾,他在单行本发行时破例修改原稿,新描绘了十几页的动作画。[50]
2002年木城回忆道,《铳梦》的马借战记篇章是他画过最累的。当时他遇到「年末进行」[注 8]的情况,一个月要画三话稿子,内容又是空前的壮观场面和群众画面,为此他用了很多助手。[40]另外,他在连载期间也使用了很多短篇时期的作品元素(如角色和点子等)[51],像是有一篇未能发表的短篇《雷舞音》就成了《铳梦》荒野篇的原型[37]。《铳梦》推出后木城收到许多读者来信,但他没有回复[51]。
紧急收尾
1994年2月,当时《铳梦》连载到了一半,木城因某个无法透露的事件而身心受创[52],原稿恐惧症和惧人症让他精神衰弱,助手也离他而去[53]。木城将连载频率从两周一话改成一个月一话,并于1994年夏天告诉编辑长他没办法再连载多久,想在明年年初把《铳梦》结束掉[52]。一人继续画了1年后,木城在1995年春天终于撑不下去,只好用紧急想出的「沙雷姆坠落篇」来把连载结束[53]。原本要画的「铳梦宇宙篇」——讲述凯丽周游人类在太空的殖民地(水星、金星、月球、火星、木星和土星等)的故事——因此未能发表[54]。《BJ》1995年10号刊登了《铳梦》的最终话[55],结束为期4年的连载。木城在1995年5月4日写下了完结后记,但对发生的事件和提前收尾只字未提[42]。
主题
作者木城在后记中表示,他选择合成人作为漫画主题的原因,和坊间流行的改造人无关,而是在探究科幻题材时觉得合成人最适合用来描写人的内心世界。木城也称,合成人、废铁镇、沙雷姆是作为对价值观已死的现代社会的隐喻,并没有要批判任何具体的事物,而在这样的世界认清现实、生存下去的「战斗」意涵也是本作的主轴。[42]
杰森·汤普森在动画新闻网上撰文分析本作,他表示:「凯丽走过了天真无邪和理想破灭的阶段,但大多数情况下,《铳梦》是她一再重新成长为大人的故事,是她追寻方向和保持(亦或失去亦或重拾)精神内核的故事。」[56]IGN的编者A·E·史派罗(A. E. Sparrow)认为,本作审视了何谓人类,且故事扎根于《皮诺丘》的故事;不过皮诺丘只是想成为真正的人类,而《铳梦》的主人翁凯丽还想要找到自己的存在理由。史派罗也称,从第一册来看,被创造者与创造者的关系是一大主题,像是剧情里凯丽被依德赋予新生,但创造者(依德)的期望并不是凯丽想要的。[57]《铳梦》也曾被学者选为论文的研究题材之一[58]。
出版书籍
本作的单行本于1991年9月19日首发[59],1995年9月19日出版最后一册[60]。本作的出版社由集英社担任,但因为木城在2010年与集英社就新装版出现台词争议后改到讲谈社工作,目前版权是由讲谈社所有[1]。1998年至2000年,集英社出版了《铳梦》的完全版,书封为木城亲自制作的3DCG图[52]。2010年集英社发行新装版后不久,版权就移交至讲谈社,讲谈社于2016年和2018年分别出版了廉价版和新装版,并提供电子书版。
单行本
卷数 | 标题 | 发售日期 | ISBN | ||
---|---|---|---|---|---|
1 | (,Rusty Angel) | 1991年9月19日[59] | 4-08-875071-3 | ||
| |||||
以上漫画章节原刊载于:《Business Jump》1991年3号-10号 | |||||
2 | 钢铁处女(,Iron Maiden) | 1992年2月19日[61] | 4-08-875072-1 | ||
| |||||
以上漫画章节原刊载于:《Business Jump》1991年11号-19号 | |||||
3 | 杀戮的天使(,Killing Angel) | 1992年7月17日[62] | 4-08-875073-X | ||
| |||||
以上漫画章节原刊载于:《Business Jump》1991年20号-1992年4号 | |||||
4 | 站在火炎中的男人(,Ars Magna) | 1993年5月19日[63] | 4-08-875074-8 | ||
| |||||
以上漫画章节原刊载于:《Business Jump》1992年5号-12号 | |||||
5 | 复仇的季节(,Lost Sheep) | 1993年9月17日[64] | 4-08-875075-6 | ||
| |||||
以上漫画章节原刊载于:《Business Jump》1992年13号-21号 | |||||
6 | (,Rain Maker) | 1994年1月19日[65] | 4-08-875076-4 | ||
| |||||
以上漫画章节原刊载于:《Business Jump》1992年22号-1993年8号 | |||||
7 | 机甲新娘(,Panzer Bride) | 1994年4月19日[66] | 4-08-875077-2 | ||
| |||||
以上漫画章节原刊载于:《Business Jump》1993年10号-1993年19号 | |||||
8 | 马借战记(,War Chronicle) | 1994年9月19日[67] | 4-08-875078-0 | ||
| |||||
以上漫画章节原刊载于:《Business Jump》1993年21号-1994年6号 | |||||
9 | 征服沙雷姆(,Conquest) | 1995年9月19日[60] | 4-08-875079-9 | ||
| |||||
以上漫画章节原刊载于:《Business Jump》1994年7号、9号、11号、13号、15号、18号、20号、22号,1995年1号、4号、6号、8号、10号 |
- 中文代理版本
卷数 | ![]() |
![]() | ||
---|---|---|---|---|
初版一刷日期 | ISBN | 发售日期 | ISBN | |
1 | 1993年4月30日 | ISBN 957-34-0369-2 | ISBN 9789625851310 | |
2 | ISBN 957-34-0370-6 | ISBN 9789625851327 | ||
3 | ISBN 957-34-0371-4 | ISBN 9789625851334 | ||
4 | 1993年11月25日 | ISBN 957-34-1069-9 | ISBN 9789625851341 | |
5 | 1994年1月10日 | ISBN 957-34-1070-2 | ISBN 9789625851358 | |
6 | 1994年9月30日 | ISBN 957-34-2113-5 | ISBN 9789625851365 | |
7 | 1994年12月30日 | ISBN 957-34-2114-3 | ISBN 9789625851372 | |
8 | 1995年6月25日 | ISBN 957-34-2929-2 | ISBN 9789625851389 | |
9 | 1995年11月25日 | ISBN 957-34-2930-6 | ISBN 9789625851402 |
新装版
- 集英社完全版
卷数 | ![]() |
备注 | |
---|---|---|---|
发售日期 | ISBN | ||
1 | 1998年12月18日[68] | ISBN 4-08-782576-0 | 附录:外传圣夜曲 |
2 | 1999年2月19日[69] | ISBN 4-08-782579-5 | |
3 | 1999年4月20日[70] | ISBN 4-08-782584-1 | 附录:外传音速手指 |
4 | 1999年8月20日[71] | ISBN 4-08-782588-4 | 附录:外传故乡 |
5 | 1999年12月15日[72] | ISBN 4-08-782589-2 | |
6 | 2000年8月18日[73] | ISBN 4-08-782594-9 | 附录:3DCG短片DVD一张 |
- Ultra Jump新装版
卷数 | ![]() | |
---|---|---|
发售日期 | ISBN | |
1 | 2010年6月[74] | ISBN 978-4-08-782288-5 |
2 | 2010年7月[75] | ISBN 978-4-08-782291-5 |
3 | 2010年8月[76] | ISBN 978-4-08-782298-4 |
4 | 2010年9月[77] | ISBN 978-4-08-782299-1 |
5 | 2010年10月[78] | ISBN 978-4-08-782344-8 |
6 | 2010年11月[79] | ISBN 978-4-08-782353-0 |
7 | 2010年12月[80] | ISBN 978-4-08-782357-8 |
- 讲谈社廉价版
卷数 | 日文副标题 | ![]() |
卷数 | 中文副标题 | ![]() |
中文收录话数 | ||
---|---|---|---|---|---|---|---|---|
发售日期 | ISBN | 发售日期 | ISBN | |||||
1 | 2016年10月5日[81] | ISBN 978-4-06-386017-7 | 1 | 生锈的天使 | 2018年4月3日[82] | ISBN 978-957-26-0259-1 | 1-9 | |
2 | 2016年10月19日[83] | ISBN 978-4-06-386018-4 | 2 | 逃亡者尤浩 | 2018年10月18日[84] | ISBN 978-957-26-0260-7 | 10-17 | |
3 | 2016年11月2日[85] | ISBN 978-4-06-386030-6 | 3 | 舞斗祭 | 2019年2月20日[86] | ISBN 978-957-26-0261-4 | 18-25 | |
4 | 2016年11月16日[87] | ISBN 978-4-06-386033-7 | 4 | 崩坏 | 2019年4月1日[88] | ISBN 978-957-26-0262-1 | 26-35 | |
5 | 仰望天空者 | 2019年5月10日[89] | ISBN 978-957-26-0263-8 | 36-45 | ||||
6 | 马借战记 | 2019年5月30日[90] | ISBN 978-957-26-0264-5 | 46-完 |
- 讲谈社新装版
卷数 | 副标题 | ![]() |
中文副标题 | ![]() | ||
---|---|---|---|---|---|---|
发售日期 | ISBN | 发售日期 | ISBN | |||
1 | 2018年11月21日[91][92] | ISBN 978-4-06-514379-7 | 锈蚀天使 | 2023年9月11日[93] | ISBN 978-626-372-221-7 | |
2 | ISBN 978-4-06-514380-3 | 杀戮天使 | 2023年10月12日 | ISBN 978-626-372-222-4 | ||
3 | 2018年12月21日[94] | ISBN 978-4-06-514811-2 | 复仇季节 | 2023年11月13日 | ISBN 978-626-372-223-1 | |
4 | 2019年1月23日[95] | ISBN 978-4-06-514985-0 | 机甲花嫁 | 2023年12月18日 | ISBN 978-626-372-224-8 | |
5 | 2019年2月22日[55] | ISBN 978-4-06-514986-7 | 征服沙雷姆 | 2024年1月11日 | ISBN 978-626-372-225-5 |
***东立出版之中文新装版取名为「完全版」,与1998集英社出版之「完全版」同名,但收录内容差异甚大,因此引起消费者不满。
后续与相关媒体
1993年本作还没完结时,改编动画《铳梦》就以原创动画录像带(OVA)的形式制播,一集25分钟,共有2集,动画制作由MADHOUSE负责。剧情大致到尤浩篇为止,部份情节和本作有所出入。将《铳梦》结束掉后,木城通过绘制其他漫画和从事相关活动来恢复自己的状态。1995年本作完结不久,「铳梦超百科」于《Business Jump Extra》1995年8月10日号上刊载,内容有25页,收录有图集、剧情介绍和作者访谈等内容[96]。1995年秋至1996年秋,木城在现为《UJ》编辑长的顿田的请托下于《Ultra Jump》(以下简称UJ)上连载与《铳梦》同世界观的漫画《灰者》[53],时间线为《铳梦》的前传,情节和死亡球有关。1996年秋天,《灰者》完结后他又在《UJ》连载了三篇《铳梦外传》:故乡、圣夜曲和音速手指,这三篇先是收录在《铳梦》完全版当中,之后和2006年新画的另一篇外传马借音头合成一本单行本[53]。
木城也参与了《铳梦》相关媒体的企划。1995年秋季,集英社旗下小说杂志《Jump Novel》提议出版《铳梦》的小说,木城于是推荐他的前助手川村泰久来执笔[53],并于1996年春天帮小说画了插图[52]。小说版刊载于《Jump Novel》Vol.10(1996年3月号)[97]和Vol.11(1996年8月号)[98]上,1997年4月24日由JUMP j BOOKS丛书发行单行本(ISBN 4-08-703059-8)[99]。1995年秋季的时候,木城也想到或许可以用游戏形式来发表原本没用上的「铳梦宇宙篇」情节(凯丽经由沙雷姆和耶路前往外太空),于是通过V Jump编辑部把企划提交给万普[53]。最后这款游戏《铳梦~火星的记忆~》于1998年8月27日在日本发行PlayStation版[100]。
1998年底,《铳梦》完全版开始发行。当时木城已经克服了自己的障碍,已经可以开始画「铳梦宇宙篇」,只苦于没办法直接改写结局,因为《铳梦》已经是完结作品。[52]木城认为完全版的出版给了他最后的机会,既然完全版有收录外传的空间,那么他或许有机会把故事换成新的[52]。最后他将完全版第6册中本来的美好结局删除,将剧情中止在凯丽被炸死的时候,以衔接续作[101]:24。1999年年底时木城告诉顿田他想连载「铳梦宇宙篇」,也就是《铳梦LastOrder》(以下简称LO)。2000年,木城停下正在《UJ》上连载的漫画《水中骑士》,开始在同一杂志上连载《铳梦LastOrder》,剧情从《铳梦》中凯丽被炸死的情节分岔出去,从她被铁士代诺带到沙雷姆复活开始。原版的结局遭到舍弃,之后都是全新发展。[52]木城表示他原本想说直接照着当初帮游戏写的故事来画,但新角色、新点子和新主题源源不绝地涌出,所以连他也不知道结局会是如何。[52]
2010年6月,木城在网络上称,《UJ》编辑部唐突地通知他,新出版的《铳梦》完全版将有三处争议性台词被修改,他当时同意了,但后来深感后悔。之后木城与编辑部多次商谈,木城不满对方的行事和态度[102],最终于9月确定离开集英社,改至讲谈社工作,《LO》诶一并移到讲谈社旗下的半月刊《Evening》连载,每两期发表一话。[103]《LO》于《Evening》2011年8号恢复连载[104],2014年3号完结[105],其续作也是系列最终章《铳梦火星战记》于同年年底出版的2014年22号开始连载[106][107]。
2015年11月起,《铳梦》在漫画APP「Manga Box」上进行复刻连载[108]。
海外传播
截止至作品完结时(1995年),《铳梦》已被翻译为泰文、繁体中文(分成台湾版和香港版两种)、英文、西班牙文与法文[42]。葡萄牙文[2]、芬兰文[3]、意大利文[7]、波兰文[8]译本也已问世。
本作在美国的发行时间难以考证,不过可以确定Viz Comics在1993年或更早以前就已经开始发行本作的英文版[109]。1994年黑马漫画出版了英文版漫画书[57]。本作的英文版标题被翻译为《Battle Angel Alita》(战斗天使艾莉塔),主角凯丽的名字变成艾莉塔。据译者佛瑞德·伯克()的说法,加入「战斗天使」一词的用意是要吸引读者,而原本的名字凯丽(Gally)在英文里不好发音,所以他用了在新生儿命名书中找到的艾莉塔。Gally在英文中是「吓唬」的意思,而Alita这个名字源自欧洲,有「高贵」的意涵。[110]木城也在《铳梦》正篇的末尾,让凯丽在第二个对自核梦中被重新取名为「Alita」[注 12]。另外,英文版也就部分人名和名称进行了本地化,如沙雷姆改成「Tiphares」、耶路改成「Ketheres」、尤浩改成「Hugo」等。[56]本作原本是由左往右翻,代理商为了符合英语地区习惯而改成往左翻,内容也因此进行了反转。木城称这样的版面调整让他的作画失误更加明显。[41][110]

改编电影
1993年,木城在接受《Animerica》采访时曾称,就风格来说他希望由保罗·范霍文来导演《铳梦》的电影,就视觉效果来说则中意拉塞尔·马尔卡希[41]。根据木城的说法,他在1994年收到了第一份改编真人电影的请求[111],之后也有很多导演、制片人和制作公司来叩关[54]。大约是1998年时,美国导演詹姆士·卡麦隆和片商二十世纪福斯与他接洽,并得到许可[54]。2003年,卡麦隆表态会导演《铳梦》的电影版[112]。经过几番推延,2016年4月时导演确定换成劳勃·罗里葛兹[113],5月宣布主角凯丽由罗莎·萨拉查饰演[114],10月至隔年2月在摄影棚拍片[115][116][117]。为了呈现漫画中的世界,剧组聘请特效公司维塔数码,使用高动态范围成像和动作捕捉技术制作电影[118]。《艾莉塔:战斗天使》于2019年2月14日在美国上映[119][120],获得中上口碑[121][122],但票房不尽理想[123]。剧组有制作续集的计划[124][125][126],不过目前仍是未知数[127][128]。
回响
在本作连载的1990年至1995年期间,《BJ》的平均每周销量达到创刊以来的高峰,其中以1994年的76万份为历史最高[129]。1998年,据木城在网络对谈上透露,本作每册单行本的销量大概是20万多[110]。
杰森·汤普森在动画新闻网上称《铳梦》是他最喜欢的科幻冒险题材日本漫画,并表示:「身处在大量抄袭大友克洋和士郎正宗的三流赛博朋克漫画中,木城打造了原创的未来世界,并随着系列进展越探越深。他的绘画细节之精令人惊艳,并为生锈的都市、激烈的战斗场面和各种造型的生化人注入生命。」汤普森认为,这部作品即使到了今日来看也依旧优秀。[56]
本作在美国获得可观的人气,被视为在日本漫画于美国爆红前就发迹的经典作品。[57]网站「Manga Life」的编者亚当·沃尔克()撰文表示:「《铳梦》是那种吸引了一票西方读者的经典作之一,这些读者本来可能认为日本漫画有的不过是会说话的动物和大眼睛、表情僵硬的角色。《铳梦》就像《阿基拉》、《攻壳机动队》和《苹果核战》一样,已成了西方读者心目中的实质传奇,引领成千上万的读者进入当代日本漫画和动画的多元境界。」[130]
争议
2009年,台湾发生黄富康随机杀人事件,有报导称凶嫌黄富康被捕后告诉警方,他近几年事业不顺,看了《铳梦》单行本第二册当中描述随机杀人「可以解除自身厄运和梦魇」后才仿真犯案[131]。对此事件东立出版社随即发表声明,称公司内部经重新审视后「确定漫画中并无相关内容」[132]。
备注
- 注释
- 台湾东立出版社出版的中文单行本使用日文「」。
- 编注:「创作」章节绝大部份是以木城写下的第一人称纪录为参考数据,有些内容无法考证。
- 木城在单行本后记和个人网站上仅提及假名「」,不过从他提及这位「」后来创办了杂志《Ultra Jump》可知,其身分就是顿田()宪三[35]。东立出版社在早期的单行本保留假名,翻译《铳梦外传》时译为同音的「富田」。
- 虽然期号为1991年1月15日号,不过其实在一个月前的1990年12月15日就已发售,这是日本漫画杂志的习惯。
- 参见#绘制头两话。
- 木城表示:寺泽笔下的「榄棒球」剧情参考自欧美电影《牢狱风云》(1974年)和前面提过的《疯狂轮滑》,所以称这两者为间接的参考对象也无不可[49]。
- 木城列出的名字是「」,但事实上查无此人,应是板桥秀丰()的笔误。而且板桥秀丰确实发表过一部名为「」的短篇,该短篇原本刊登于双叶社漫画杂志《漫画ACTION增刊》1983年2月13日号,后于1994年收录在短篇集《》(已绝版)。
- 参见#绘制头两话。
- 1-7册的译者为林上园,8-9册为洪琼容
- 标记为「新装版」;译者为蔡梦芳
- 标记为「完全版」;译者为Iamkei
- 相对的,英文版则是被重新取名为「Gally」[56]。
- 译名与原文注释
- 台湾新装版译为「终端人」
- 台湾新装版译为「外部终端人」
- 台湾单行本初译「巴杰客」
- 台湾新装版译为「接触感应」
- 原文:
- 原文:
- 台湾新装版译为「有价值的事物」
- 台湾新装版译为「挑战者之道」
- 台湾新装版译为「武斗祭」
- 台湾新装版译为「罪业的烧瓶」
- 台湾新装版译为「激烈冲突」
- 台湾新装版译为「荒野的三人」
- 台湾新装版译为「通往自由之路」
参考数据
- Ressler, Karen. . Anime News Network. 2017-04-21 [2021-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8) (英语).
- . JB Communication do Brasil. [2011-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6) (葡萄牙语).
- . www.sangatsumanga.fi. [2021-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2) (芬兰语).
- . Groupe Glénat. [2011-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9-10) (法语).
- . Groupe Glénat. [2011-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14) (荷兰语).
- . CARLSEN Verlag. [2021-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21) (德语).
- . www.panini.it. [2021-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2) (意大利语).
- Abigail. . Tanuki.pl (Małgorzata Kaczarowska). 2006-09-29, 496 [2011-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4) (波兰语).
- . Planeta DeAgostini. [2021-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01) (西班牙语).
- . Ivreality. [2017-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8) (西班牙语).
- 单行本第4册后记
- 漫画第1话
- 漫画第52话
- 漫画第51话
- 漫画第11话
- 漫画第48话
- 漫画第42话
- 单行本第1册后记
- 单行本第2册后记
- 漫画第4话
- 漫画第25话
- 漫画1-2话
- 漫画第20话
- 单行本第5册后记
- 漫画第31话
- 漫画第46话
- 漫画第32话
- 漫画30、32话
- 漫画第33话
- 单行本第7册后记
- 漫画第47话
- 漫画第53话(Epilogue)
- . . . [2021-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9) (日语).
- . . . [2021-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9) (日语).
- . www.jikei.asia. . [2021-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6) (日语).
- . . . [2021-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4) (日语).
- . . . [2021-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30) (日语).
- . . . [2021-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8) (日语).
- . . ゆきとクロニクル. [2021-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30) (日语).
- . . . [2021-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01) (日语).
- . Animerica. Vol. 1 no. 8 (Viz Media). October 1993 (英语).
- 单行本第9册后记
- . . . [2021-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5) (日语).
- . . . [2021-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6) (日语).
- . COMIC VINE. [2021-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3) (英语).
- . . 2019-02-22 [2022-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2) (日语).
- . . . [2021-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01) (日语).
- . MANTANWEB(まんたんウェブ). 2019-09-11 [2022-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6) (日语).
- . . . [2021-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01) (日语).
- 单行本第4册封面折页
- 单行本第8册后记
- Kishiro, Yukito. . YUKITOPIA. 2000-08-27 [2021-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3-07-16) (英语).
- 《铳梦外传》单行本「制作秘辛」
- . www.reimeika.ca. [2007-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1-03) (英语).
- . . [2021-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2) (日语).
- Thompson, Jason. . Anime News Network. 2010-12-09 [2021-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6) (英语).
- Sparrow, A. E. . IGN. 2007-03-12 [2021-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9) (英语).
- タヤンディエー ドゥニ. . 立命馆言语文化研究. 2011-01, 22 (3): 201–218 [2021-08-07]. doi:10.34382/00002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7).
- . . [2020-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4-30) (日语).
- . . [2020-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4-30) (日语).
- . . [2020-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4-30) (日语).
- . . [2020-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4-30) (日语).
- . . [2020-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4-30) (日语).
- . . [2020-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4-30) (日语).
- . . [2020-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4-30) (日语).
- . . [2020-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4-30) (日语).
- . . [2020-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4-30) (日语).
- . . [2020-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08-28) (日语).
- . . [2020-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08-28) (日语).
- . . [2020-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08-28) (日语).
- . . [2020-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08-28) (日语).
- . . [2020-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08-28) (日语).
- . . [2020-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08-28) (日语).
- . e-hon. [2021-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2) (日语).
- . e-hon. [2021-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2) (日语).
- . e-hon. [2021-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6) (日语).
- . e-hon. [2021-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9) (日语).
- . e-hon. [2021-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9) (日语).
- . e-hon. [2021-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7) (日语).
- . e-hon. [2021-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2) (日语).
- . . [2021-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4) (日语).
- . 东立出版社. [2021-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2) (中文(台湾)).
- . . [2021-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2) (日语).
- . 东立出版社. [2021-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5) (中文(台湾)).
- . . [2021-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2) (日语).
- . 东立出版社. [2021-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5) (中文(台湾)).
- . . [2021-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4) (日语).
- . 东立出版社. [2021-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5) (中文(台湾)).
- . 东立出版社. [2021-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4) (中文(台湾)).
- . 东立出版社. [2021-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2) (中文(台湾)).
- . . [2021-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1) (日语).
- . . [2021-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2) (日语).
- . 东立出版社. [2023-09-11] (中文(台湾)).
- . . [2021-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4) (日语).
- . . [2021-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2) (日语).
- . No. 1995 8/10 SPECIAL ISSUE () (日语).
- . . [2021-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0) (日语).
- . . [2021-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0) (日语).
- . . [2020-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4-28) (日语).
- . . [2021-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6) (日语).
- Thompson, Jason. . Del Rey. 2007-10-09. ISBN 978-0-345-48590-8 (英语).
- 木城ゆきと. . . [2021-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8) (日语).
- . . . [2021-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8) (日语).
- . . 2011-02-08 [2021-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8) (日语).
- Loveridge, Lynzee. . Anime News Network. 2014-01-02 [2021-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8) (英语).
- Loo, Egan. . Anime News Network. 2014-09-19 [2021-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6) (英语).
- . . 2014-10-14 [2021-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7) (日语).
- . . 2015-11-10 [2022-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3) (日语).
- . Animerica. Vol. 1 no. 8 (Viz Media). October 1993 (英语).
- . www.reimeika.ca. [2021-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27) (英语).
- . . [2022-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2) (日语).
- . Anime News Network. 2003-04-17 [2016-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6) (英语).
- Kit, Borys. .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6-04-26 [2016-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30) (英语).
- Foutch, Haleigh. . Collider.com. 2016-05-26 [2016-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28) (英语).
- Kit, Borys. .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6-09-14 [2016-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6) (英语).
- . Texas Film Commission. [2016-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2) (英语).
- . kftv.com. 2019-02-06 [2019-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英语).
- Tangcay, Jazz. . Variety. 2019-12-12 [2021-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7) (美国英语).
- Couch, Aaron. .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8-09-28 [2018-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8) (英语).
- Nickolai, Nate. . Variety. 2018-09-28 [2019-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06) (英语).
- . Rotten Tomatoes. Fandango. [2020-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4) (英语).
- . Metacritic. [2019-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20) (英语).
- D'Alessandro, Anthony. . Deadline Hollywood. 2019-11-02 [2019-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03) (英语).
- Cotter, Padraig. . Screen Rant. 2018-04-28 [2019-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12) (英语).
- Armitage, Hugh. . Digital Spy. 2019-02-06 [2019-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06) (英语).
- . ComingSoon.net. 2019-02-18 [2019-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18) (英语).
- . ComicBook.com. 2020-04-07 [2020-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3) (英语).
- Bui, Hoai-Tran. . /Film. News. 2021-01-01 [2021-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6) (英语).
- . www.geocities.jp. [2021-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3-06) (日语).
- Volk, Adam. . Manga Life. [2021-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27).
- .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09-03-10 [2021-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30) (中文(台湾)).
- . 东立出版社. 2009-03-11 [2021-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8)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