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吻

钩吻学名英语:[1]),又有金勾吻苦吻断肠草烂肠草[2][3]野葛大茶药大茶藤毒极大茶叶葫蔓藤胡蔓藤毒根狼毒草山砒霜[4]黄籐猪人参麻醉籐火把草水莽草[5]等别称,属于钩吻科[6][7][8][9]Loganiaceae,亦作马钱子科[5][10]葫蔓藤科[11]钩吻属[7][8]Gelsemium,亦有作断肠草属胡蔓藤属[12]马钱属Strychnos)),是一种具剧毒的常绿一年生[11]、缠绕性的藤本植物(亦有作草本植物)。钩吻的属(Gelsemium),其意思为「雅致的」[8],名字来自意大利语茉莉,取名可能认为此属近似茉莉,此属的共通点为花多数黄色或白色;词(elegans)的意思为「秀丽的」、“雅致的”[8]

钩吻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Tracheophyta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演化支 菊类植物 Asterids
目: 龙胆目 Gentianales
科: 钩吻科 Gelsemiaceae
属: 钩吻属 Gelsemium
种:
钩吻 G. elegans
二名法
Gelsemium elegans
(Gardner & Champ.) Benth.

钩吻可在200-2,000米的丘陵疏林灌木林[7]向阳的地方生长[3],广布于中国东南亚地区,于中国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西湖南贵州云南海南台湾印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中南半岛老挝越南缅甸北部、泰国北部)等地皆有发现[2][3]。在香港,被称为「香港四大毒草」之一[8][13],也是香港原生物种[6]

形态

钩吻的枝叶茂盛,枝干光滑无毛;为对生状,呈卵形、狭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叶顶端渐尖,基部渐窄或近圆形,全缘,膜质,长约5-12厘米,宽约2-6厘米;叶侧脉每边4-7条,腹面平坦而背部则隆起;叶柄长约8-12毫米[7]

钩吻长漏斗状小,略带芳香[10],为顶生或长于上部叶腋的聚繖花序,花期为5月-11月[6][9];其花冠呈黄色或橙色,每片花瓣内侧呈淡红色的斑点[3],长约10-19毫米,合共5块,呈卵形裂片,较花冠管为短;花苞小而狭,长约2毫米,边缘时有绿毛;花梗长约3-8毫米;花萼裂片有5块,呈卵状披针形,长约3-4毫米;雄蕊生于花冠管基部,内藏或稍伸出于花冠之外,与花瓣互生;花柱呈丝状,长约8-10毫米,花药呈狭卵形,有4浅裂,约1.5-2毫米;子房有2室,呈卵形,光滑无毛,有多颗胚珠[2][7]

钩吻的果为蒴果,呈卵形,分裂为2个2裂的果瓣,有宿萼,果期为8月-翌年2月[6]。果皮膜质,稍膨胀,长约10-14毫米,宽约6-8毫米,在开裂前具2条浅纵槽。种子膜质,具有不规则裂齿状的翅[2][7][9][14]

医药用途及其毒性

钩吻全株具剧,与洋金花马钱子羊角拗合称「香港四大毒草」。当中新生幼叶以及根部的毒性最强[5][8]。钩吻的根部含钩吻碱葫蔓籐碱[11])甲、子、、寅、卯等,在离开泥土时略带香味[15],但多闻会令人产生晕眩感。钩吻的叶则含钩吻碱甲、辰等。当中又以钩吻碱子含量最高,而钩吻碱寅则毒性最烈。一说只需服下约10或2-8克的或10-38枚的嫩,即可引致中毒[16],亦有指服食一小叶片已可致命,甚至,钩吻的花粉亦带毒性[15]清朝医药学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指:「胡蔓籐合香,焚之,令人昏迷。」[15]

钩吻的毒性主要成份为多种生物碱(包括钩吻碱),包括极强烈的神经毒性[5],服食过量即导致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强烈反应[15],肠会发黑粘连[11],中毒症状包括流涎、恶心、口渴、吞咽困难[5]发热呕吐、口吐白沫、抽搐、四肢麻木、肌肉无力[9]、肌肉纤维颤动、舌硬、言语不清、共济失调、烦躁不安、咽腹有烧灼或疼痛感、心律失常等。此外尚有瞳孔放大、视力模糊,严重可致失明,还有限碱下垂[5]。迷走神经时,可使心跳减慢、加速及失常,出现四肢冰冷、面色苍白、体温不开及血压下降等症状[5]。中毒晚期可引起痉挛、呼吸肌麻痹、窒息昏迷休克,最后甚至可因心脏衰竭呼吸衰竭至身亡[15][17]。其毒理主要为抑制延髓的呼吸中枢,当严重受抑制时会引发酸中毒,最终可因延髓呼吸中枢及呼吸肌的麻痹而死于呼吸衰竭,同时亦可抑制脑部脊髓的运动中枢而引起肌肉麻痹。另一方面,亦可产生神经迷走,直接刺激心肌引起心律失常和心率之改变[5]

全州志》曾记载一种名为断肠草(又名胡蔓藤)的剧毒植物,其中一种解毒方法是「以狗屎调水灌治」。一说洗胃外,服食碳灰,再利用碱水和催吐剂辅助,洗胃后将绿豆金银花以及甘草大火煎煮成药后服用[11]。另有解毒剂疗法,以阿托品士的宁在皮下注射以对抗钩吻碱的迷走神经抑制作用,亦可在肌肉中注射新斯的明[5]。羊血治疗则是以新鲜羊血、白鸭血或鹅血约200-300毫升灌服约1至2次[5],亦有个案使用羊血直灌胃内作治疗而得以活命[18]。然而根据泰国清迈大学研究,清除毒性并没有特效药,一般之处理方法只有洗胃、催呕和催泻以减少毒性剂量[19]

钩吻虽然毒性猛烈,然而亦被视作中草药的一种,中医称其性味为辛、温、大毒[1],有祛风、攻毒、消肿、止痛、抗炎、催眠[3]等功效,入药后外用,可治顽癣疥癣疮患湿疹麻疯风湿关节炎等症状[17],同时亦是驱虫药[1][9]。此外,猪只适量食用可治猪热病及使毛色具光泽[10]明朝医学家李时珍在其本草学大成《本草纲目》谓:“断肠草人误食其叶者致死,而食其则大肥”。

钩吻与金银花

过往,不少人常将钩吻误认作五花茶成份之一的金银花,从而误采误食,引致中毒。然而,金银花乃黄白相间,其花亦比钩吻较长得多[3]

2005年,中国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3名登山的学生在山野中误将钩吻当作金银花采摘回去,而后将「金银花」以开水冲泡饮用。当时9名曾喝过「金银花」水的学生呈中毒状,其中一人在送院后不治[3]

神农尝百草

传说「神农尝百草」就是因误食钩吻(断肠草)而死。

相传神农氏自小便非常聪颖,常替他人排难解忧。一说神农四肢和头胪以外全身透明,他长着一个透明可见的肠胃,吃下东西时食物在胃里每每也仍清晰能见,而他有抱一副为百姓试药治权之心,于是不断走遍山林荒野,尝尽百草,一试疗效,而当该种药草具毒性时,必能在其通透的胃中看到黑色,从而得知百草药性,更有神农一日而遇七十毒之说。

一次神农在一处向阳之地发现一种叶块相对而生、开着淡黄色小花的籐,一如以往神农氏摘下小片嫩叶吃下,一下子毒性却猛然发作,神农马上感到不适。正当神农打算吃下他常备在身边的解毒叶子时,此时却目睹自己的肠子已截成一段段的,过了不久,神农也因此结束了生命。其后,人们便将该种植物叫作断肠草,一般认为就是钩吻[3][15]

小说中的断肠草

金庸所着的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中,剧毒的断肠草被描绘成虚构有毒植物情花的解药。

参考文献

  1. 钩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现代中药辞典
  2. (英文) Gelsemium elegans in Flora of Chin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efloras.org
  3. 断肠草有毒植物的代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中医中药网
  4. 断肠草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中国食疗网
  5. 中药钩吻的中毒解救治疗方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中医中药网
  6. 钩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香港植物标本室
  7. 钩吻,植物通
  8. 钩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树木谷
  9. 朱惠玲. . 香港自然图鉴系列II. 野外动向有限公司. 2007年7月: 第70页. ISBN 988-97173-8-7.
  10. 马钱子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叶脉网
  11. 中国古代九大毒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星岛文化植物
  12. 旧雨:断肠草古今传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北斗卮言
  13. 香港四大毒草逐只捉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壹苹果健康网
  14. 海南植物志 第199页
  15. 神农断肠草—钩吻 存盘,存档日期2008-06-18.,北京科普之窗
  16. 断肠草是江西最毒植物 生长在赣南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大江网
  17. 断肠草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香港野花网
  18. 妇服断肠草羊血救活 大陆医生用偏方建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苹果日报》2008年12月11 A12版
  19. (英文) Rujjanawate C, Kanjanapothi D, Panthong A. (Nov 2003). Pharmacological effect and toxicity of alkaloids from Gelsemium elegans Benth.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Chiangmai University.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钩吻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植物名实图考·钩吻》,出自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