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加老城

里加老城(Vecrīga)是拉脱维亚首都里加的历史中心,位于道加瓦河东岸,城以其古老的教堂著称,例如里加主教座堂圣彼得教堂,新舊城區則是由自由大道(位於自由紀念碑)相連,街區的總面積為 0.944 平方公里。

里加历史中心
世界遗产
官方名稱(英文)
位置 拉脫維亞欧洲和北美地区
標準 (i),(ii)
登录年份1997(第21屆會議
網站UNESCO的记录(英文)

歷史

里加老城由阿爾伯特主教 (Albert of Riga)建於1201年,是里加城市最初形成的市中心,也隨著都市發展成為波羅的人貿易的前哨站,漢薩同盟日益重要的貿易城鎮,更成為日後利窩尼亞地區(拉丁語:Livonia)的貿易工業中心,在19世紀後期城市范围扩大之前,今天的老城區就是最初的城市界限。而作為一座中世紀的防禦城市,里加老城曾被周围龐大的城墙要塞所环绕,只有面临道加瓦河一侧例外。当城墙拆除时,道加瓦河河水灌入,形成城市运河,此外由於地表海拔足夠高,也令老城區未受到洪水威脅等自然條件的破壞。[1][2]

在1980年代,里加老城的街道禁止车辆驶入,只有当地居民的车辆凭特别许可证可以驶入里加老城界限内。當拉脫維亞於1990年代初獲得獨立後,幾乎所有里加老城建築外牆都得到了修復,在1997年,里加老城以「里加歷史中心」的名義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为世界文化遗产[3]

建築物

里加老城的建築形式多樣,在 500 多座老建築中,絕大多數已被授予文化古蹟的地位。這些建築擁有自中世紀以來,所有在歐洲流行過的建築類型和風格:包含羅馬式哥特式的例子、風格主義巴洛克建築、以及新藝術折衷主義現代主義的住宅大樓、倉庫等例子,近年來,里加老城的建築經常遭到拆除重建,雖然舊建築和裝飾元素的結構被保留下來,不過也有當地保護團體抗議此舉行動。 此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里加老城曾遭受極大的破壞,在戰後則有許多殘破的建築物進行重建工程,如黑頭宮、市政廳等。

圖片

登錄世界遺產

199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名里加老城为世界文化遗产,编号第852号,认为其满足以下兩个获选条件[4]

  1. 里加歷史中心在中世紀及後期的城市規劃結構、新藝術風格建築、以及19世紀的木結構建築擁有突出的價值,其中里加擁有世界上最集中的新藝術風格建築。(文化遺產標準一);
  2. 里加在波羅的海文化區域對建築、紀念性雕塑和花園設計的發展產生相當久遠的影響。(文化遺產標準二);

參考來源

註解

  1. Kadinsky, Sergey "Pilsētas Kanāls, Riga" Hidden Waters Blog July 5, 201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englisch)
  2. Führer durch Lettland, Buchdruckerei W. F. Häcker, Riga 1929, Seite 30
  3. (PDF). unesco.org: 3 (67). [2009-07-2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8-19).
  4. . 2021-09-20 [31 May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2).

書目

  • Andris Kolbergs: Riga, Portrait einer Stadt. Riga 1999, ISBN 998-407-142-1.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里加老城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