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校
中国
周代乡校为诸侯设置,当时不但是学习的地方,还是人们闲时聚会、交谈的场所,交谈内容包括议论国家政事得失。春秋时代郑国贤相子产拒绝子然明毁乡校的建议,受到后人称颂[2]。
汉代时,地方官员亦会设置乡校,如东汉寇恂任汝南太守时因为郡中无事,就设置乡校。唐代韩愈被贬潮州时也曾在当地设置乡校。南宋的文天祥曾就读庐陵乡校,18岁时获乡校考试第一名。
朝鲜半岛
朝鲜半岛的乡校是高丽和朝鲜王朝时期成立的道级学校。他们在1894年朝鲜王朝末年被正式关闭,但许多在1900年以公立小学的形式重开。
乡校主要为两班、统治精英或上层阶级的子女提供教育,以预备将来的科举考试。虽然这种教育有着很高的需求,但最终仍然无法与民营书院和书堂竞争。
- 顺天乡校招牌
- 一所乡校大门
- 露天教室
- 广场
- 一所乡校的明伦堂
注释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郑人 游 于乡校以论执政。” 杜预 注:“乡校,乡之学校…… 郑国 谓学为校。”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