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柏川

郭柏川1901年7月21日—1974年1月23日),少松,生于台湾台南美术家及美术教育家。[1]:286[2][3]:169

郭柏川
表记
汉字
白话字
台罗拼音
表字
汉字
白话字
台罗拼音

生平

1910年,郭柏川进入台南第二公学校(今立人国小)就读,[4]:161916年考上台北国语学校公学师范部乙科。1921年毕业回乡任教。1928年,以美术方面的专才考上东京美术学校(今东京艺术大学)西洋画科,师事冈田三郎助[4]:16 [1]:2871933年毕业后留日继续研习。1937年由日本赴中国东北,至满洲国旅行写生。[5]:2121938年,他任教于日本统治下的北平师范大学北平艺专。1939-1943年间数度担任梅原龙三郎在北京旅游写生的翻译与向导。[5]:2121940年,郭柏川与朱婉华(北京人)结婚,在北京的台籍音乐家江文也谱结婚进行曲祝贺。[1]:2891948年,因国共内战举家返台湾,定居台南,任教于台南工学院建筑系(今成功大学建筑系),[1]:20-21并创立台南美术协会。1974年去世。[6]

艺术风格

郭柏川画作主题以风景、肖像、静物为主。1943年开始于宣纸上创作油彩画。 绘画风格简练、构图严谨,色彩常运用传统民间器物与屋宇如朱红、青花等常见之色彩,线条明快,林明贤认为中西合璧为其风格特之一。[7]:418-421 [8]:186[9][10]

故居

故居前巷道
故居前院
故居后院

郭柏川故居位于台南市公园路321巷27号,郭柏川之女郭为美女士出资修缮郭柏川生前故居屋舍并设立「郭柏川纪念馆」。[11][12] 其所在区域原为日军步兵第二联队官舍群(今已列为市定古迹「原日军步兵第二联队官舍群」),现为「三二一艺术群聚」。[13]

参考数据

  1. 黄, 才郎. . 台北市: 艺术家. 1993.
  2. 潘显仁. . 国美典藏. 2020 [2023-10-16].
  3. 李, 钦贤. . 台北市: 国立历史博物馆. 2020.
  4. 林, 明贤等. . 台中市: 国立台湾美术馆. 2019.
  5. 颜, 娟英等. . 台北市: 春山出版. 2022.
  6. . 陈凯劭的BLOG. 2008-01-19 [2017-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3) (中文(台湾)).
  7. 李, 钦贤. . 台北市: 艺术家杂志. 2002.
  8. 林, 明贤. . 国立台湾美术馆. 2004.
  9. 朱铭美术馆. . [2023-10-16].
  10. 台南市文化局. . 台南研究数据库. [2023-10-17].
  11. 刘婉君. . 自由时报. [2023-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2).
  12. 台南市文化局. . 台南研究数据库. [2023-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1).
  13. 孟庆慈. .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3-07-16 [2023-10-17].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