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報伕
〈送報伕〉(日语:)為臺灣作家楊逵1932年所著的日文中篇小說。該小說經賴和推薦與修改,前半部原出刊於《臺灣新民報》(連載期間1932年5月19日~5月27日),惟內容在當時日本統治下臺灣總督府不允許在臺灣全文刊畢,故後半部的刊載遭禁,而後全文乃改於1934年10月重新在日本發表,並獲選東京《文學評論》雜誌第二獎(時年第一獎從缺), 係臺籍作家首次在日本文壇獲獎,然該書(第1卷第8號)在臺灣仍禁止販售。[1]:頁57-58、頁232[2] 〈送報伕〉原文為日文,於1936年由胡風將其翻譯成中文而引進中國,並發表於上海《世界知識》雜誌,廣受中國讀者歡迎。[1]:頁59 該翻譯版本後被刊載於《山靈─朝鮮臺灣短篇集》和《世界弱小民族小說集》,並在1936年4月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3] 1946年後胡風翻譯的中日對照本〈送報伕〉於臺灣以專書出刊。[1]:頁68-69
該書的創作,源於楊逵1924年8月因不願屈從家庭為他安排的婚姻,出走赴日期間為求自籌生活經費,白日兼職送報、水泥工、建築小工……等雜工之實際經驗,並參考當時底層日本工人的生活見聞所創作。[4]:頁376 楊逵藉書中主角(楊君)的角色,透過描述其身為底層勞工,由蒙昧、恐懼、痛苦到團結無產階級的勞工爭取自身權益,逐漸清醒、覺悟,進而積極反抗資本業主剝削的過程,最終從中找到個人自信與自身的價值判斷,[5]呈現楊逵身為知識分子,對於社會改革及反抗社會體制不公的心境。[1]:頁190-191
故事大綱
〈送報伕〉一文為楊逵成名作,該書內容主要描述臺灣籍青年楊君,因日本政府協助糖業資本家掠奪農民土地,導致家裡遭逢巨變後,決定赴東京謀求新發展的一系列故事。期間主角從成為一名送報伕開始,遭受到資本方總總勞動條件的壓榨與欺騙,被迫失業與賠光積蓄之際,又得知母親上吊自盡,在種種打擊下所幸看見一線曙光,目睹東京的送報伕們以團結罷工的行動迫使資本家讓步,得以改善工作環境與合理待遇之後,楊君終於帶著從鬥爭中學得的經驗踏上返鄉之路。[6]
小說的意義
臺灣的日治時期(1895年至1945年間),一批臺籍作家,藉由創作闡述其社會主義思想的理念,包含楊逵的〈送報伕〉與呂赫若的〈牛車〉皆為其例。[4]:頁7〈送報伕〉小說的寫作,是主角以主觀的敘事者角度撰寫,闡述身為底層勞工由蒙昧、恐懼、痛苦到團結無產階級的勞工爭取自身權益,逐漸清醒、覺悟,進而積極反抗資本業主剝削的過程,最終從中找到個人自信與自身的價值判斷。[5] 楊逵透過呈現醜陋的現實,反襯出知識分子的覺醒與行動決心,亦傳達其為不脫離社會的改革者精神,〈送報伕〉原文末段「我(楊君)滿懷著信心,從巨輪蓬萊號的甲板上凝視著臺灣的春天-這寶島,在日本帝國主義統治之下,表面上雖然裝得富麗肥滿,但只要插進一針,就會看到惡臭逼人的血膿的迸流!」即可看到楊逵身為知識分子,對於社會改革及反抗社會體制不公的心境。[1]:頁190-191
版本差異
楊逵〈送報伕〉原於1932年發表於《臺灣新民報》,由於全文的後半部遭禁刊,故有前、後篇之分,並於2年後的1934年重新以「全篇」刊載於《文學評論》中。[1]然經塚本照和研究發現,該作品前後段落表達上有頗大差異或有刪文,該狀況可能受到日治時期下,思想言論的控制,以及臺灣二戰後日本離台,恢復表達自由的影響,又原文曾於文末署名「譯者不詳」,但今日所見中文版本乃為「胡風」所譯為主,故是否有臺灣光復後由譯者改寫的情形,使作品於「版本」、「譯者」甚至「編者」上有值得探討的疑點。[7]
相關原件收藏
楊逵〈送報伕〉除了出版的書籍外,其作品原件由楊逵家屬楊建先生捐贈至國立臺灣文學館,計有下方兩件,相關內容可查閱該館典藏查詢系統。
參考文獻
- 封, 德屏; 黃, 惠禎; 國立臺灣文學館. . 臺南市: 國立臺灣文學館. 2011. ISBN 978-986-02-7254-3.
- 柯, 虹岑. . 高雄市: 春暉出版社. 2012: 40. ISBN 978-986-6327-65-0.
- . [2008-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1-14).
- 王, 慧芬. .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2020.
- 高, 維宏.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12: 137–138.
- . 楊逵文物數位博物館. 2023-06-05 [2023-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5).
- 塚本, 照和. . . 由向, 陽翻译. 臺南市: 國立臺灣文學館. 2011: 221–234. ISBN 978-986-02-72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