赘语
赘语,或称赘字、赘词、赘言、冗词、冗语等(英语:)可视为话语中的表现方式,是种语病,即过多不必要的话,或是重复同样意思的字词。
例子
- 在汉语中,然后...就是...常常被用来接续要说的下一段话,或当作发语词。例:我今天早餐吃完后,然后就出门了。(然后跟就这里是同样意思,使用就意思会比较简洁)
- 英语里也有一些例子,如:Could you repeat it again? 你可以再一次重说吗?(repeat已有要求对方再次说的意思,加上again显得冗长)[1]
- 两种语言交互使用时,也可能出现赘语。例如「HIV病毒」(HIV的V是英语virus,即病毒)、「ATM提款机」(M是英语machine,即机器)等。
- 赘字[2]
- 小华有去学校上课。(×)
- 小华去学校上课。
- 我昨天有看见王老师。(×)
- 我昨天看见王老师。
- 你的英文试卷有写了没有?(×)
- 你的英文试卷写了没有?
- 你有去过网吧吗?(×)
- 你去过网吧吗?
- 赘词(意思相似的语词连续使用)[2]
- 小华住在一栋十分非常危险的房子里。
- 说明:
- 「十分」和「非常」是相似词,取其中一个即可。如:小华住在一栋非常危险的房子里。
- 可藉改写句式删减的多余字词
- 某人对某事进行研究。(×)
- 某人研究某事。
中华民国总统府网站内的一个文章例子:总统农历春节谈话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中华民国行政院网站内的一个文章例子:苏揆:积极推动环境教育 与国际分享并促成合作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语言癌。你的语言癌指数有多少?请暂且让我进行一个翻白眼的动作(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只要你开始讲「进行一个什么什么的动作」,就正式获得语言癌确诊的资格;接着,你会很快就进入第二期:「…… 的部分」。
参见
外部链接
- 口语赘词遭批 卡洛琳问鼎国会路迢迢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英文)英语赘言的介绍-Pleonas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