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空
名称
「猫空」这个名称的由来,最常见的说法是来自当地河流冲刷岩礁所形成的「壶穴」地形,台语称凹凸不平的脸孔为「眑面」(台罗、白话字:niau-bīn),但由于台语中的「眑」与「猫」的文音同音,所以有时会误作「猫面」,而「猫」在台语中有时念「bâ」有时念「niau」(文白异读),所以也会把「猫面」读成「bâ-bīn」[1][2]。在日治时期的台湾堡图上记载当地为「猫空」及发音为「」(Bâ-khang)。
.jpg.webp)
果子狸
翁佳音和曹铭宗认为,猫空和壶穴关连的说法有点勉强,照台湾堡图记载的发音、台语的地名用词和此地环境,推论猫空是指果子狸(bâ)出没的山谷(khang)[3]。
特色

由猫空樟山寺拍摄的台北市夜景
猫空邻近台北郊区,处于台北盆地边缘。所以天气晴朗时,从山上便可瞭望整个台北,景色一览无遗。加上夜晚的台北灯火烂漫,所以猫空成为赏夜景的胜地。猫空也有多条的登山步道,可以从山脚下的国立政治大学一直爬到山顶,周末假日便有许多人到此健行。
猫空早年产茶,铁观音为此处特色茶种。此区开设了许多茶庄,以观光休闲为导向,将传统茶艺结合餐饮,不但可以喝到好茶也能吃到好菜,加上可以瞭望整个台北的风景,为一受欢迎的休闲去处。
交通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