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兰岛
豪兰岛(英语:,/ˈhaʊlənd/)是一座位于太平洋中部赤道以北的无人居住珊瑚岛,距离檀香山西南约1,700海里(3,100公里)。该岛几乎处于夏威夷和澳洲之间,为美国的一个无组织、未建制的领土,与贝克岛一同构成菲尼克斯群岛的一部分。豪兰岛在南北轴在线呈细长的黄瓜形状,长1.40 x 0.55英里(2.25公里 × 0.89公里),总面积1平方英里(640英亩;2.6平方公里)。[1]
豪兰岛 Howland Island | |
---|---|
美国本土外小岛屿 | |
颂歌:《星条旗》 | |
![]() 太空中看见的豪兰岛 | |
![]() ![]() 豪兰岛 豪兰岛在太平洋的位置 | |
坐标:0°48′24″N 176°36′59″W | |
国家 | 美国 |
状态 | 未通过组织法的未合并属地 |
美国声称 | 1867年8月28日 |
面积 | |
• 总计 | 1.7 平方英里(4.5 平方公里) |
• 陆地 | 2.4 平方英里(6.2 平方公里) |
时区 | 国际换日线西时区(UTC-12:00) |
由美国鱼类及野生动物管理局管理的豪兰岛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则包括整个岛屿和周围32,074英亩(129.80平方公里)的水下区域,属于美国内政部旗下的岛屿地区,同时也是太平洋偏远岛屿海洋国家保护区的一部分。
目前,该环礁并未进行任何经济活动,而是以自然保护区的身分进行管理。在1937年7月2日,著名飞行员爱蜜莉亚·厄尔哈特进行环球飞行计划时,她的飞机在此地区失踪,尽管当时一直进行搜索,但仍未找到。该岛曾在二战中拥有一个为她计划中途停留而建造的机场,但后来遭到损坏且缺乏维护,逐渐消失。豪兰岛没有港口或码头,其岸礁可能构成海上危险。西海岸的沙滩中间设有一个停船区和一座摇摇欲坠的日间信标。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每两年访问该岛一次。在19世纪曾进行鸟嘌呤的开采,而在1930年代作为美国赤道群岛殖民计划的殖民区域进行开发。如今岛上仍保留一些殖民地的历史遗迹,还有一座名为埃尔哈特灯塔的石塔。
自然
豪兰岛属于赤道气候,降雨量有限,阳光强烈。持续吹来的东风有助于缓和气温。该岛地势低洼,环绕着狭窄的暗礁,中央区域稍微较高,最高点海平面约六公尺。
这里缺乏天然淡水资源。周围景观散布着草丛,并有匍匐的藤蔓、低矮的紫藤和灌木。在1942年,一名目击者描述岛中心一座非常浅的山丘上有片「低矮的、枯死腐烂的橙花破布木林」。2000年,一位参与科学考察的游客报告称,看到一片「平坦的珊瑚沙推平平原,没有一棵树」,以及一些殖民时期或二战时期建筑的遗迹,所有的木头和石头废墟都被植被长满。[2]
豪兰主要是海鸟、滨鸟和海洋野生动物的筑巢、栖息和觅食地。该岛及其周围的海域已被国际鸟盟认定为重点鸟区(IBA),作为白斑军舰鸟、蓝脸鲣鸟、红尾热带鸟和乌燕鸥等海鸟的栖息地,同时也是候鸟迁徙地,中途停留时可以观察到鬃鹬。[3]
时区
由于豪兰岛无人居住,因此未被指定特定时区。然而根据航海时区,该岛位于比UTC晚12小时的国际日期变更线西线(IDLW)。而豪兰岛和贝克岛是地球上唯一遵守这一时区的地方。这个时区也被称为AoE时间,这是一种日历名称,表示当豪兰岛的一天结束后,这一天就一定已经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结束了。因此在AoE时间计法下,豪兰岛上一天的结束被定义为一天的结束。[4]
历史
史前聚落
稀疏的小径和其他地表特征显示早期波利尼西亚人可能曾存在于豪兰岛,这些特征包括挖掘和土丘、堆栈的岩石以及由长而平坦的石头制成的人行道。在1860年代,詹姆斯·邓肯·海牙在岛上注意到一些发现,包括一间小屋的遗迹、独木舟碎片、一颗蓝色珠子以及沙中埋葬的人体骨骼。然而由于木质材料容易腐烂,以及波利尼西亚文化缺乏珠饰制作的特征,这些材料可能在本质上并非具有历史的重要性。岛上出现的库树(Cordia subcordata)和波利尼西亚鼠也被视为早期波利尼西亚人访问豪兰的可能证据。[5]
然而,美国陆军工程兵团于1987年进行的唯一一次现代考古调查中,未能发现史前定居或该岛使用的证据,虽然受限于时间的限制而地下测试的范围有限。此外,美国陆军工程兵团的调查未能找到海牙所描述的建筑特征,尽管他们承认这可能是由于后来在机场建设过程中这些特征被破坏所致[6]。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后来的一项保育计划表明,豪兰岛很可能被用作中途停留点或集合点,而非永久占据。[7]
捕鲸者的目击事件
约在1822年左右,南塔克特的捕鲸船奥埃诺号(Oeno)的船长乔治·B·沃斯(George B. Worth))发现了豪兰岛,并将其命名为沃斯岛 (Worth Island)。[8][9]1828年,美国捕鲸船密涅瓦·史密斯号 (Minerva Smith) 的丹尼尔·麦肯齐 (Daniel MacKenzie) 首先绘制了该岛的图表,并于1828年12月1日以船主的名字重命名该岛,当时他并不知道沃斯的发现事件[10]。豪兰岛最后一次被命名是在1842年9月9日,一名瞭望员在由来自新伯福的吉奥船长 (Captain Geo) 在其指挥的伊莎贝拉号 (Isabella) 捕鲸船上发现。
根据英国皇家海军邦蒂号的威廉·布莱船长在叛变后的日记描述,他在1789年4月被叛乱分子漂流后不久就在岛上停留过。他带领18名船员在岛上寻找生计,包括牡蛎、水和食物,还有各种鸟类。布莱对该岛的描述有一些争议,因为他的航行路线从东加和托富阿岛开始,然后大致向西直达帝汶。[11]
美国占有和鸟粪开采
1856年,当《鸟粪群岛法案》实施时,美国正式占领了豪兰岛,而当时该岛并无人居住。在此前的数十年来,豪兰岛一直以航行的危险而闻名,多艘船只经常在该处失事。从1857年到1878年10月左右,美国公司开始采矿该岛的鸟嘌呤矿床,然而在这期间,采矿公司之间存在着争议。
伊莎贝拉号的船员在发现了该岛后通知了泰勒船长。由于泰勒在印度洋还发现了另一个鸟粪岛,两位船长达成协议,共享两个岛上的鸟粪利益。泰勒与1857年成立的美洲鸟粪公司(American Guano Company)总裁阿尔弗雷德·G·本森联系[12],而乔治·豪兰(George Howland)和马修·豪兰(Matthew Howland、后来成为美国鸟粪公司的成员)与其他企业家进行了接触。在波普船长的带领下,泰森于1854年乘坐卢梭号抵达该岛,并描述该岛被鸟儿占据,老鼠横行。
美洲鸟粪公司提出对贝克岛和贾维斯岛的主权主张,并获得了1856年《鸟粪群岛法案》的承认。本森试图让美洲鸟粪公司对豪兰岛矿藏感兴趣;然而,最终,美洲鸟粪公司对豪兰岛的矿藏提出了要求。然而,公司董事认为他们已经有足够的资金。1857年10月,美洲鸟粪公司派本森的儿子亚瑟前往贝克岛和贾维斯岛勘察鸟粪矿床[13]。并访问了豪兰岛采集鸟粪样本。随后,阿尔弗雷德·G·本森从美洲鸟粪公司辞职,与内彻、泰勒和乔治·W·本森一起成立美国鸟粪公司(United States Guano Company)以开采豪兰岛上的鸟粪,这一主张得到了1856年《鸟粪群岛法案》的承认。
然而,当美国鸟粪公司在1859年派遣他们的船只进行鸟粪开采时,他们发现豪兰岛已被由美洲鸟粪公司派去的人占据。两家公司最终向纽约州法院提起诉讼,美洲鸟粪公司辩称对方实际上已经放弃了该岛,因为《鸟粪群岛法案》要求的所有权、持续占有和实际占用未发生。最终两家公司都被允许进行鸟粪矿床的开采,但到1878年10月,这些矿床基本上已枯竭。[14]参与采矿作业的工人主要来自太平洋沿岸地区,包括夏威夷;其中夏威夷工人将豪兰岛称为Ulukou(亦为「库树林」)。[15]
19世纪末,英国宣称对该岛拥有主权,并尝试进行采矿活动。英国公司约翰·T·阿伦德尔公司于1886年至1891年期间使用来自库克群岛和纽埃岛的工人短暂占领了该岛。[16]
为了澄清主权,美国于936年5月13日颁布了第7368号行政命令。
伊塔斯卡敦
- 豪兰岛殖民地的景观
- 总督府
- 豪兰岛殖民地的卸货船
- 殖豪兰岛营地正在运送水桶和补给品。
1935年,美国赤道群岛殖民计划的殖民者首次抵达豪兰岛,旨在在中太平洋创建美国的永久据点。这个计划由来自檀香山卡美哈美哈男子学校的四名校友和学生组成的轮流小组发起。据该殖民计划的参与者之一乔治·韦斯特(George West)表示,尽管这些新兵已报名参加科学考察,预计在为期三个月的任务中收集植物和生物样本,但一旦启程,他们被告知:「你的名字将加载史册」,这片岛屿将成为「连接澳洲和加利福尼亚航在线的著名空军基地」。[17]
该殖民点由湖级快艇艾塔斯卡号运载将殖民者带到豪兰岛,该船只当时亦在其他赤道岛屿间进行定期航行。其中据点「伊塔斯卡敦」在位于岛的西侧创建,最初由六座小型木造建筑和帐篷构成。初来报到的殖民者得到丰富的罐头食品、水和其他物资,还有汽油动力的冰箱、无线电设备、医疗包和大量香烟。而捕鱼使他们的饮食更加多样化。
殖民者的大部分工作包括每小时进行天气观测和在岛上建造基本的基础设施,包括清理飞机着陆跑道。在此期间,该岛使用夏威夷时间,比UTC晚10.5小时。[18]类似的殖民计划也在附近的贝克岛和贾维斯岛以及后来成为基里巴斯一部分的菲尼克斯群岛的坎顿岛和恩德伯里岛展开。[19]根据1940年美国人口普查,豪兰岛在1940年4月1日的人口为4人。[20]
卡马卡维机场

1930年代中期,美国曾在岛上创建一个简陋的飞机着陆区而进行地面整理,希望豪兰岛最终能够成为跨太平洋商业航线的转运站。同时,为了进一步对抗竞争对手英国,美国在该地区提出领土主张。1937年,豪兰岛被指定为美国飞行员阿米莉亚·埃尔哈特和航海家佛莱得·努南环球飞行的预定加油站。美国航空商务局(Bureau of Air Commerce)使用公共事业振兴署资金建造了三座未铺砌的分级机场跑道,旨在容纳埃尔哈特的双引擎洛克希德10型伊莱克特拉。
该设施以詹姆斯·卡马卡维(James Kamakaiwi)的名字命名,他是一位年轻的夏威夷人,与第一批四名殖民者一起抵达。他被选为小组的领导者,并在豪兰岛度过了比一般新兵更长的三年多时间。它也被称为WPA豪兰机场(WPA贡献了12,000美元成本的约20%)。艾尔哈特和努南在1937年7月2日从新几内亚莱城起飞,当他们的飞机接近时,他们的无线电信号在岛屿附近被接收到,但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据了解,尽管无线电通信和无线电测向存在一些问题,但由于当天早上的最后无线电通信,他们肯定已经进入了豪兰岛的无线电范围内。艾尔哈特在1937年7月2日上午7时42分记录的一些最后消息中写道:「我们应该在你们上空,但是无法看到你们——燃料过少。无法收到你们的信号。我们的高度是1000英尺。」上午8时43分,艾尔哈特报告说:「我们现在在157 337在线。我们将重复这个信息。我们将在6210千赫重复。等等...」。豪兰岛最后收到的埃尔哈特的声音传播说明她与努南沿着一个位置线飞行。[21]
为何两人从未到达豪兰岛的机场,为什么在寻找他们的过程中没有找到任何线索而引发了此后数十年来世人的搜索、理论和猜测。在进行了迄今为止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搜救尝试后,美国海军得出结论,在抵达豪兰岛之前,伊莱克特拉号已经耗尽燃料。许多后来的研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然而,飞机尚未被发现,人们已经考虑了一些替代理论,例如埃尔哈特登陆该地区的另一个岛屿并以漂流者的身份生活。[22]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袭击

1941年12月8日,大日本帝国出动14架九六式陆上攻击机千歳海军航空队从瓜加林环礁开始对太平洋上的群岛发动空袭,并在豪兰岛上炸死了殖民者理乍得·“迪基”·卡纳尼·威利(Richard "Dicky" Kanani Whaley)与约瑟夫‧凯洛哈‧凯利哈纳努伊(Joseph Kealoha Keli'ihananui)[23] 。这次袭击发生在珍珠港事件并摧毁卡马卡维机场的三个简易机场的第二天。两天后,日本潜艇的砲击摧毁了伊塔斯卡敦殖民地仅存的建筑物。一架轰炸机在接下来的几周内两次返航,并在废墟上投下了更多炸弹。[24]
1942年1月31日,伊塔斯卡敦的两名幸存者最后被美国海军驱逐舰赫尔姆号撤离。两名幸存者之一托马斯·贝德曼(Thomas Bederman)后来在1942年3月9日的《生活》杂志上讲述了他在这次事件中的经历[25]。豪兰岛于1943年9月被美国海军陆战队营占领,直到1944年5月才被称为豪兰海军航空站。[26]
1944年后,所有定居点尝试都被放弃。其他四个岛屿的殖民计划也因战争影响而放弃[27]。据了解,在此期间没有飞机曾在岛上降落过,但附近的锚地曾被水上飞机和水上飞机使用过。例如,1944年7月10日,威廉·海因斯驾驶的美国海军马丁PBM-3-D水手号飞行艇发动机起火,迫降在豪兰岛附近海域。海因斯将的飞机搁浅而被烧毁,但机组人员没有受伤,并被美国海军陆战队巴尔萨姆号救起,在转移到一艘潜艇追击者后被带到坎顿岛。[28]
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
- 豪兰岛上的垫脚石
- 地被植物
- 蒙面鲣鸟
- 神仙鱼和驼峰珊瑚
1974年6月27日,美国内政部长罗杰斯·莫顿创立了豪兰岛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并于2009年进行了扩建,增加了该岛12海里(22公里)范围内的水下土地。这一保护区现在拥有648英亩(2.62平方公里)的陆地和410,351英亩(1,660.63平方公里)的水域[29] 。该岛与其他六个岛屿一样,由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管理,作为太平洋偏远岛屿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的一部分。2009年1月,乔治·W·布希总统升级该实体为太平洋偏远岛屿海洋国家保护区。[30]
岛上的生态环境受到多种外来入侵物种的影响。1854年引入的黑鼠在1938年被前一年引入的猫所消灭。这些猫科动物对当地鸟类造成了破坏性,直到1985年,牠们才被成功消灭。太平洋马唐则继续与当地植物争夺生存空间。[31]
公众只能持从美国鱼类及野生动物管理局的特别用途许可证进入贝克岛,许可一般仅限于科学家和教育家。该机构的代表平均每两年参观一次贝克岛,经常协调运输业余无线电操作员和美国海岸警备队,以支付高昂的后勤保障成本。
埃尔哈特灯塔
![]() | |
位置 | |
---|---|
坐标 | 0°48′20″N 176°37′09″W |
塔形 | cylindrical tower, no lantern[32] |
标识 | white and black horizontal bands (originally) |
[编辑维基数据] |
1930年代,殖民者在岛上并兴建了埃尔哈特灯塔,以纪念飞行员阿米莉亚·埃尔哈特。这座灯塔被设计为日间航标,形状矮小,由白色砂岩建造,涂有黑色条纹和顶部,使其在白天在海上数英里外可见。灯塔位于西海岸中部的船只登陆处附近,毗邻伊塔斯卡敦遗址,但在1960年代初,该建筑由美国海岸警卫队布莱克霍号的人员进行了重建.[33][34]。然而据报导,到了2000年,灯塔已经陷入破败,几十年来都没有进行重新翻新。[35]
安·佩勒格雷诺曾于1967年飞越该岛,琳达·芬奇于1997年在纪念埃尔哈特1937年环球飞行的纪念性环球飞行中飞越该岛。虽然并未尝试着陆,但佩莱格雷诺和芬奇两人在此次飞行飞得足够低,并在岛上投下了花圈。[36]
参考文献
- . edits.nationalmap.gov. [2024-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4).
- . www.pbs.org. [2024-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10).
- . datazone.birdlife.org. [2024-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06).
- . www.ieee802.org. [2018-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7).
- Rauzon, M.J.; Forsell, D.J.; Flint, E.M.; Gove, J.M. . Veitch, C.R.; Clout, M.N.; Towns, D.R. (编). . Gland, Switzerland: IUCN. 2011: 345–349. CiteSeerX 10.1.1.692.5572
. ISBN 978-2-8317-1291-8. OCLC 770307954.
- Shun, Kanalei. . Honolulu: US Army Corps of Engineers. 1987.
- U.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 . Honolulu, HI: U.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 2008.
- Sharp 1960, p. 210.
- Bryan 1942, pp. 38–41.
- Maude 1968, p. 130.
- . April 20, 2010 [2024-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04).
- "The Guano Companies in Litigation – A Case of Interest to Stockholder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e New York Times, May 3, 1865. Retrieved: March 23, 2013.
- Howland, Llewellyn. "Howland Island, Its Birds and Rats, as Observed by a Certain Mr. Stetson in 185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Pacific Science, Vol. IX, April 1955, pp. 95–106. Retrieved: March 23, 2013.
- "GAO/OGC-98-5 – U.S. Insular Areas: Application of the U.S. Constitu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November 7, 1997. Retrieved: March 23, 2013.
- Quan Bautista, Jesi; Smith, Savannah. (报告). NOAA Fisheries Pacific Islands Fisheries Science Center: 3. 2018. doi:10.25923/fb5w-jw23.
|number=
被忽略 (帮助) - Bryan 1942
- Horner, Dave. . . Gretna, Louisiana: The Pelican Publishing Co. 2013. ISBN 978-1-4556-1781-4. OCLC 805655042.
- Long 1999, p. 206.
- (PDF). Docs.house.gov. [6 October 20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10-15).
- "Sixteenth Census of the United States: Population, Volume I, Number of Inhabitants, Hawaii (Table 4)", United States census, 1940; Washington, D.C.; page 1211,.
- Department of the Navy. Office of the Chief of Naval Operations. Intelligence Division. Office of Naval Records and Library. (1922 – 10/10/1945). . Series: World War II Action and Operational Reports, 1875 – 2006. 1937-07-31 [December 13,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December 8, 2019).
- . HISTORY. 2023-03-29 [2023-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06) (英语).
- Hirsh, Heidi. . NOAA Ocean Exploration. [2023-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1) (美国英语).
- Butler 1999, p. 419.
- . Time Inc. 1942-03-09 (英语).
- Brainard, Russell E.; Acoba, Tomoko; Asher, Megan A.M.; et al. . (PIFSC Special Publication SP-19-006g). NOAA Pacific Islands Fisheries Science Center: 13. 2019. doi:10.25923/7k72-t460.
- "Howland Islan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worldstatesmen.org. Retrieved: October 10, 2010.
- "Report 4819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vpnavy.org. Retrieved: October 10, 2010.
- White, Susan. "Welcome to Howland Island National Wildlife Refug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U.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 August 26, 2011. Retrieved: March 20, 2012.
- Bush, George W. "Establishment of the Pacific Remote Islands Marine National Monument: A Proclamation by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Washington, D.C.: White House, January 6, 2009. Retrieved: March 20, 2012.
- "Howland Island National Wildlife Refug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U.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 Retrieved: March 20, 2012.
- Rowlett, Russ. . The Lighthouse Directory.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 "Voyage to Howland Island of the USCGC Kukui."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US Coast Guard. Retrieved: October 10, 2010.
- "Earhart beacon shines from lonely islan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Eugene Register-Guard, August 17, 1963. Retrieved: March 20, 2012.
- "Historic Light Station Information and Photography: Pacific Ri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United States Coast Guard Historian's Office. Retrieved: October 10, 2010.
- Safford et al. 2003, pp. 76–77.
书籍
- Bryan, Edwin H. Jr. American Polynesia and the Hawaiian Chain. Honolulu, Hawaii: Tongg Publishing Company, 1942.
- Butler, Susan. East to the Dawn: The Life of Amelia Earhart. Cambridge, MA: Da Capa Press, 1999. ISBN 0-306-80887-0.
- Grover, David H. . Warship International. 2001,. XXXVIII (4): 339–340. ISSN 0043-0374.
- "Eyewitness account of the Japanese raids on Howland Island (includes a grainy photo of Itascatow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ksbe.edu. Retrieved: October 10, 2010.
- Irwin, Geoffrey. The Prehistroric Exploration and Colonisation of the Pacific.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ISBN 0-521-47651-8.
- Long, Elgen M. and Marie K. Long. Amelia Earhart: The Mystery Solved.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99. ISBN 0-684-86005-8.
- Maude, H.E. Of Islands and Men: Studies in Pacific History. Melbourne, Australi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 Safford, Laurance F. with Cameron A. Warren and Robert R. Payne. Earhart's Flight into Yesterday: The Facts Without the Fiction. McLean, Virginia: Paladwr Press, 2003. ISBN 1-888962-20-8.
- Sharp, Andrew. The Discovery of the Pacific Islan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 Suárez, Thomas. Early Mapping of the Pacific. Singapore: Periplus Editions, 2004. ISBN 0-7946-0092-1.
外部链接
![]() |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豪兰岛 |
- Howland Island National Wildlife Refug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Geography, history and nature on Howland Island
- 'Voyage of the Odysse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pictures and travelog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