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年宫

丰年宫,又名丰年祠,是位于台湾桃园市桃园区宝庆里的土地祠,与镇安祠一样都在同德国中校地内,在被建议两庙合并时,被信众以「一女不事二夫」的理由反对。

丰年宫
基本
位置 台湾桃园市桃园区宝庆里永安北路与南平路交叉口
主神土地公

轶事

丰年宫原先是在农田中央的土地祠,为祭拜方便,由杨丁元及杨瑞智捐献土地,于1982年迁建至现址,同年完工[1]。该庙为杨木火所建,原是杨家私人所有,1990年农地被征收成同德国中校地,此祠才变成社区的土地公庙[2]

桃园县政府原先规划让文昌国中分校(今同德国中)于2001年8月开始招生,但校园预定地就有日治时期就有的丰年祠、镇安祠这两座土地庙,经两度协调仍无法达成协议,遂于2000年7月20日与两庙信徒协调。时任议员的杨丽环向民众说明能在埔子争取设校十分不易,望民众考量这几年大楼林立、学子无校可读的困境。她并建议校方将在南平路与永安北路口的三角形校地,撤销征收发还地主,再请地主提供给两间土地公庙以合并方式迁建。[3]

之前桃园有出现「一妻二夫」的土地庙为下厝福德祠[4]。对此建议,信众认为丰年祠有土地婆,但镇安祠则无,若合并就会出现「一女事二夫」的情形[2][3][5]。也有人提议帮镇安祠找土地婆,但多数信众仍反对,如住户杨秀珠就抗议两位土地公管区不同、住户陈金海认为住得太挤[5]。管理镇安祠的叶德福则讲已掷筊数十遍,都无允杯,表示土地公宁可单身、不愿与其他神明同住[2]

在迁移、合并都行不通下,校方只得迁就,绕开丰年祠兴建缺一角的左侧围墙,并将在操场旁的镇安祠用墙区隔[5]。三公顷校地被两座土地公庙占用近百坪[2]。后来桃园县政府教育局清查发现同德国中、龙山国小校地皆被土地庙占用,要收回土地并求缴五年租金,引发地方反弹,于是县议员万美玲在2011年10月7日前来关切[6]

祭祀

丰年宫辖管南平路以北区域;镇安祠负责永安北路292号至同德七街[2]。不过两边居民常会跨区祭拜[5]

当地的宝庆里长汝志超曾说丰年宫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初二十六,附近大楼都是灰[5]。2008年桃园灯会土地公票选中,丰年宫得到第一名,赢得刻有「福佑桃园」贺匾、金牌、宰相帽、龙袍[7]。丰年宫前去拜访北港朝天宫并获得匾额及天上圣母像,庆贺丰年宫得到桃园市的最佳人气土地公[2]! 此外丰年宫不仅祭拜了土地公和土地婆,因为传统宫庙上的神像数需为奇数且最好不超过五尊,于是便放许多大家乐时期遗留下来的神像让土地公挑,最后土地公便选择了关圣帝君。

图集

参考

  1. 叶英豪. . 《联合报》. 2008-10-04 (中文(台湾)).
  2. 吴佩玲. . 《联合报》. 2008-09-22 (中文(台湾)).
  3. 胡若梅. . 《联合报》. 2000-07-21 (中文(台湾)).
  4. 素英豪. . 《联合晚报》. 1997-02-14 (中文(台湾)).
  5. 杨德宜. . 《联合报》. 2006-02-27 (中文(台湾)).
  6. 谢武雄. . 《自由时报》. 2011-10-08 [2018-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9) (中文(台湾)).
  7. 郑国梁. . 《联合报》. 2008-02-23 (中文(台湾)).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丰年宫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