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国城
谢国城(1912年2月20日—1980年12月29日),台南学甲人,毕生致力于推展台湾棒球运动,为台湾棒运奠下稳固的根基,因此被台湾棒球界尊称为「棒球之父」、「少棒之父」。
谢国城 | |
---|---|
![]() | |
个人资料 | |
性别 | 男 |
出生 | 1912年2月20日![]() |
逝世 | 1980年12月29日(68岁)![]() |
国籍 | ![]() ![]() |
政党 | ![]() |
经历
|
生平
早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政经系,1935年进入日本时事新报社,不久至读卖新闻社担任政经记者,由于经常撰文抨击日本军阀行动,被迫辞职。1946年自日返台,历任台湾省体育会总干事、台湾大公企业总经理及台湾省合作金库协理、台湾省合作金库副总经理、台湾省合作金库常务理事等职。1949年,台湾省棒球委员会成立,由谢东闵出任理事长,谢国城担任总干事,开始致力提倡棒球运动;1967年台湾省棒球委员会全国性事务部分改组为中华全国棒球委员会,仍任总干事。
1963年5月与谢东闵、吴火狮创设新光产物保险;继谢东闵之后,先接任总经理,再兼任董事长,以迄逝世。1969年谢国城曾率领金龙少棒队赴美参加威廉波特少棒赛夺得冠军,同年在台北市选区当选为第一届增补选立法委员[1]。1973年中华全国棒球委员会改组成为中华民国棒球协会,当选理事长。他先后率中华民国少年棒球队、青少年棒球队、青年棒球队参加世界大赛,有「中华民国棒球之父」之称。1974年首次膺选为立法院财政委员会召集委员,同年中华民国首度获得世界三级棒球锦标赛「三冠王」佳绩。1975年八月一日谢国城先生极力争取的夜间照明设备终于在台北市立棒球场完工启动。1976年母亲林氏辞世。谢国城因无法筹足比赛经费而放弃主办第二十四届世界棒球锦标赛,改办首次国际邀请赛。1978年谢国城再度荣任立法院财政委员会召集委员。1979年在谢国城极力奔走下,政府实施运动器材免税进口。1980年12月29日因心肌梗塞逝世。1990年长子谢南强成立「谢国城棒球文教基金会」。
特殊事迹
- 回顾台湾棒球运动发展史,于经费极度缺乏,在谢国城的奔走之下,获得各方捐款,他对棒球的热情,直到过世前一刻都还未终止,故人称之为「棒球之父」「少棒之父」。
家族
参考数据
- . [2008-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台湾棒球名人堂得主 谢国城、严孝章、洪腾胜、曾纪恩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ETtoday,2014年03月31日
- 陈柔缙着. . 台北: 时报出版. 2011年6月二版一刷. ISBN 957-13-2970-3.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