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应骙
许应骙(1830年—1906年),字昌德,号筠庵。祖籍潮州府澄海县,广东番禺人(今广州市越秀区),清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
许应骙 | ||
---|---|---|
![]() | ||
![]() | ||
籍贯 | 广东澄海县 | |
族裔 | 汉族 | |
字号 | 字昌德,号筠庵 | |
出生 | 道光十年(1830年) 大清广东省番禺县(今广州市越秀区) | |
逝世 | 光绪三十二年六月初二日亥时(1906年7月22日)![]() | |
出身 | ||
|
生平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中己酉科广东乡试举人,次年联捷庚戌科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检讨。历任翰林院侍讲、侍读、左右庶子、甘肃学政、詹事府少詹事、内阁学士、兵部左侍郎、吏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顺天府学政、仓场侍郎等职,升左都御史。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调工部尚书。次年,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礼部尚书。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四月,李鸿章、许应骙与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1]。七月十九日,以抑格言路,首违诏旨,夺礼部尚书怀塔布、许应骙,侍郎堃岫、徐会沣、溥颋、曾广汉等职[2]。最后戊戌变法失败,九月,擢为闽浙总督。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拳乱引发八国联军时,参与两广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山东巡抚袁世凯、四川总督奎俊等人的东南互保[3]。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解职,1906年7月22日逝世。[4]
参考资料
参见
广州许氏家族
- 赵尔巽等,《清史稿》,中华书局点校本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