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系
视觉系(日语:,源自英语Visual,简称V系)是一种乐团的类型,亦是一种音乐工作者的类型。它并非单一的曲风、造型,而是一种音乐表演的呈现方式。
视觉系 | |
---|---|
风格起源 | 华丽摇滚、庞克、哥德摇滚、日系摇滚、重金属 |
文化起源 | 日本 |
典型乐器 | 吉他、贝斯、鼓、键盘 |
类型分支 | |
アングラ系(Angura)、エログロ系(Ero guro)、イカレ系(Ikaru)、ガイジン系(Gaijin)、コテ系(Kote)、こておさ系(Koteosa)、名古屋系(Nagoya)、新传统(Neo Traditional)、コイ系(Koi) 、新ヴィジュアル系(Neo-visual)、オシャレ系(Oshare)、渋谷系(Shibuya)、UNGLOUDROCK |
历史
起源
1980年代,日本的地下乐团受到了西方的震慑摇滚(Shock Rock)、华丽摇滚(Glam Rock)、华丽金属(Glam Metal)歌手及乐团──如埃利斯·库珀(Alice Cooper)、大卫·鲍伊(David Bowie)、接吻乐团(Kiss)、史密斯飞船(Aerosmith)、纽约娃娃(New York Doll)、克鲁小丑(Mötley Crüe)、毒药乐队(Poison)等──的影响,开始以夸张、华丽的打扮示人,最终由X Japan在日本掀起风潮。在这之前,日本媒体对于这种以超乎常理的造型包装的摇滚乐团并无好感,总以带有蔑视意味的「化妆乐团」来称呼他们。
出版界的星子诚一受到了这种新型态乐团的音乐和理念感召,决定出一本专门的音乐杂志来介绍他们。X Japan的吉他手「Hide」根据由主唱Toshi取的原团名:X - Psychedelic Violence: Crime of Visual Shock(X─迷幻狂暴:视觉冲击之罪)中的Visual Shock一词,建议星子先生使用「Visual系」(视觉系)来代表这种新类型的乐团。「Shock」也成为1991年创刊的音乐杂志「SHOXX」的字源。
1980、90年代的乐团如圣饥魔II、Baiser、BUCK-TICK、Die in Cries、Dir en grey、LUNA SEA、Malice Mizer、Shazna、ZI:KILL与X Japan一同促成了视觉系的爆发。2011年,X Japan团长YOSHIKI简要描述了他们早期发起的音乐运动:
“ | 当时我们组了团,却不受任何地方接纳,因为我们的音乐很重,穿着非常疯狂的服装、脸上也化夸张的妆,所以完全没有地方容得下我们。但我们坚持做自己想做的,最终成为视觉系。但是视觉系更像是一种精神,它不是一种音乐风格,或者... 你懂的... 我认为这是一种坦率表达自己,拥有自由意识的一种『自由』,我相信视觉系就是主张这样的精神[1]。 | ” |
参考数据
- . JaME. 2011-11-20 [2013-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09) (英语).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