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螺街
行政区划
西螺街在清治时期及日治时期初期属西螺堡的36街庄,在1896年4月隶属台中县云林支厅;1897年6月至1898年6月改隶嘉义县,之后又改隶台中县;1901年11月,县和辨务署废止而改隶斗六厅西螺支厅。1903年6月,此36街庄编入西螺区、新社区。1904年4月,斗六厅进行街庄整并,此36街庄整并为西螺堡之西螺街、茄苳、新宅、三块厝、埤头坝、顶湳、社口、埔心、下湳、吴厝、新社等11街庄[1]。
1920年10月1日,原堡里之行政区废除,街庄改为大字;前述11庄合并为台南州虎尾郡「西螺街」;庄辖域内分为西螺、茄苳、新宅、三块厝、埤头坝、顶湳、社口、埔心、下湳、吴厝、新社等11大字,三块厝大字下有「三块厝」、「鹿场」小字名[1]。
二战后,西螺街改为西螺镇,现有27里,各村与日治时期西螺街大字对照如下:
1899年1月[2] | 1904年4月 | 1920年10月 | 现在 | |||
---|---|---|---|---|---|---|
西螺街、高厝埕、番社、新街、大菜园、太子爷、埤藔口、北势巷、埔心(部分) | 西螺区 | 西螺街 | 西螺街 | 西螺 | 西螺镇 | 永安、中和、福兴、光华、中兴、广福、正兴、汉光 |
茄苳仔、小茄苳 | 茄苳 | 茄苳 | 振兴、大园 | |||
新宅、大茄苳、四块厝 | 新宅 | 新宅 | 大新 | |||
鹿场、三块厝、七座厝、公馆仔 | 三块厝 | 三块厝 | 鹿场、公馆、七座 | |||
顶埤头埧、下埤头埧、顶仑仔、广兴、蓝厝 | 埤头坝 | 埤头坝 | 埤头、东兴、广兴 | |||
顶湳、埔羗仑、鱼藔、 | 新社区 | 顶湳 | 顶湳 | 顶湳 | ||
社口、新厝仔、火烧仑、下茄苳 | 社口 | 社口 | 福田 | |||
埔心、沟仔墘 | 埔心 | 埔心 | 诏安、河南、安定 | |||
下湳 | 下湳 | 下湳 | 下湳 | |||
吴厝、九块厝、大和寮 | 吴厝 | 吴厝 | 九隆、吴厝 | |||
新社 | 新社 | 新社 | 新安、新丰 |
街长
- 廖化金:1920年至1923年
- 廖重光:1924年至1936年
- 永井英辅:1937年至1940年
- 中村秀吉:1941年至1944年[3]
人口
大字别 | 内地人 | 台湾人 | 朝鲜人 | 中华民国人 | 小计 |
---|---|---|---|---|---|
西螺 | 279 | 10,958 | 14 | 108 | 11,359 |
茄苳 | 1,570 | 1,570 | |||
新宅 | 1,734 | 1,734 | |||
三块厝 | 2,583 | 2,583 | |||
埤头坝 | 15 | 2,679 | 2,694 | ||
顶湳 | 1,080 | 1,080 | |||
社口 | 1,041 | 1,041 | |||
埔心 | 7 | 3,549 | 2 | 3,558 | |
下湳 | 695 | 1 | 696 | ||
吴厝 | 1,791 | 1,791 | |||
新社 | 1,885 | 1,885 | |||
小计 | 301 | 29,565 | 14 | 111 | 29,991 |
教育
- 西螺专修商业学校(今西螺农工)
- 西螺寻常小学校(战后废校,原址为西螺中央市场)
- 西螺公学校→西螺西国民学校(今文昌国小)
- 西罗女子公学校→西螺东国民学校(今中山国小)
- 埤头埧公学校→埤头埧国民学校(今广兴国小)

埤头埧校内社
- 西螺西国民学校吴厝分教场(今吴厝国小)
设施
- 西螺福兴宫
- 西螺街役场
- 西螺邮便局
- 虎尾郡警察课西螺分室
- 警察官吏派出所:西螺、埤头埧、埔新、吴厝派出所[6]
- 西螺消费市场
- 台南州农会西螺农业仓库
- 台商工银行西螺支店
- 西螺信用组合(今西螺镇农会)
- 西螺戏院

西螺戏院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