褙子

褙子,又作背子汉服韩服越服样式之一,为一种外罩式衣,对襟样式,两侧开叉,为女性穿着。最早出现在晚唐时期,半截袖子且衣身不长。宋代流行,改半截短袖为长袖,加长衣身;前后襟不缝合,而是在腋下和背后缀有带子。[1]后传至朝鲜 (称谓)高丽王朝以及越南后黎朝

穿着褙子的宋代女子

褙子为长袖,衣身长短不一,短者只到腰部,长者近与裙齐,可作为外套穿于襦裙之外,亦可直接穿在内衣之外代替上衣。可作为常服、便服穿着。 在中国,明代之后演变成披风,并传至朝鲜王朝越南第三次北属时期。在越南黎中兴朝之后,褙子在当地又演变成四身袄

参考文献

  1. 国晶. .

参见

  • 氅衣,类似款式的男装
  • 羽织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