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贻瑾

袁贻瑾英语:1899年10月30日—2003年3月22日[1],字怀如,湖北省咸宁县马桥镇严洲村人,是中国公共卫生学的创始人之一。

袁贻瑾
英文名
出生(1899-10-30)1899年10月30日
 大清
逝世2003年3月22日(2003岁—03—22)(103岁)
台湾
国籍 中华民国
教育程度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士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硕士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
职业公共卫生学学者
信仰佛教

生平

  • 1927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2],后赴美国留学。
  • 1929年获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硕士学位,1931年获得科学博士学位[3]
  • 1937年至1942年回国担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系教授及系主任,
  • 1946年至1948年担任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卫生署流行病学研究所所长,1948年担任卫生系主任
  • 1946年后,任国民政府行政院卫生部政务次长
  • 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
  • 1949年1月13日,国民政府行政院卫生部政务次长袁贻瑾、常务次长严慎予均辞职
  • 1949年至1952年担任世界卫生组织结核病资源办公室部门主任
  • 1953年至1959年担任世界卫生组织派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医学主任、协同首席医学顾问
  • 1960年至1963年担任台湾大学公共卫生学访问教授、台湾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
  • 1962年9月,赴利比亚考察[4]
  • 1963年至1964年担任夏威夷大学「E-W中心」访问学者[2]
  • 1964年至1968年担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 [5]

他在公共卫生学方面曾发生许多论文与著作,包括生物统计学、流行病学、人口统计学、结核病学、营养学、家庭计划等议题[2]。1948年获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6]

参考数据

  1. 中央研究院 袁贻瑾院士基本数据
  2. . [2008-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9-17).
  3. . [2008-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08).
  4. 《台大医院利比亚医疗服务队: 1964年1月至1968年6月》,张秀蓉,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2009,032页
  5. . [2008-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12).
  6. . [2016-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02).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