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忠
生平
延熹九年(公元166年),袁忠因第一次党锢入狱,狱吏准备拷打犯人,范滂因同囚的犯人大多都生病,于是范滂请求先打他,袁忠与范滂两人争受毒打。[3]次年(公元167年)负责审理的宦官王甫受范滂言辞而动容,同情他们的遭遇,于是下令解除他们的刑具。后来在李膺等人的供词中,牵连许多宦官子弟,宦官们担心事态扩大。于是请求汉桓帝,以日蚀[4]为理由,赦免了他们。六月庚申,汉桓帝大赦天下,改年号。二百多位党人都遣回各自的故乡。他们的名单分送往太尉、司徒、司空三府,禁锢终身。[5]
参考数据
- 《广西通志·卷八十六》:袁忠字正甫,弟宏字卲甫,汝南汝阳人。
- 《后汉书·卷四十五》:忠字正甫,与同郡范滂为友,俱证党事得释,语在滂传。
- 《后汉书·范滂传》:狱吏将加掠考,滂以同囚多婴病,乃请先就格,遂与同郡袁忠争受楚毒。
- 《资治通鉴·卷五十六》:五月,壬子晦,日有食之。
- 《资治通鉴·卷五十六》:甫愍然为之改容,乃得并解桎梏。李膺等又多引宦官子弟,宦官惧,请帝以天时宜赦。六月,庚申,赦天下,改元;党人二百余人皆归田里,书名三府,禁锢终身。
- 《山堂肆考·卷一百八十》:东汉袁忠为沛相乗苇车到官以清节闻
- 《太平御览·卷六百八十九》引谢承《后汉书》曰:袁忠乘舡戴笠诣王朗,见郎左右僮皆着青绛彩衣,非其奢丽,即辞疾发而退也。
- 《后汉书·卷四十五》:初平中,为沛相,乘苇车到官,以清亮称。及天下大乱,忠弃官客会稽上虞。一见太守王朗徒从整饰,心嫌之,遂称病自绝。后孙策破会稽,忠等浮海南投交阯。献帝都许,征为卫尉,未到,卒。
- 裴注《三国志·武帝纪》引《曹瞒传》:初,袁忠为沛相,尝欲以法治太祖,沛国桓邵亦轻之,及在兖州,陈留边让言议颇侵太祖,太祖杀让,族其家,忠、邵俱避难交州,太祖遣使就太守士燮尽族之。
- 《后汉书·卷四十五》:闳字夏甫,彭之孙也。少励操行,苦身修节。父贺,为彭城相。
- 《后汉书·卷四十五》:弘字邵甫
- 《后汉书·卷四十五》:忠子秘,为郡门下议生。黄巾起,秘从太守赵谦击之,军败,秘与功曹封观等七人以身扞刃,皆死于陈,谦以得免。诏秘等门闾号曰「七贤」。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