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南渡

衣冠南渡,指晋朝中原政权和文明首次大规模南迁,由黄河流域迁至长江流域。八王之乱后,晋怀帝晋愍帝时期仍战争不断,中原空虚,内徙的周边游牧渔猎部族相继创建政权,威胁到西晋政权,最终匈奴攻破中央朝廷,即「永嘉之祸」。同时,司马睿经营江南,迎接中原汉族士族臣民从西晋京师洛阳南逃。王导依赖南渡的北方士族,团结江东豪强,协助晋元帝司马睿重建朝廷,史称「永嘉之乱,衣冠南渡」。晋室渡后,定都江东建康(今南京),史称东晋,是古代中国正统皇朝首次由中原迁都至江南,亦是继孙吴后在江南创建的第二个汉人创建的偏安皇朝,连同南朝四个皇朝,合称六朝

中原氏族南迁图

各地情况

福建

福建,从唐代初年开始出现「永嘉之乱,衣冠入闽」的传说,最晚在唐之际,已有「衣冠南渡,八姓入闽」的具体叙述[1][2]:自永嘉二年(308年)起,中原士族开始大规模进入福建,入的主要八姓,指[3]。专门研究魏晋南北朝史权威的历史学家王仲荦教授则认为,自永嘉元年(307年)至刘宋泰始二年(466年)一百六十年间,北方流民分七个阶段南下,但流亡南下的人大都只抵达荆州、扬州、梁州、益州等地,没有流入福建的记载[4]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朱维干教授也认为「衣冠入闽说」不仅无根据,且背离四世纪当时的历史局势[5]

江南

东晋建都建康,大量士族华北,南下江南一带,在江南落地生根。华北士族南渡,号称侨姓,居首者: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陈郡袁氏兰陵萧氏,合称「王、谢、袁、萧」。

此外也有其他士族南渡,如祖逖苏峻由原本青州刺史部迁居至江南

代表人物

参见

参考文献

  1. 詹琲. .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2021-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19). 忆昔永嘉际,中原板荡年。衣冠坠涂炭,舆辂染腥膻,国势多危厄,宗人苦播迁。南来频洒泪,渴骥每思泉。
  2. .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永嘉二年中州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陈、林、黄、郑、詹、邱、何、胡是也。以中原多事,畏难怀居,无复北向。
  3. 梁克家等人.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 (中文). 爰自永嘉之末,南渡者率入闽,陈、郑、林、黄、詹、丘、何、胡,昔实先之。
  4.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随唐史》第五章,第二节
  5. 朱维干,《福建史稿》(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二版),上册,页57-62。《福建简志》第二章,《八闽入闽传说》,第十七页,1963年油印本。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