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钿
名称
在中文中的别称较多,有螺钿紫、螺甸、螺填、钿嵌等,但在东亚的其他语言中统一称作螺钿,故本条目以螺钿为标题。
分类
螺钿一般可分为厚螺钿(硬螺钿)和薄螺钿(软螺钿)两类。
螺钿常与莳绘(一种用金银粉在漆器上贴出图案和花纹的漆艺)结合装饰漆器。螺钿与金银薄片共用的技法叫做平脱,是莳绘的前身,但莳绘工艺比平脱更为先进,制作出的纹饰更为美观。
发展
日本
日本的螺钿工艺最早从唐朝开始从中国引进,最著名的是正仓院收藏的螺钿骆驼五弦琵琶、螺钿鹦鹉璎珞阮琴、和螺钿红宝石铜镜[2][3],自100多年前的奈良时代开始就发展出的日本的独立风格,在江户时代开始发展至巅峰:
- 平安时代时,螺钿被用作建筑物的漆质;
- 镰仓时代时,螺钿被用于装饰马鞍;
- 室町时代时,精美的中国螺钿极大地促进了日本风格的形成。
- 直到安土桃山时代,螺钿工艺还在不断发展,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孤立主义盛行的江户时代。
在南蛮贸易中,螺钿装饰的欧式衣柜和咖啡杯是独特的奢侈品。
在江户时代,螺钿在欧洲市场仍然很受欢迎,匠人仍需注重日本螺钿工艺。即使是在江户时代,也有不少著名的匠人,生岛藤七、青贝长兵卫和杣田细工,他们的作品非常有名。在当代的日本,螺钿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和古典风格的器物上。
参见
- 漆艺
参考文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