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洲
历史
1944年7月,正值香港日占时期,从事鱼类买卖的黎金成到螺洲一行,见有约400名难民逗留在岛上,均是被日本宪兵用2艘船载到此岛放逐后离去,任由难民自生自灭。由于螺洲岛上没有民居亦没有任何生产,属不适合人类居住的荒岛,因此难民被带到此处只有死路一条。据后来螺洲对岸鹤咀居民称,时常听见从螺洲顺风吹来的惨叫声。当村民到岛上时,则见骸骨处处,满目疮痍,造成空前恐怖之景象。约400名死者的死因多为饿死或游水逃生时溺毙,岛上亦曾发生人食人惨剧。[1]
最近发展
2011年,此岛曾被政府列为可能开发之新土地资源之一,开发方案包括把岛上填海。此方案被否决。政府研究报告指,螺洲填海影响『江豚栖息地、海岸保护区、 蒲台岛的卢文氏树蛙、罕有植物及雀岛、蒲台西面、螺洲南面、螺洲门及宋岗等的主要珊瑚区。任何接驳及支持填海区往螺洲(及/或其他地方)的交通基建,都可能对区内的水流及水质造成潜在影响。』报告亦指,『整个选址位处鱼类培殖及产卵区,并侵占产量相对较高的成鱼生产区。选址亦可能造成景观及视觉影响,包括损害沿岸海域、自然海岸线及植被等景观资源。』[2]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